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赵本山的合作伙伴有哪些?

对老赵的采访,就知道了.
春晚回顾:最难忘是《相亲》直播前半个月才拿出《昨天今天明天》

半:记得您一共多少次参加央视春晚了吗?

赵:从1990年到现在,期间就一年没上。

半:1990年您第一次出现在央视春晚直播现场,能否简单回忆一下之前走过的坎坷经历。

赵:在这之前呢,我一直没上过中央台,不过当时也算是东北的名人了吧。我上了国庆晚会。

半:那个小品的名字叫《1+1=?》。

赵:对。严格来说,那是一个拉场戏,有说有唱,属于二人转里边的,还不叫小品。1988年央视春晚在黑龙江设分会场录了我一个节目,但最后也没上成,不知道是带子的问题还是别的原因。

半:1990年就上了央视的春晚。

赵:1990年上的时候,《相亲》这个作品我们已经演了两年了,辽宁台也播过,前一年中央台我们也去了,被拿下了,第二年邹友开看了,才决定上。

半:在此之前,大牌的艺术家里,姜昆已经是7次上春晚了,冯巩也5次上春晚了,按当时来说,与这么多大腕同台,当时紧张不紧张?

赵:我呢,要说演出紧张谈不上,我在台上可以说从来没有紧张过,那个时候只能说是高兴,而且1989年天津电视台春节晚会我们已经演过一回了,大小场面都见识过了,从这种角度来讲,还是感到特别自信。

半:一共得过几次一等奖还记得吗?

1992年第一次评奖,我和黄晓娟的《我想有个家》就获得了一等奖,后来赵丽蓉出现的时候,这一等奖就都是她的了,再后来从1996年开始一等奖都是我的。

半:1994年,是您自1990年参加春晚以来唯一一次缺席春晚,当时是个什么情况?

赵:因为去晚了,去了以后感觉到没戏了,那年就没上成,那年也是郎昆的导演。

半:多次参加春节晚会,哪一年留给您的印象最深?

赵:还是第一年呗,《相亲》那是第一次上。后来就习惯了,即使是再好的作品也没有第一次兴奋、印象深。

半:现在上春晚,是不是还像当初一样,压力很大?

赵:现在的压力主要还是怕本子不行,比如说1999年,一个半月过去了,我们还没有作品,就感到有压力。等还剩半个月了,才拿出来《昨天今天明天》,就轻松了。

半:之前也没有准备其它的本子?

赵:没有。

春晚作品:《三鞭子》演起来有点累 《牛大叔“提干”》险些被毙

半:您上春晚的这15个作品中,您最满意的是哪一个?

赵:《昨天今天明天》,《卖拐》、《买车》、《功夫》这仨也不错,尤其是《卖拐》,我特别喜欢,应该说这是表演难度相当大的一个作品。

半:那最不尽人如意的是哪一个?

赵:《三鞭子》演起来有点累,原来的作品本意不是那样的,从讽刺又改歌颂了,这就不好了,创作上还是有些受限制。

半:您觉得一年里,您上春晚的作品是不是当年最好的作品?

赵:如果讲严谨程度的话,还是央视春节晚会上的作品最好,但从可看程度来说,放开了演,还是在地方台的好,没有更多的限制。

半:记得《卖车》那一年,起初想上您另一个作品《有钱了》,但观摩演出时,《卖车》的现场效果好,最后才决定上。

赵:《有钱了》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作品,不过这类节目不适合春晚那个舞台,它的故事情节是一点一点来的,如果拿到春晚去演,温着演,会显得很“泥”,还是适合在小剧场演。春晚舞台是非常难演的,在这个舞台上,什么都放大了,演员放大了,观众也放大了,像《卖车》这类作品,所有台词都是在吼吼乱喊中完成的。不光我们的节目,整台晚会在现场感觉

焦点一点也不集中,特别乱,大家有的还穿帮,每个人、演员跟扎鸡血一样,在那儿乱吼。

半:您认为一个作品的成功,剧本和演员的贡献应该是个什么比例?

赵:还是演员更重要一些。

半:就是说,同样一个本子,让您来演,与让其他演员来演,受欢迎程度、效果肯定不一样。

赵:那当然。

半:就您创作的春晚作品,您更注重它的教育意义,还是更注重它的娱乐成分?

赵:娱乐性。教育谁去?大过年的,都教育了365天了,过年了又受顿教育,犯不上。

只要娱乐的“安全”就行。

半:“安全”是指?

赵:各方面的,政治安全,内容是否健康、向上等。

半:1995年,您的作品叫《牛大叔“提干” 》,据说这个作品险些被拿下。

赵:对,那年都快直播了,腊月28的晚上,给毙了。

半:为什么?

