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白家姓的阮姓是怎么来的?

阮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于皋陶氏、偃姓、姬姓等。
1、以国为氏,是皋陶氏之后。
商代有阮国,是商的诸侯国,在今甘肃省泾川县境内。商末,西岐诸侯王姬昌灭阮国,原阮国王族相约以国名为姓,成为阮姓。
后来,阮姓族人为避仇杀,分散到了各地。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阮氏,商之诸侯,国在岐渭之间。周文王侵阮徂共见于诗,子孙以国为氏。”
2、出自偃姓,亦属皋陶之后。
据传,皋陶生于曲阜,偃姓,其后亦有人以阮为姓。
3、石姓有人改姓阮姓。
据《南史》记载,东晋末期,有石姓人改姓阮姓。
此支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公子丰又大夫,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据史籍《春秋公子谱》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公子丰又大夫,字石癸,其后世子孙以祖字为氏,称石氏。
到东晋王朝末期,该支石氏族人因避战乱,有迁逃至原战国时期楚国的阮厝一带(今浙江衢州,一说今福建厦门),以新居地名为姓氏,称阮氏,后逐渐迁徙交趾地区,成为越南阮氏民,世代相传至今。
4、源于地名,出自秦朝时期九阮郡。
九阮,战国时期为林胡之地,即北方游牧民族所居之地,为赵武灵王赵雍(公元前340~前295年)所扩攘,赵武灵王赶走了林胡,吞并了楼烦,夺得大片好牧场,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九阮成为赵国边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了一个大郡,辖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喇特旗、茂明安旗之地,称为九阮郡,郡治故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五原县。
秦、汉之际,有住民以九阮郡名称为姓氏者,后省文汉化为单姓阮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改九阮郡为九原郡,到汉武帝刘彻时期,更名为五原郡,其郡地扩为南面黄河,北背祁连山。

阮姓发源于甘肃泾川水泉寺村(解放前的阮陵乡)今有阮陵渠,历周代至秦,逐渐向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播迁。此际见于史册者有春秋时鲁国人阮氏,始皇时秦人阮翁仲。 湖北通山县黄沙镇阮氏宗祠
汉末三国魏晋时,繁衍于陈留郡的阮姓名人辈出,声誉显赫。永嘉之乱时,阮咸子阮孚、从子阮修及阮修族弟阮放、阮裕兄弟等陈留阮姓避乱南迁,阮修于途中遇害,其家族和阮孚他们到达今江苏南京,阮裕由于无意仕途,隐居于会稽剡山(今浙江绍兴),并有一支阮姓远徙于广西合浦。
南北朝时避乱江浙等地之阮姓依旧名人辈出,高官不断。此间,阮姓因仕宦、避乱、升迁、谋生等原因逐渐在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落籍,并有阮姓进入越南,如今仍是越南之大姓。另南朝宋将领、合浦徐闻人因征林邑国(今越南中南部)大败,子孙遂居遂溪。
隋一统后,有南朝阮姓回迁北方。阮姓入闽始于唐朝,据《阮氏族谱》载,陈留郡阮安所于天祐四年(970)任邵武教谕,迁居绥安左街巷,为入闽始祖。传六世至阮文富,约在北宋时迁居福建汀州宁化上进贤坊官圳上。唐末五代时有阮姓入居四川、广东。
北宋时居于闽县(今福建福州)一支阮姓北徙吴县(今江苏苏州),南宋时此支阮氏出了阮姓历史上唯一状元——阮登炳。另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阮思聪徙居建康(今江苏南京)。
明初,山西阮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地。明中叶后,有渡海赴台者。
清康乾后,有山东之阮姓闯关东到东北三省。如今,阮姓在中国分布较广,尤以浙江、福建、山东、湖北等省为多。
佚名
2024-06-03 02:13:0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