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清朝的王爷是怎么命名的

所谓按照亲王特点命名,原则如下:

原文 满语注释 汉译
庄亲王曰按巴凌乌 ambalinggu 大方、魁梧
礼亲王曰多隆乌 doronggo 有礼的、端庄
饶亲王曰巴彦 bayan 富
睿亲王曰莫尔根 mergen 智者
豫亲王曰额尔克 erke 雄壮的
肃亲王曰法丰阿 fafunggu 严肃
承泽亲王曰克兴额 kesingge 有造化的
襄亲王曰图桑阿 tusanggu 有益
裕亲王曰额尔津 elgiyen 宽裕
荣亲王曰鄂什珲 wesihun 高贵
恭亲王曰恭纳楚克 gungnecuke 恭敬
纯亲王曰固鲁 gulu 纯朴
理亲王曰将阿 giyan 理
诚亲王曰乌能伊 unenggi 诚实
恒亲王曰托穆洪乌 tomohonggo 镇定
淳亲王曰博尔果 bolgo 清
履亲王曰多罗伦 dorolon 礼
怡亲王曰乌尔衮 urgun 喜
恂亲王曰博尔中乌 boljonggo 简约
愉亲王曰和崩额 hebengge 有商量
诚亲王曰雅尔将阿 yargiyan 真实
端亲王曰霍双乌 hosonggo 方
和亲王曰花里雅喀 huwaliyan 和
怀亲王曰海拉楚喀 hairacuka 可惜
顺承郡王曰达哈苏 dahasu 和顺
郑亲王曰乌珍 ujen 重
康亲王曰额尔和 elhe 安
定亲王曰托克团 toktohon 定
循亲王曰珠隆阿 julungga 温和之人
哲亲王曰苏尔通阿 sultungga 哲
仪亲王曰雍苏 yongsu 礼仪
成亲王曰穆腾额 mutennge 有能力
庆亲王曰丰申 fengsen 福祉
惇亲王曰经济 jingji 稳重
瑞亲王曰佛尔国春 ferguwecun 瑞
直亲王曰希吉尔欢 sijirhun 直

清皇族,依据与历代清朝皇帝血缘关系的远近,就大者而言,分为宗室与觉罗两大部分。

宗室,是指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的后世子孙,也就是努尔哈赤及兄弟们的后裔,包括塔克世系、努尔哈赤系、皇太极系、福临系、玄烨系、胤稹系、弘历系、颙琰系、(日文)宁,系、奕泞系、载淳系、载泥系、溥仪系。

觉罗,
是指兴祖福满和景祖觉昌安的后世子孙,还有塔克世兄弟的后裔,包括福满系、觉昌安系。宗室身系黄带子,觉罗身系红带子,以显示贵族的不同身分与地位。宗室
又依据与皇帝血缘关系的远近,分为近支与远支。近支是指皇帝的直系本支,还有当朝皇帝兄弟之子女;别的各支则为远支。

宗室因罪革退者降束红带子;觉罗因罪革退者降束紫带子。据《玉牒》统计,在宗室各支系中,先后有18个支系被降束红带子: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长子阿尔通阿长子舒尔赫一支;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次子阿敏之孙塞克图次子拉哈礼一支;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次子阿敏次子爱度一支;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六子济尔哈朗之孙杨桑长子务能义一支;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九子脑岱一支;

显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四子巩阿岱一支;

显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五子锡翰一支;

显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八子德玛护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曾孙苏努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九世孙兴瑞之子全亮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次子硕托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萨哈廉长子阿达礼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五子莽古尔泰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六子塔拜之孙额尔济图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七子阿巴泰四子岳乐十九子务尔占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十子德格类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十六子费扬古一支;

太宗皇太极长子豪格五子猛我三子延信一支。

在觉罗各支系中,因罪被降束紫带子的,最少有两支:

兴祖福满长子德世库主子尼扬古子瓦哈长子阿三一支;

兴祖福满次子刘阐子陆虎臣曾孙塔思护之曾孙长安保十二子丰盛额一支。

根据清朝定制:"太祖以下支派称宗室,用黄带;其疏者,称觉罗,用红带。"凡皇帝所生子均称为皇子,待赐名后才开始按位次称皇长子,皇次子,皇三子等。皇子长至十五岁就由宗人府题请封爵,所封爵高低由皇帝钦定。

宗室爵位制度

清宗室爵位,崇德元年定为九等,顺治六年定为十二等级,据《大清会典》记载,最高一级称和硕亲王,以下为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多罗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其中镇国将军至奉国将军又各分为三等。再往下,则为闲散宗室,用四品顶戴。

