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我要翻译原文及翻译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
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故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
  (选自宋·司马光《涑水记闻 卷二》)
吕蒙正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错。刚担任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来参政啊?”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行的人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他们。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行的人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究。吕蒙正则说:“如果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再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所有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吕蒙正相公:吕蒙正宰相。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吕蒙正:北宋人,曾三任宰相,为人正直敢言。
  不喜记人过,过:过错
  初:刚刚。
  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
  朝士:有资格入朝廷的中央官员。
  悔不穷问:后悔没有彻底追究。穷问:彻底追究。 穷,穷尽,完结。 问,追究。
  同列:同在朝廷中做官的同事。
  是:这。
  复:再。
  佯(yáng):假装
  闻:听见。
  佯为不闻而过之,过:经过 
  令:让 。
  诘:追问,责问。
  遽(jù)止之:立即制止他。遽:立即、立刻,急忙。
  止:制止。
  故:还。
  一:一旦。
  时:当时。
  量:度量,气量。
  犹,仍然,依旧。
文中之的含义
  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之:吕蒙正
  不问之,何损 之:朝士姓名中心
  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不记个人得失的胸怀。像这样心胸宽广的人是一个可塑之才,不会因为与别人斤斤计较而得罪别人,使人厌恶。

诗画皆以人重
予尝⑥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①;章惇、京、卞②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⑦。永叔⑤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⑨,使颜鲁公③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⑧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⑩莫不皆然。
  (选自王士祯④《明清闲情小品赏析》)
  注:⑴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
  ⑵章惇、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法。
  ⑶颜鲁公,即颜真卿。封鲁国郡公,人称“颜鲁公”。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⑷王士祯,清代诗人。
  ⑸永叔:欧阳修
  ⑹曾经,过去。 
  ⑺同“值”,价值。
  ⑻以……为宝;喜欢,喜爱。
  ⑼远:久远,指时间漫长。
  ⑽属:类。
  ⑾工:工整。
  ⑿宝:把....当成宝。
译文
  我曾经说过诗文书画 都是凭借人的品德才变得贵重起来,苏轼、黄庭坚的墨迹流传到现在,一个字的价值等于平常金子的好几倍;章惇、蔡京、蔡卞之流的字难道写的不好吗?但是后世的人都把他们的字当成粪土一样,一分钱也不值。欧阳修曾经说过,古时候的人都会写书法,唯独那些廉洁贤能的人的字才能够流传久远,就算颜鲁公(颜真卿)的字写得不工整,后世的人见了也会把他的字当成宝贝一样,不仅是书法。诗词与文章这类都是这样。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编辑本段注释
  1会:定要
  2太宗曾罢朝: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
  3太宗:指李世民。
  4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
  5触忤:亦作"触迕",迕,逆,触犯
  6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
  7不自得:不痛快,指意见被反对而窝火。
  8安:怎么
  9田舍汉:乡巴佬,这里指魏征。
  10具:穿戴
  11是:这样
  12岂:难道
  13若是:这样
编辑本段译文
  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真该杀了这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谁冒犯陛下了?”太宗说:“难道有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进谏,让我经常不自在。”皇后听了退下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里(向太宗祝贺)。太宗震惊地说:“ 皇后为什么要这样呢?”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忠诚,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能够直言劝告。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的后宫而感到庆幸,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

喻皓造塔-原文
  《喻皓造塔》① 开宝寺塔②,在京师诸塔中最高③,而制度甚精④,都料匠喻皓所造也⑤。塔初成⑥,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⑦。人怪而问之⑧,皓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上百年⑨,当正也。”其用心之精⑩,盖如此。国朝(宋朝开国)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喻都料为法。
喻皓造塔-译文
  开宝寺塔,是在汴京各塔中最高的一座,它的建造和设计都很精巧,是都料匠(职务名)喻皓主持建造的。塔刚建成,看上去塔身不正向西北方向倾斜。有人奇怪并问他,喻皓说:“京城这个地方平坦没有山,多吹西北风,不到一百年,就会把它吹直了。”他考虑周到,达到了这种地步!
喻皓造塔-注释
  ①选自《归田录》。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
  ②开宝寺塔:宝塔名,建在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八角十三层,高三百六十尺(宋时一尺约合30.72厘米),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座有名的木质结构的琉璃宝塔。该塔于宋仁宗庆历年间焚毁。
  ③在京师诸塔中最高:在京城所有的宝塔中最高。京师,京城,这里指汴京。诸,众,所有。
  ④而制度甚精:而且设计很精巧。制度,规划,设计。
  ⑤都料匠预浩所造也:是都料匠预浩负责建造的。都料匠,官名,掌管设计及施工的土木工程总负责人。
  ⑥初:刚。
  ⑦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远远看去,塔身不直,有点儿向西北倾斜。倾,斜。正,直。
  ⑧人怪而问之:人们感到奇怪,就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之,他,指预浩。
  ⑨吹之不百年,当正也:风不断吹它,用不了一百年,塔身就会正了。之,它,指开宝寺塔。