赵:因为当初的剧本,范伟演的角色叫“马乡长”,在审查时,领导考虑到乡长属于基层干部,他们也不容易,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了,临了临了你还讽刺人家,感情上接受不了。后来就改么,硬给改成了“马经理”。

半:这么一改,讽刺力度明显就削弱了,大家都知道,经理满大街都是,经理大吃大喝也是人之常情的事,而乡长大吃大喝则就涉及到另一种意义。当时改动之后,是个什么心情?

赵:那没办法,还得上啊。你要提前不去就行了,这都呆一个多月了,只要有一点希望还是想上。

半:透过这件事,您认为春晚适不适合搞讽刺性作品?

赵:文艺作品还是应该放开讽刺,但具体到大年三十这一天还不太好说,比较特殊,大过年的,你讽刺谁谁还不跟你急啊。

半:您的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像“徐老蔫”、“老乐”、“老香水”、“牛大叔”等,一直到这几年的“大忽悠”,您最欣赏哪个人物形象?

赵:“老蔫儿”的形象是最早塑造的,塑造起来比较得心应手,加上那些年一直在演,在观众中留下的印象很深,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形象。

半:为什么“大忽悠”这个人物一出现,观众反应更强烈?

赵:他比较近哪。

半:您觉得这背后有没有更深一层次的原因,比如社会上骗子在增多,骗术也越来越高明?

赵:有。有才产生共鸣么。当时我们弄“大忽悠”这个人物初衷是警示别人,提醒社会上有这么一类人,大家别上当。也没考虑太多有没有负面上的东西,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识别能力,如果有些人非要以为他有负面影响,我们也没办法。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去年搞《功夫》这个本子时,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还是决定让范伟赢,让正义赢。

半:上春晚的作品每年都要经过反复修改,《功夫》先后大改过19次,这是您对作品的要求还是春晚剧组的要求?

赵:两方面都有,基本我还是对自己要求严一点,导演他们就是先看看本子,也提不出大的意见。都是我们自己在反复推敲,弄不好,观众会不满意。

半:每年春晚过后,你们的创作班子有没有开一个正式的总结会?

赵:都回家过年去了。但事后想起来都聊。上春晚的作品那都是一次性的,演完就完了,在全国电视台播,在各地剧场、舞台上看不到了。

半:这些年春晚的小品大都是“东北军”,网上传言,今年要适当消减东北味小品的数量,,加大京味小品以及其他一些比较大众化的方言小品数量,您作为一个小品演员,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赵:如果作品好,观众喜欢,行啊。

半:去年的上海小品《一串钥匙》就是因为上海方言的问题被导演拿下的。

赵:导演得“听”观众的,观众比谁都明白,观众效果不好,演员自己感觉再好,导演也不敢硬上。

半:那是不是彩排时请去的都是北方观众的原因?

赵:不是,我想应该是各地观众都有,现场模拟的是全国舞台,你要请的都是上海观众,那指定效果好,但那样就不是央视春晚了,改上海春晚了。央视他要照顾全国大多数的观众,拿掉也是迫不得已,忍疼割爱的。你像滑稽戏,王汝刚他们在上海相当不错了,但拿到春晚舞台还是为时过早。

半:如果说方言不容易懂,但当初您的第一个小品《相亲》第一年也是因为导演组认为东北方言过多,没有上。这又是为什么?

赵:听惯了呗,而且上海话与东北话还不完全一样。东北话它是大部分都能听懂,只有一些个别的词汇在其它地区理解起来比较难,而上海话就不一样了,但如果王汝刚他们把上海话淡化了,像普通话靠拢,那就不可乐了。

合作伙伴:高秀敏土了嘎叽儿 “铁三角”无中生有

半:先后与您合作的几个作者有:张超、张惠中、崔凯、何庆魁,能否简单谈谈与他们的合作经历。

赵:他们都比我大十多岁,都五十多了,老何都快六十了。张超是跟我合作最早的,像《相亲》就是他的作品;张惠中一般是给我的作品当导演;接下来是崔凯,他以前写的比较多,中间当领导了,写的少了,现在又开始写的多了;老何是近几年才开始合作的,比较突出的就是《昨天今天明天》。

半:上面这几位合作者都是来自东北这片黑土地上的作家,与他们不同,后来参与到您的创作班子里来的又增加了两个学院派的人物:宫凯波和张猛,这是出于何种考虑?

赵:这俩人年轻、思维活跃,用在作品中的时尚元素要多一些。

半:今后有什么打算,跟谁合作?

赵:顺其自然吧。不过跟谁继续合作,我也都要参与。

半:“参与”是指二度创作吗?

赵:还不是。

半:那您能不能把您的作品的创作过程透露一下?