典章规定,一般爵位均为降级世袭。而在乾隆四十三年,高宗为了褒扬八家入关有功的王爵,恢复礼 、肃、郑、睿、豫、承泽六亲王,克勤、顺承两郡王的原封号,并决定其子孙可以"世袭罔替",俗称"八大铁帽子王"。

清代分封爵位方式有:一功封,宗室中因勋劳显著而受封,如太祖、太宗诸子中大部分人。二恩封,宗室近支或皇子成年,即皇帝兄弟子侄。三袭封,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病故或因罪革爵,由宗人府从其子嗣中,选拔一人承袭。四考封,亲王以下,至辅国将军中,除有一子袭爵外,其余诸子年及二十岁经期考后,亦可减等授爵。

袭爵与嗣子

爱新觉罗家族的先世要受到追
封,他们的后代子孙也受到清朝的封赐。爱新觉罗家族的先祖被迫封为皇帝者有4人: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追封为肇祖原皇帝;努尔哈赤曾祖父福满,追封
为兴祖直皇帝;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追封为景祖翼皇帝,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追封为显祖宣皇帝。在他们的子孙中,封为亲王的1人,郡王2人,贝勒 1人,一等男7人,二等男4人,三等男6人,一等子5人,二等子3人,合计33人。

袭爵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
是多数皇族的爵位是按辈递降承袭。如父为亲王,子无殊功则1人袭封为郡王,孙无殊功则1人袭封为贝勒,曾孙无殊功则1人袭封为贝子,以下类推。另一种是按
原封世代承袭,即所谓“世袭罔替”。清初有6个亲王、2个郡王,他们的王爵以后每代由1人承袭,习惯上称之为“铁帽子王”。清中叶以后,又恩封了4个世袭
罔替的“铁帽子王”。

爱新觉罗的后世子孙,承袭先辈爵位大多是子袭父爵,但却不是如汉族的嫡长子承袭制,而是在诸子中,选择最具才能、功勋最大者承袭,有的是由最喜欢之子承袭,有的是由最心爱的妻妾所生之子承袭。

豫亲王多铎的子孙承袭王爵:

第二代豫亲王是由多铎次子多尼承袭;

第三代是由多尼次子鄂札承袭;

第四代是由鄂札五子德昭承袭;

第五代是由德昭十五子修龄承袭;

第六代先是由修龄长子裕丰承袭,因事革爵后又由修龄次子裕兴承袭,又因事革退,最后由修龄五子裕全承袭;

第七代是由裕全次子义道承袭,第八代是由义道长子本格承袭;

最后一代是由本格的嗣子懋林承袭。不难看出,爱新觉罗家族的爵位如同皇位一样,不是嫡长子继承制,而是择子继承。努尔哈赤及兄弟的子孙后代,受封及袭爵者多达1978人,包括亲王 140人、郡王94人、贝勒63人、贝子53人、镇国公88人、辅国公209人、镇国将军148人、辅国将军249人、奉国将军261人、奉恩将军673人。

嗣子主要是为了承袭爵位,但
当嗣子承袭的爵位因事革除,他就不再作为嗣子,而要仍回到本支去。如努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封为睿亲王,1650年死后无嗣,由同母弟多铎五子多尔博过继给
他为嗣子,袭睿亲王爵。次年多尔衮以谋逆被革爵,多尔博当然也就无爵可袭,只好仍回原支。1778年乾隆为多尔衮昭雪,追还原封王爵,世袭罔替。而多尔博
早几年已过世了,但仍追认为多尔衮的嗣子,由他的子孙袭爵。

在爱新觉罗家族史上,还出现几个“嗣子世家”。在这几个家庭里,有多名子孙过嗣给他支做嗣子:

一是乾隆十一子永理,他的次子绵懿,过继给他三兄永璋为嗣子;

四子绵偬,过继给他十二弟永(王基)为嗣子;

长子绵恕的次子奕纶,过继给他四兄永碱之子绵惠为嗣子;

七子绵傧之孙载岐,过继给他十二弟永瑾之孙奕缮为嗣子。

二是道光五子奕谅,他本人过继给嘉庆三子绵恺为嗣子;

他的长子载濂之子溥修,过继给载濂五弟载津为嗣子;

次子载漪,过继给嘉庆四子绵忻之子奕诘为嗣子;

四子载瀛之子溥忻,过继给道光九子奕谣为嗣孙。

三是道光七子奕误,他的次子载泥,过继给咸丰为嗣子,后为光绪帝;

五子载沣的长子溥仪,过继给同治为嗣子,后为宣统帝;

六子载洵,过继给嘉庆四子绵忻之子奕(讠志)为嗣子;

七子载涛,过继给嘉庆五子绵愉的六子奕谟为嗣子,后又改继给奕譞的八弟奕诒为嗣子。

清皇室皇子礼仪

清末醇亲王奕澴住《竹窗笔记》载:“皇子未封爵分藩前,见外府王贝勒,虽长辈亦不请安,拉手为礼。封爵后,始请安。皇子相见亦各拉手。”盖清朝不立太子,诸皇子中谁为继皇位者,不可知也。