郁离子居山
 郁离子居山,夜有狸取其鸡,追之弗及。明日,从者苓其人之所,以鸡,狸来而絷焉。身缧而口足犹在鸡,且掠且夺之,至死弗肯舍也。郁离子叹曰:“人之死贷利者,其犹是
编辑本段译文
  郁离子居住在山上,夜间有只野猫偷他家的鸡,起来追赶,但没追上。第二天,仆人在野猫钻进来的地方安置了捕善工具,并用鸡作诱饵。就在当天晚上捉住了那只野猫。野猫的身子虽然被缚住了,但嘴和爪子仍然紧紧的抓住鸡。仆人一边打一边夺,野猫到死也不肯放开。郁离子叹了一口气说:“为钱财利禄而死的人们大概也象这只野猫吧!”
  ⑩其用心之精盖如此:他建塔时的考虑问题,就是这样的精密周到。盖,大凡。如此,这样。

覆巢之下无完卵
覆巢之下无完卵,字面意思是鸟巢既已倾覆,其卵当皆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老少不得幸免。据《魏氏春秋》记载:“(孔)融对曹操屡有讪谤之言,坐弃市。”临事,他的子女无动于衷。原来二人预料必被株连,故以覆巢之下无完卵为喻。后也泛指事物的整体被毁灭,其中的个体也无以保全。
编辑本段谚语资料相关
  【出处】“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覆巢:被倒翻的鸟巢; 卵:蛋。倒翻的鸟巢里没有完整的鸟蛋。比喻整体遭殃,个体不能幸免或者遭灭亡的灾祸,无一幸存。
  【例句】“帝国主义与军阀不打倒,国家就不能复兴,我个人会有什么出路呀!”
  【近义】一舟之覆,无一物而不沉。
 孔融被捕时,朝廷内外非常惊恐,但是他的两个八、九岁的孩子却像原来那样在玩琢钉的游戏,没有一点惶恐的样子。孔融对执行逮捕任务的使者恳求说:“我希望只加罪于我本人,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不料两个孩子竟不慌不忙地说:“爸爸,你不要恳求了,他们不会放过我们的,鸟巢倾覆了,怎么可能有完整的蛋?”不久,抓捕他们的人也来了。

宋太祖怒斥宋白
 太祖时,宋白知举,多收金银,取舍不公。恐榜出,群议沸腾,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上怒曰:“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若榜出,别致人言,当斫汝头以谢众!”白大惧,乃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
太祖在位时,宋白主持科举考试,收受他人的贿赂,在评选时不公正。他怕皇榜贴出后,别人会有争议,于是先列出中举人的名单报告给皇上,想要借皇上的旨意来为自己开脱。皇上愤怒地对他说:“我委任你去主持科举考试,中举的名单应当是你自己决定,为什么要向我报告?我怎么知道这些人合不合适呢?如果皇榜贴出后遭到别人的非议,我就要将你斩首向天下人谢罪!”宋白很害怕,就将榜单上的名字改掉,使它符合大家的意愿,然后将榜单贴了出来。
编辑本段注释
  悉:都
  知举:主持考试
  取舍:录取或落选
  具:陈述
  白:下对上告诉
  决:决定
  致:招致
  谢:谢罪
  出:公布
  斫:砍
  群议沸腾:(引起)众怒
  决:决定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参考译文】
孟子说:“有自然爵位,有社会爵位。仁义忠信,不疲倦地好善,这是自然爵位;公卿大夫,这是社会爵位。古代的人修养他的自然爵位,于是社会爵位随着来了。现在的人修养他的自然爵位,来追求社会爵位;已经得到了社会爵位,便放弃他们的自然爵位,那就太糊涂了,结果连社会爵位也会丧失的。”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1]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孟子•告子上》)
【注释】
〔1〕赵孟——晋国正卿赵盾字孟,因而其子孙都称赵孟。孙奕示儿篇云:“晋有三赵孟,赵朔之子曰武,谥文子,称赵孟。赵武之子曰成,赵成之子曰鞅,又名封父,谥简子,亦称赵孟。赵鞅之子曰无恤,谥襄子,亦称赵孟。“
佚名
2024-06-11 10:52:3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1 12:59:43

    写出《郑伯克段于焉》原文及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先秦:左丘明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

  • 佚名
    2024-06-11 15:07:36

    英文翻译请看,帮我翻译

    其实不用A直接professional manufacture of stainless steel door hinge专业不锈钢制造商,主营门槛,门框,把手...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吕氏春秋 原文 翻译 要短

    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帝颛顼师伯夷父,帝喾师伯招,帝尧师子州支父,帝舜师许由,禹师大成贽,汤师小臣,文王、武王师吕望、周公旦,齐桓公师管夷吾,晋文公师咎犯、随...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李广智退匈奴》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孟子三则的原文及翻译

    《孟子》三则春秋·孟子(一)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齐桓公伐楚》原文及其翻译

    【原文】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1),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日(2):“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3),唯是风马牛不 相及也(4)。不虞君之涉吾地...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关关雎鸠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参差荇菜,左...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翻译翻译 古文~

    翻译汉代初年有一位叫季布的人,他乐於助人,很讲信用,凡是答应过的事,一定会设法办到,因此享有盛名.当时有一名叫曹丘生的楚人,好以财物结交有权势的官员,藉以抬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