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阿蒙森探险的故事

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和挪威探险家阿蒙森的故事
1910年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到达罗斯岛,在埃文斯角登陆时,阿蒙森的小型南极探险队也来到了罗斯冰障另一侧的鲸湾。
阿蒙森探险队只有5个人,驾着由52条爱斯基摩狗拉的4架雪橇。他们在鲸湾建了营地,每向南一个纬度(110公里)便设一个仓库,存贮了大量的食品和燃料,为了防止迷失方向,他们每隔一段距离就在雪地上插一个标竿。
阿蒙森探险队进入南极腹地之后,遇到了重重困难。有一次,一架雪橇掉进了一条冰缝,费了好大力气才把它拖上来。在离南极点550公里的时候,出现了上坡路,暴风雪又不停,怎么办?阿蒙森决定,把活着的42条狗中的24条体弱的杀掉,由剩下的18条壮犬拖3架雪橇。只带两个月的口粮,向南极极点冲刺。“一定要赶到斯科特之前!”阿蒙森的队员们互相勉励着。1911年12月14日下午3点,阿蒙森探险队到达了南纬90度,站到了南极极点上,5个人的5双手共同抓住一根旗杆,把一面挪威国旗升到了极点上空。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他们唱起了国歌……。
当挪威探险队员在极地庆胜利的时候,斯科特的队伍还在暴风雪中挺进。斯科特是驾西伯利亚矮种马拉雪橇的,这种马适应不了南极的严寒,又都陷入雪中,一匹一匹地死去了,最后只好用人力拉雪橇。暴风雪、冻伤、体力下降,打击一个接一个地向斯科特袭来。1月16日,已经胜利在望了,队员却发现了挪威的旗子,显然,对手走到了他们的前边.这是极为沉重的精神打击,有的队员精神几乎要垮下来了。
“前进!”斯科特吼着。
1月18日,斯科特探险队到达了南极极点,他们在挪威人的帐篷里看到了阿蒙森留下的信.他们把英国国旗插在帐篷旁边,他们成了到达南极极点的亚军。
第二天,精疲力尽的斯科特队踏上归途,他们按照科学探险的惯例,仍然沿途收集各类岩石标本,书写探险日记。他们的口粮不足了,有的队员手指甲冻掉了,狂风咆哮着,两名队员牺牲了。
3月29日,斯科特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将坚持到底.但我们的末日已经不远了。这是很遗憾的,但恐怕我已经不能再记日记了"。
8个月后,搜索队找到了他们的帐篷和遗体,人们在斯科特身边发现了18公斤岩石和各种化石标本-他们在死亡将临的时候仍然 没有丢下科学,仍然为人类保留着科学财富!

传奇的探险家

卢阿尔•阿蒙森,是一位伟大的极地探险家。他开辟了从大西洋经北美洲北部海域到太平洋的航道,是唯一沿北冰洋整个海岸线航行的环球航海家,也是到达南极极点的第一人,还是乘飞艇从欧洲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起飞穿过北极极点到达北美洲阿拉斯加的首创者,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阿蒙森于1872年出生在挪威,他在中学时代阅读了很多航海探险的书籍,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有关海洋航行的感性知识。少年时期的阿蒙森就立下了向前辈学习、做个极地探险家的远大志向。

1893年,阿蒙森为了获得实际航海的经验,他毅然从大学里跑了出来,到一艘捕海豹的船上去当水手。他以惊人的毅力,迅速地适应环境,掌握了水手的全部工作要领,不久又在另一艘猎船上当了大副,驾船技术提高很快。1896年秋,阿蒙森终于通过考试取得领航员的资格。并且当上了“比利基卡”号探险船的领航员。这艘船到南极洲去了两年,由于遇到浮冰,考察任务无法完成,但却使阿蒙森卓越的航海技能和指挥才能得到了很好地发挥,返航时他被任命为代 理船长和考察团团长。

从南极探险回来后,阿蒙森开始准备寻找北冰洋的西北航路,进行地磁考察的科学探险活动,并且专程到德国学习了半年有关地磁观测和分析的方法,回国后借钱买了一艘不大的旧船,取名“约阿”号,找了6位志同道合的水手,于1903年6月16日开始了他在北冰洋寻找西北航道的探险。当年9月9日,约阿号行驶到威廉岛东南一带,这时北冰洋漫长而寒冷的极夜已经开始,阿蒙森找到一个平静的海湾后抛锚过冬。

地处北极圈内的威廉岛,从10月下旬起到来年2月下旬,冬夜长达100多天,在这里越冬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严寒和暗无天日,使意志薄弱者望而却步。阿蒙森一行好不容易熬过漫长的冬天,只是老天爷不作美,第二年夏天气温偏低,海面冰块没有融化,考察船无法行动,只好在这里又过了一个冬天,直到1905年8月,大海才开封,白茫茫的冰海,渐渐露出蓝色的容颜,“约阿”号继续向西航行,把加拿大北部的北极群岛抛到一边。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气温下降,海面的浮冰不断增多,阿蒙森一行无可奈何地在加拿大西北海岸度过第三个冬天。当1906年的夏天到来时,他顺利地穿过白令海峡,终于从北冰洋航行到了太平洋。开辟出一条从大西洋经北美洲北部沿海到太平洋的航道,这是无数探险家梦寐以求的事业,他们为之奋斗了400多年,最后才由阿蒙森得以完成。