赵:每年都是找几个人,我定个大调子,大家在一起研究、侃,侃出个大框架来,找一个执笔者,去写,写完了再研究、提意见,在按着提的意见再改,就这么一个程序,整个程序我都要参加。所有作品都是这样,包括《刘老根儿》这部电视剧也是这样。

半:先后与您合作较多的几个女搭档分别是黄晓娟、高秀敏、宋丹丹,也能不能对她们做个简单评价?

赵:应该说都不错。第一个搭档是晓娟,起初合作比较多,上春晚的,没上春晚的,你像《老蔫完婚》等,晓娟呢,她形象好,人物塑造,一反一正,与我塑造的形象反差比较大,那个搭配观众也接受,不错;高秀敏呢,土了嘎叽儿的,一瞅就像一家人,高秀敏有她自己独特的幽默方式;天生有幽默感的,还得是宋丹丹,在这里头我个人认为是最棒的。

半:您怎么评价您的男搭档范伟?

赵:范伟应该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演员,这些年历练得比较成熟了。

半: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范伟有超过您的势头,因为范伟演过很多角色都很成功,而您只演一种角色。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赵:(笑)可能观众评判还是对的呗。

半:您自己认为呢?

赵:一是我没有这么去想过,他一直和我在一起,太熟悉了。二是艺术形象在人们心目中也不是一部作品两部作品的事,我们俩还是两码事,风格不是一个类型。有些作品我还主动给他加包袱,你想他的戏份那么足,而且我这么一个有知名度的人去陪伴他,活起来是正常的,受到大家喜欢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当然,他自己努力的成分比较多,是重要的。

半:关于“铁三角”的说法,您怎么看?

赵:“铁三角”不知道是哪儿的传言,不知道谁给说的,我嘴里从来没有说过“铁三角”的事,那是瞎起名,什么叫“铁三角”呀?

半:您认为一个演员,是固定搭档好,还是根据本子需要挑适合的演员好?

赵:固定下来呢,彼此互相了解,配合比较默契,你比如像相声界侯耀文、石富宽他俩,配合了30多年了,有时候上了台就能演。如果角色上不受大的限制的话,还是固定下来比较好。

半:角色受不受限制有时也是人们思维的惯性。

赵:对。比如说,我们演《心病》那前儿,导演组死活认可我跟高秀敏演两口子比较合适,主要是对我们过去演得角色印象太深了。但没法改,后来范伟和高秀敏演两口子,也比较成功。

半:与您“合作”过的几个春晚导演,您如何评价他们?

赵:像袁德旺、张晓海、郎昆等等,其实都不错,处的都很好,这些年大家也都了解我,我就是耿直、很倔的这么一个人,肚子里乌七八糟的事我也没有,我就认认真真地把心思放在作品上,他们都很信任我,都有这样一个基本看法:本山弄的作品肯定错不了。所以他们放心,越放心我这头可能难度越大、压力越大。

半:在作品修改方面,与他们有没有过争吵,或者发生过不愉快?

赵:没有,应该说都很愉快,对于我来说,他们对我的限制不是太大,彼此都很客气,没有不愉快之说,不愉快也是找不愉快。基本上他们提出修改作品的时候,都是拐弯抹角地告诉我,我也知道,因为一个作品哪块儿会被提意见,我自己清楚。

半:这是不是与您的名气越来越大有关系?

赵:可能是分量问题,包括作品的分量,和演员在春晚上的分量。

其他曲种: 二人转还是应该活在民间 提高品味害了相声

半:这几年您一直在二人转的改良、推广上做了大量工作,有没有想过把二人转单独作为一个节目打进春晚?

赵:没刻意去想,我也没做这个努力。我想二人转还是留给民间,民间有人演、有人看就行了,不一定非要上春晚,那个东西就是在小剧场里演出的东西,何必要上别的地方生存去呢。春节晚会就是上了,也占不了多大便宜,他不能把你最光彩的一面露出来,你也不可能让全国的人都演二人转,二人转就是扎根在东北农村的玩意儿,有东北这片黑土地上的人们喜欢它、演它、看它,就够了。

半:您认为其它一些曲艺形式,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比如快板书,今年中国曲协在天津搞了一个李润杰杯快板大赛,参赛的人很多,效果也非常好,为什么这种曲艺形式总缺席春晚?

赵:我还是说,我们民间的东西,就让民间自己先搞起来,慢慢让它进入土地,接近大俗。掌握民间快乐的人都是超出民间范畴的,有些人不理解老百姓怎么快乐,需要一点点的积累,慢慢来,慢慢渗透。

半:最初几届的春节晚会,语言类节目主打还是相声,小品只有一两个。从1997年开始,形式出现大逆转,小品数量增加到六七个,相声数量一般就是三个。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天,您觉得原因何在?

