QQ网名大全

佛教问题_佛教问题咨询电话

问题一,东西南北各7步,意为圆满,是为立地成佛。
问题二,出自《金刚经》第十四品,原文如下: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意思是:
在佛及大弟子们都不在世的时代,有人研究这个经典,这个人当然已经进入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相的境界。四相皆离,不著一切相的境界,他本身已经到达了。
佚名
2024-06-02 10:03:5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2 10:55:38

    请教取名问题

    一、命主出生情况姓氏:邓 性别:女出生时间:公历2013年8月29日11时58分农历:二○一三年七月廿三日午时生辰八字:癸巳年 庚申月 丁卯日 丙午时二、八字命...

  • 佚名
    2024-06-02 10:14:40

    佛教问题啊雷音寺的雷音是什么意思

    雷音又叫天鼓雷音,出自是一尊佛的名字。雷音寺是以这尊佛的名字为寺名。天鼓雷音佛载于《大日经》,另外唐一行撰写的《大日经疏》卷四专门有关于天鼓雷音佛的注解,说,“...

  • 佚名
    2024-06-02 20:49:42

    有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佛教不吃肉,原因是什么?

    您好,我是杭州的李泽松为您解答。第一:佛教信徒从饮食当中保持日日守持不杀生戒。第二:吃素也是佛弟子最基础的戒行,同时也不再累积新的杀业。因此,不杀生是培养慈悲心...

  • 佚名
    2024-06-02 07:15:39

    请教取名问题

    儿子的话陈钇帆最好符合阴阳五行之风水说霸气有前途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风水问题请教

    这个不是问题,不用做乎这个,要遮挡何煞?风水有问题不是看见这个屏风就有问题,而是你所居住的 内外环境 决定的。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关于学佛的问题!!!!

    (个人见解)请记住。您是学佛。不是学石头。难道您要把自己的脑袋练成石头脑袋不成。常念善法。常生慈悲心。才是佛法。才有佛陀出世。佛在《金刚经》里说的很清楚了:(应...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请教一个佛教方面的问题,需要佛法高手回答??????

    如果是以舍利求见如来,就是入邪道了。不过寺庙供奉舍利是缅怀师尊,顺便教化,那就不是邪道了。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佛教徒如何处理杀鸡的问题?

    1.如果附近有寺院,建议带到寺院,放到寺院里就行了,那里没有人会杀它的。2.找个乡村田野,放生。这个只能看它造化了。3.问问有没有学佛居士愿意代养的,交给可以养...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佛教问题:波罗蜜是什么?有哪些波罗蜜?

    波罗蜜,又有译作波罗蜜多的,意为"度", 到达彼岸的意思。引申为解脱生死、趣向涅盘之法。有六大类,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瞋心;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进入佛教寺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穿着不能太暴露,对寺院的师父还有佛祖都要抱有敬畏知心,而且不能把身上的纹身露出来,其他的可以去渡渡上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