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徐梦桃的人物经历

徐梦桃成长相册
徐梦桃的妈妈,是鞍山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的外甥女。1990年夏天,当女儿来到世界后,妈妈将起名的重任交给了女儿的姨姥。刘兰芳想来想去,选择了“梦桃”两个字——梦里遇陶公,笑看红尘事。陶渊明的桃花源是梦境中的快乐之地,那里的人快乐似神仙,无忧无虑幸福地生活。取名梦桃,就是希望徐梦桃能够快乐、幸福地成长。
徐梦桃的父亲徐学君老家在沈阳,在盘锦下乡回城后就在鞍山工作。当徐梦桃出生时,他已经37岁。37岁得到独生女儿,徐学君幸福得不得了。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好,但他一定要给徐梦桃一个幸福的童年,让徐梦桃长大后为社会做大的贡献。孩子出生不久,夫妻二人就经常想像徐梦桃未来的事业。 徐梦桃很小时,徐学君发现,女儿的腿能分开到180度,身体的柔韧性非常好。于是徐学君就有了一个想法,他希望女儿能完成当年他没有实现的梦想——练习体操,不管自己和妻子多辛苦,也要给女儿培养成全国冠军、世界冠军,奥运冠军。而家里的电视也总是锁定在体育节目,每次有中国队员夺取大赛冠军,他都要让徐梦桃认真地观看,并告诉她,一定要向这方面发展,将来在运动场上让五星红旗飘扬、听国歌奏响。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小时候的徐梦桃对一些少儿节目兴趣不大,非常喜欢看体操比赛。
1994年12月,听说鞍山市体校有体操培训班,徐学君就将女儿送了过去。当年,接待徐学君的教练欣喜的是,徐梦桃显得非常勇敢,也很有悟性。一堂课下来,她就喜欢上了这个活泼、聪明的小女孩儿。 为了让女儿进步得更快,徐学君在家里也下了很大力气。他从外面捡回来了一个旧地毯,清洗、修剪过后,铺在了家里的水泥地上,为徐梦桃自制训练场。每日在体校练习后,徐学君在家里还要帮助徐梦桃“温习”。
张教练回忆说,当时的徐梦桃和队里别的孩子有一些不同。体操从基本功练起,对孩子而言不仅动作枯燥,苦和累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候经常会有小朋友累得哭鼻子。可是徐梦桃坚强得就像是个男孩子,很少哭泣,即使是流泪,也不会发出声音,然后继续会把动作做好,显得很与众不同。 在体校练习了三年的时间,徐梦桃7周岁了,该是到上学的年纪了,徐学君把她送到了铁东区常青小学。上学的新鲜劲儿还没有过,改变她命运的事情来了。吉林省体操队来鞍山选材,看中了徐梦桃。这给徐学君夫妇出了难题。如果让徐梦桃去就意味着让她走上专业体育的道路,意味着女儿7岁就需要在外独立生活。思来想去,最终,徐学君决定送徐梦桃去吉林长春,让她在体操这条路上走下去。
徐梦桃被送走了,为了冠军的梦想,为了体操的专业。当时,徐梦桃每个月要向队里交纳500元的伙食、住宿费,这对于以烤羊肉串维持生计的徐学君夫妇而言是笔不小的负担,所以尽管他们很想念远在长春的女儿,但为了节约,只能是一个月从鞍山去一次长春。每次去,徐学君还要给徐梦桃15元的零花钱,让她每天能有钱买一支雪糕。
徐梦桃是个懂事的孩子,在吉林省体操队里,她是班长、学生干部。每个月父母的探望是徐梦桃最快乐的时光,不过,每一次父母离开的时候,徐梦桃会背过头去,说:“爸爸、妈妈,再见!”多年后,再次回忆这样的场景,徐学君激动地说:“这是桃桃怕我们看到她哭的样子啊,孩子特别懂事儿。” 在长春的训练生活是快乐、充实的,在队里七、八十个孩子里,徐梦桃是出类拔萃,而且不满8岁的徐梦桃还变得更加自立、坚强。一次,爸爸徐学君去长春探望徐梦桃时,发现她左腿膝盖下面伤得几乎露出了骨头,徐学君心疼地问她痛不痛,徐梦桃一个劲儿地摇头。
在长春练习一年多,徐梦桃进步很快。不过,一个意外改变了她的成长轨迹。在一次探望徐梦桃时,队里的教练告诉徐学君,徐梦桃是个很有前途的孩子,但由于徐梦桃的户籍在鞍山,她不可能代表吉林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听到这里,徐学君有些着急了,无奈把徐梦桃领回了鞍山。 在启蒙教练的帮助下,不久后徐梦桃来到了辽宁体操队。在这里,徐梦桃还是同龄孩子中表现突出的一个,在省年度比赛中经常名列前茅。但是命运又和她开了个玩笑,由于体操这个项目辽宁实力薄弱,省里决定取消辽宁体操队。一起训练的孩子纷纷转投其它队伍,好在沈阳市体校体操队接收了部分孩子,徐梦桃才得以继续她的梦想。
在沈阳市体校,徐梦桃表现得还是非常优秀,她是学校里的优秀干部,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更被评委“沈阳市三好学生”称号,不过,体操在辽宁属于欠发达体育项目,她没有好的机会在全国赛场上表现。2002年,辽宁省第九届全运会在鞍山举行,鞍山教练从沈阳召回了徐梦桃等几名鞍山籍运动员代表鞍山参赛。当时,刚满12岁的徐梦桃显示了超过年龄的成熟与自信,赛前,她就向张教练表示,这次比赛她一定要在家门口夺得金牌,为鞍山争光。那次比赛,她一人夺得了跳马、平衡木、自由操三枚金牌,这也是她在体操项目上夺得的最高荣誉,也是在体操项目最后的荣誉。 早在2001年,沈阳体院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就在各地体校体操队招收运动员,当时看中了身体素质好的徐梦桃。这是徐梦桃首次听说世界上还有“雪上体操”这个项目。由于徐梦桃有备战省运会的任务,家里还希望她能在体操项目上坚持,因而并没有让徐梦桃去学习自由式滑雪。但是2002年参加省运会之后,徐梦桃的成长环境又变了。
摆在徐梦桃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她的身材越长越高,加之膝盖骨比其他运动员偏大,已经不再适合体操运动。家里思前想后,决定把她送到沈阳体育学院。
在那里,她师从沈阳体院教师、国家队总教练陈洪斌,成为李妮娜、徐囡囡等名将的一位小师妹。由于有体操的底子,她成为陈洪斌重点培养的苗子。接触这个项目,首先从观看录像开始,在看过若干比赛资料片儿后,陈洪斌让徐梦桃说她的感受,徐梦桃一句“老危险了!”把陈洪斌教练逗乐了。不过,随后徐梦桃又说出了她的看法:“任何项目都会有危险的,做一个项目就要练好,我要练好它,将来为国争光!”
良好的基础、刻苦的训练,再加上乐观的态度,徐梦桃进步非常快:2005年,她获得了自己第一个全国冠军,在随后参加的世界青年锦标赛上获得金牌,之后的亚冬会上取得银牌,成绩非常不错。并且还在2007年获得世界新人奖。
2007年,一次意外受伤将梦桃前进的脚步打乱了。“那是刚上雪的一次训练,我的动作都跳了,完成了,没想到落地的时候伤了。当时一下子就懵了,右膝前十字韧带断了!”桃桃当时只能流着眼泪坐在电视机前看队友们比赛,“做手术的时候我都没哭,可是看到电视里队友都在比赛,我就忍不住了!”
不过,顽强的徐梦桃很快便开始了恢复性训练,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便开始上雪训练,在队里创造了康复时间最短的纪录。2008-2009赛季,徐梦桃重新回到赛场,不但在世界杯分站赛上摘金夺银,在世锦赛上还拿到了一枚银牌,创造了个人最辉煌的成绩。

