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姓名的来源?_姓名的来源与意义 查询

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在母系氏族社会里,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因为那时人们只知母亲,不知父亲,即姓为“女生”。“氏”的产生要晚于“姓”,因为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氏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是由君主所封的封地、爵位、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转变而来的。原始社会的末期,黄帝治理天下时,已出现了氏。夏、商两代,也有少量的“氏”产生。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先后把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及异姓功臣等,建立了71个封国,其中有武王的兄弟16人,同姓贵族40人,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据统计,由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的有48个,由异姓封国得氏的约有60个。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法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即大夫的后人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称为氏,如田、白、鲍、费、范、屈、钟离、邯郸等。经过层层分封,以封国、封邑名称为氏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说,周朝是我国氏的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而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氏的繁衍滋生越来越多,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这时姓与氏合并为一体,从古到今,中国人使用的姓氏中十之**可以说是由姓派生出来的氏演变来的。唐太宗的时候─公元627年,有个吏部尚书叫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年。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中国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于2007年4月24日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据介绍,我国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第三位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姓氏人口少于2000万人多于1000万人的姓氏有12个,依次是:徐、孙、马、朱、胡、郭、何、高、林、罗、郑、梁。一、姓氏的来源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封号成为姓,与母系氏族有关,所以此时的姓多带女字,如:姬、姜、姒、嬴、姚;2、以国邑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如韩、魏、赵、宋、郑、吴、秦等;3、以邑名为姓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忿生后代因此姓苏;4、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史、理、钱等后来均成为姓;5、以爵号、谥号为氏。爵号以“王”、“侯”最为突出,谥号有文、武、穆等。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7、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再如池、柳、西门、东方、南宫、西闾等;8、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9、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存,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11、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二、名字的来源中国人注重姓氏,以姓氏作为自己的根基和归属,但名也很重要,它才是自我的存在,古时叫“号”,现叫“名”,即常说的“小名”或“乳名”,后来随着长大**,与社会交往的扩大,才产生了后世通过行的“大名”或“学名”。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人的私有称谓,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名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节令法:以出生时节令,花卉为名,如春花、梅、桃、李,夏雨、秋实、秋雨、秋艳、冬晓、冬梅、腊梅等;2、地名法:纪念孩子的出生地,如杭生、浙生、沪生、渝生、杭宁等;3、期盼法:如来娣、根娣、玲娣、招娣、延娣、来宝、来发等;4、动物法:阿牛、阿鼠、小鱼、小狗、小龙、阿龙、小骏(马)、小凤、凤儿等;6、性变法:女当男养,如亚男、冠男、家骏、家雄;男当女养,如新妹、宝姬、秋月等;7、排行法:大牛、二牛、三小、小牛,大囡、二囡、三囡;根大、根亮(两)、根山(三);张益(一)张耳(二)张山散(三)等。另外,民国年期间喜欢取洋名,如:玛丽、海伦、彼德、约翰、汤姆很多,文革期间崇尚红、建、卫、忠、青等字,现在的趋向为朦胧、洋名、多字名。古代人们不但有“名”,还有“字”,字由名演化来的,所以叫“名字”,这种取“字”多属于帝王、官宦、或文人,一般百姓由于交往不广,则不取字,如今只有姓和名,合称为“姓名”。
佚名
2024-06-07 08:52:2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7 00:51:34

    宣姓的来源

    一、姓氏源流 宣(Xuā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以谥号为氏。据《风俗通义》载,上古周朝时,周厉王之子静,继位后为王四十六年,死后谥号为“...

  • 佚名
    2024-06-07 09:26:20

    艾姓的来源~?

    姓 氏 来 源 姓氏: 艾 祖籍: 天水 祖宗: 汝艾 郡望: 天水郡 分类: 以封、住地为氏 历史名人 艾姓中人在宋、明时期,表现较为突出。宋徽宗崇宁...

  • 佚名
    2024-06-07 23:18:50

    柴姓的来源

    柴(Chái)姓源流纯正,出自姜姓,以祖名为氏。春秋时期,齐文公的儿子公子高之孙以高为氏,其17世孙高柴为孔门弟子。高柴的孙子以祖父的名字为姓,叫柴举。柴举的后...

  • 佚名
    2024-06-07 17:02:42

    袁姓的来源

    源流一袁氏族徽出自姚姓,即为舜帝姚重华后裔。舜帝姚姓妫姓的33世嫡长孙妫满被周武王封为陈侯(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谥号胡公,胡公满的11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

  • 佚名
    2024-06-07 21:41:15

    杜姓的来源

    杜(Dù)姓源出有三:1、出自祁姓,以邑为氏。杜姓的得姓历史,从史籍文献中看是非常光彩照人的。据《通志·氏族略》云:杜氏亦日唐杜氏,祁姓。帝尧之后。据传,皇帝的...

  • 佚名
    2024-06-07 07:52:04

    关于姓氏的来源,张姓的来源情况?

           社会上、尤其是张氏族人,经常有人问:“天下张姓出清河”是怎么回事?能不能简明扼要地说一下?   其实,这句话已说得很明白,意思就是:天下张姓的起源...

  • 佚名
    2024-06-07 05:50:15

    贾姓的来源

    一,源于姬姓,1, 出自周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少子公明(即贾伯公明)之后,属于2,出自春秋时著名人物狐偃之子狐射姑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字为氏。二,源于子姓,出自殷商...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达姓的来源

    我姓达。是河北邢台的。任县有个达六庄。全是姓达的。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蒙姓的来源

    蒙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有一个孙子叫作颛顼也是著名的部落首领。后来到了夏朝时候,夏朝的君主敬重古代的伟人,就...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裴姓的来源?

    裴姓的来源(1)出自嬴姓,以邑名为氏。据《集韵》所载,秦国的始祖非子,受周孝文王之封于秦,非子的支庶子孙有的被分封列(上非下邑)乡(今山西省闻喜县东),以*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