阿蒙森回到挪威后,开始筹备新的探险活动——向北极极点进军,打算在1909年的秋季出发,就在这年4月6日,美国海军上将罗伯特•皮尔里已经捷足先登,第一个到达北极。阿蒙森得到这个消息后,只好放弃了原来的计划,决定向南极挺进。

1911年1月14日,阿蒙森乘坐“弗拉姆”号捕鲸船来到了南极鲸湾,在岸上建立了考察基地,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过去探险家们收集的资料,仔细地研究了这一地区的情况,确定了进军南极的路线,计算了全程的各段路程,并在南纬80°~85°的每一纬度上设立了一系列粮食站、燃料补给站和在雪原上很容易识别的路标。一切准备就绪后,阿蒙森选了4个同伴,乘坐42条爱斯基摩犬拉的雪撬,于1911年10月20日沿着西经162°经线开始向南极极点冲刺。到了11月1日,阿蒙森的竞争对手英国极地探险家斯科特也沿着另一条路线向极点推进,一场争夺第一个到达南极极点的战斗拉开了序幕。

阿蒙森行进到距离南极极点还有550千米的时候,决定只留下18只狗,杀死其他的狗。用这些狗肉来喂其余的狗,并将一部分肉食储藏起来,轻装前进。1911年12月14日。他们终于到达南极极点,并搭起帐蓬,竖起挪威国旗,探险队员合影留念。逗留三天三夜后,便向北返回,1912年1月25日,安然无恙地返回捕鲸船停泊点。往返行程共计2800千米,整个探险活动均按阿蒙森事前安排的期限完成,100多天后,他们回到了欧洲。英国人斯科特到达南极的时间是1912年1月18日,比阿蒙森晚到一个多月。

阿蒙森从南极回来后,并没有陶醉在摘取王冠上明珠的胜利中,他很早就提出利用空中交通工具对北极进行考察,并作了多次的尝试。1926年5月,阿蒙森和美国人埃尔思沃思、意大利人诺彼勒,乘坐“挪威”号飞艇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起飞,经过北极极点到达美国的阿拉斯加,全程共4000千米,这是人类首次穿越北极的飞行,过去传说在北极点与阿拉斯加之间,存在一块广阔的陆地,这次飞行证实上述传说是错误的。

1928年5月23日,诺彼勒驾驶“意大利”号飞艇到北极点考察,返航时飞艇失事,有9人掉在冰上,6个人下落不明,阿蒙森得知这一消息后,于6月18日乘坐飞机前往救援,6月20日,人们收到这架飞机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后来一直杳无音讯。阿蒙森这位伟大的探险家和5名机组人员永远长眠在北冰洋寒冷的水晶宫里。

卢阿尔•阿蒙森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著作《南极》、《极地飞行记》、《作为一个探险家的我的生平》也是留给人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那敢于向自然挑战,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佚名
2024-05-31 22:01:59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5-31 00:11:54

    外国探险家的名字和事迹

    马可波罗:1271年,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历时4年多来到中国.他很快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在元朝当官任职,借奉大汗之命巡视各地的机会,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先...

  • 佚名
    2024-05-31 18:38:00

    探险家的故事100字

    探险家的故事 (一)魏格纳的故事 魏格纳于1880年11月l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童年时就喜爱读探险家的故事,英国著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成为...

  • 佚名
    2024-05-31 16:58:08

    探险队员的事迹

    环保罗布泊 寻找彭加木  本报记者西征探险专题报道  探险队胜利冲出“生命禁区”  22日,探险队抵达乌鲁木齐;至此,宣告本次“环保罗布泊,寻找彭加木”中国科考...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阿拉伯的故事

    “阿拉伯故事”指的是《一千零一夜》,又叫《天方夜谭》,它的英文名字叫做<Stories from the Arabian Nights>. 这是一部尽人皆...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求三个中外历史冒险探险故事及人物,格式如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探险家的故事 (一)魏格纳的故事 魏格纳于1880年11月l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童年时就喜爱读探险家的故事,英国著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成为...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阿蒙森的探险过程中的故事(100字)

    前往北极---得知美国人皮尔里到达的消息---前往南极---到达鲸湾---每110公里设一个储藏点----在离南极点550公里的时候,出现了上坡路,暴风雪又不停...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探险故事有什么

    海底两万里、格列弗游记、徐霞客游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名人探险的故事500字

    徐霞客(1586年-1641年)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号。他出生在江苏江阴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读书人,称得上是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有关中国探险的小故事

    彭加木罗布泊的三次探险: 第一次是1964年3月5日—3月30日, 彭加木和几个科学工作者环罗布泊一周,采集了水样和矿物标本,对当时流入罗布泊的三条河流(塔里木...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古今中外著名探险家的故事.(详)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郑和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幼年时的郑和已开始学习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