佚名
2024-06-05 02:06:5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5 10:10:25

    杨端的人物经历

    大中十三年(859年) 南诏酋龙自称皇帝派兵侵占播州。安南都护收复播州。咸通十四年(873年)南诏再次攻陷播州。山西太原人杨端应募,与其舅谢氏率江西向氏、令狐氏...

  • 佚名
    2024-06-05 16:11:50

    李淼的人物经历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1989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波尔研究所学习,1990年...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鬼灯的人物经历

    被献活祭在伊邪那美命治理黄泉(即彼世)的神代,现世的某个久旱不雨小村里,村民们为了祈雨决定献活祭。“丁”因为是外来人兼孤儿,被村人选为活祭品。丁(漫画形态为七岁...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徐州历史人物有那些?

    徐州十大历史名人:彭祖(尧舜)、徐偃王(西周)、项羽(秦末)、刘邦(西汉)、解忧公主(西汉)、张道陵(东汉)、刘裕(南朝)、李煜(南唐)、李蟠(清)、李可染(现...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邹奇奇”的人物经历?

    邹奇奇简介:邹奇奇(1997年10月——)女,美国华裔女童。2008年被美国媒体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邹奇奇3岁时开始阅读各种书籍,4岁时开始用笔记本电脑...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游所为的人物经历

    游所为本是一个遵纪守法的总经理,很有原则,善解人意,却因为傻妞而起了贪念,后来还复制了傻妞的功能,起名“太子手机”。最后在和陆小千一次又一次的决斗中被感化,陆小...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沈向洋的人物经历

    1966年10月出生于南京市溧水区,沈向洋13岁从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毕业,进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学习。随后获得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1991年沈...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汪小菲的人物经历

    汪小菲,1981年6月27日出生于北京,俏江南集团创始人张兰的独子。汪小菲16岁赴法留学,22岁以法国高等经济商业学院设计专业和加拿大圭尔夫大学酒店管理MBA的...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孟妲施的人物经历

    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近9年(截至2014年)。在孩子心目中是一个充满热情、亲和力强的老师。善于通过各种活动进行育人。执教的主...

  • 佚名
    2024-06-05 08:00:00

    赵鑫珊的人物经历

    在南京书城的时候,看见了赵鑫珊2001年写的一本关于建筑的书——《建筑:不可抗拒的艺术》,2001年我只是一个初涉建筑学的小P孩,他的书就是我的指南针,指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