清早期的礼仪,除了皇子的嫡亲王爵(即也曾是皇子)的王侯之外,其余的亲王、郡王……等等均要向皇子行礼,大礼那种。皇子就如世子比郡王要高级别,长子比贝勒要高级别般。这是生下来就名份就定了。古时叙礼也是先分尊卑,后叙长幼的。

清宗室辈分

本来宗室成员命名不排辈分,
从康熙皇帝开始,也仿照汉人家族成员命名排辈,以便区别长幼尊卑和血缘远近。康熙帝先择“胤、弘”二字作辈分,乾隆皇帝选择“颙、旻、奕、载”四字,道光
又续“溥、毓、恒、启”四字,咸丰又续“焘、闿、增、祺”四字。所以从雍正皇帝开始,宗室辈分排序为:“胤、弘、颙、旻、奕、载、溥、毓、恒、启、焘、
闿、增、祺”。

清代还规定,只有近支宗室才能依次命名,支派稍远者不许,康熙帝以前的宗室之后也不按此排辈的。比如曹雪芹的朋友敦诚和敦敏也是宗师,但是因他们是康熙以前皇帝的后代,所以就没有按此来排。

附注: 乾隆皇帝时已有“胤(为避讳雍正皇帝兄弟改成“允”),弘,永”,专供近支宗室使用,有一次高宗皇六子永(王容)曾绘《岁朝图》进呈御览, 高宗皇帝在画上题诗有“永绵奕载奉慈娱”句。之后, 高宗皇帝亲选此七字为近支宗室辈分.

道光年间, 有大臣向宣宗进言, 说"奉"字不妥,有把江山奉送给别人的含义, 故宣宗皇帝于道光六年颁旨, 规定"载"字以下的排行改为"溥毓恒启"

后来文宗皇帝又在“启”字辈下﹐续订焘﹑(外“门”内“岂”)﹑增﹑祺四字。
到了康德(伪满)年间, 溥仪先生又在原有的十二字之后追定" 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懋﹑祥"12字.
佚名
2024-06-04 20:47:5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4 21:36:09

    清朝皇室取名是怎么排辈份的?

    清朝王室自康熙开始,按字辈命名,不仅规定了必用字,而且规定了第二字的偏旁,如雍正这一辈皇子,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如胤祖、胤祺、胤提…胤祯等。...

  • 佚名
    2024-06-04 22:14:59

    唐朝的王爷的名字

    唐朝所有王爷:唐太祖李虎(李渊的祖父)的子孙封王的有:江夏王道宗,永安壮王孝基,淮南壮王道玄(—弟淮南王道明),长平肃王叔良,新兴郡王德良,长乐郡王幼良,西平怀...

  • 佚名
    2024-06-04 01:09:32

    谁知道汉朝所有王爷的王号及名字?

    西汉:汉朝皇帝世系表西汉 (前206——公元8)附玄汉(公元23——公元25)⑴ (1)汉高帝刘邦│————————————————│ │ ⑵ (2)汉惠帝刘盈...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明朝的皇上叫王爷是怎样叫的!

    如果关系好亲近的,按辈份叫,辈份高的可以叫王叔,平辈的王兄、王弟,低一辈的称侄什么的;如果关系疏远的,则称封号,如宁王、楚王等。毕竟是皇族,称谓与一般的大臣还是...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八王爷怎么死的

    不知道你说的这个八王爷是不是胤禩雍正四年六月初一日,雍正将胤禩、胤禟、胤禵之罪状颁示全国,议胤禩罪状四十款,议胤禟罪状二十八款,议胤禵罪状十四款。 胤禩共有...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清朝名相索尼是怎么死的?

    清朝名相索尼是病死的。索尼生于公元1601年,,父亲为赫舍里硕色,早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索尼就已经随自己的父亲自哈达携家眷来投靠。在清朝顺治皇帝将逝之时,立皇...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清朝圣旨怎么写的?

    给楼主举例一条董鄂氏死后第三天,即八月二十一日,福临(也就是顺治帝)谕礼部:“皇贵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奉圣母皇太后谕旨:‘皇贵妃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清朝福临帝最信任的王爷是谁

    顺治在多尔衮死后亲政比较信任和倚重的是堂兄安郡王岳乐。顺治的汉化政策最大的支持者也是岳乐。甚至在满洲贵胄中有传言,顺治的遗诏本来是五位顾命大臣,为首的就是岳乐。...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清朝王爷为什么都叫亲王

    亲王是爵位中的第一等 社会地位比较高

  • 佚名
    2024-06-04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