赵:我想还是观众的接受程度,小品这种形式比较新,演起来也灵活,能跟上观众的欣赏节奏。相声嘛,(恍然大悟)这两年是有点偏少了啊。相声在春晚中的处境,我想还是没有好作品吧,有些讽刺性作品还受限制。

半:中国曲协自去年提出“大曲艺”的战略以来,在“新作品、新面孔、新形式”上做了很多挖掘和探索工作,因为春晚是一个大的推广平台,从上春晚的角度讲,您认为曲艺这些曲种包括小品、相声,还应朝哪些方面努力?

赵:努力?我倒是觉得不一定非得上春晚,现在春晚出来一个节目太难了。为了上春晚,好多东西把过去的传统都丢掉了,过去那些老的味道都丢掉了。相声走到今天,你能说谁不好了么?没有,大家都在努力。但有时我在想,我们把本来一个泥土性比较强、地域性比较强的东西愣给它拽出来,东扯西拉,拽散了。你比如说过去那些相声大师们都是从天桥出来的,从那个氛围出来的,应该他是从大众中滚出来的,后来我们无谓地把他们的品味提高了,我不反对“品味” 这个词儿,就是好多东西一离开根,就不是它了,它的土壤还是在最纯的百姓中间。为啥二人转三百年一直是这种生存状态,它有观众,是在老百姓中活着呢,土壤营养比较深厚。有些改革越改越文化了,但越离题了,有些改革是为了适合大场面,一个人能完成的事,他搁一百人,而不是适合观众的口味,这种改革就没有生命力。一句话,不管朝哪个方向改,都不能离开老百姓这个根。

今年春晚:铁定与宋丹丹合作 导演春节晚会嘛,我……

半:近几年春晚导演确定人选以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到沈阳拜访赵本山,包括今年的郎昆导演,也曾拜访过您,是否确有其事?

赵:有,也谈不上拜访,就是打个招呼,发出邀请,让提前准备好作品。

半:眼下的登门拜访与当年的进央视大门艰难,如此大的反差,您想过没有,这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赵:我想还是观众喜欢看,否则如果观众腻烦了,导演也不可能找我呀,观众喜欢看我这个演员。

半:这些年春晚成了众矢之的,但每年的收视率仍居高不下……

赵:不一定增加,哪增加啊,没有多少人看哪,就是三十晚上把电视拧开了,可能有喜欢看的节目叫一下子,不喜欢看的,接着聊天、打牌,照样该干嘛干嘛。看一眼也叫收视了,从头至尾看了也叫收视了。地方台还没有这个竞争实力,过年都呆在家里,电视都必须“打”着,已经形成习惯了,就跟三十晚上这顿饺子必须得吃一样。

半:现在有一种观点:以前看春晚是为了找乐,现在看春晚是为了找错。就是说,人们现在是抱着一个审视的态度看春晚,你如何评价这个观点?

赵:现在的人越来越精明了。

半:那您认为春晚是越办越好呢,还是越办越糟?

赵:其实是越办越好,但观众越看越乏了。这跟《西游记》拍续集一样,搞科技的东西都用上了,但结果人们好像不买账,所给的评价还不如前边拍的评价高。

半:那谈谈您对今年春晚的准备情况?今年还忽悠么?

赵:都划上句号了,再说也太难了,去年也是勉强上那个节目,给人们一个交待。

半:网上说,今年一开始您想用何庆魁老师的一个小品《暗号照旧》?

赵:没那事,根本就没那个事,不知道咋整的。

半:但郎昆导演拜访您之后,网上传言您现在已经有两个作品了。

赵:都还没定呢,你也看见了,这不正抓紧拍《马大帅》第三部呢吗,我是一件事做完了再做第二件事,只有等拍完了再整。再说,春晚的东西也说不准,现在我告诉你有两个作品了,可能过几天又有新想法了,就得赶紧换,反正不管换不换,都是想争取把最好的作品奉献给观众。

半:今年年初,您就对媒体说,今年打算与宋丹丹合作,从目前的报道来看,也提到您与她合作,这是按着计划走,还是本子的巧合?

赵:这个我明确告诉大家,今年我上春晚的作品,一定有丹丹。

半:有没有想过,按照惯例,或者叫惯性,如果没有大的意外,您的小品还会铁定是一等奖?

赵:还没腾出空来想呢,哪能都是我的啊。基本没时间去想,比如我们拍完这些电视连续剧,拍完了就放到这儿,往上边报都没报。

半:您有过多年春晚的经历,也有过拍戏的经历,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也导演一次春晚?

赵:没想过,就是想过我也不敢说啊,什么事都是任其自然。
佚名
2024-06-01 19:35:1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1 08:44:26

    属鸡和属猴可以合作伙伴

    尧、尧的读音是yáo、yáo,音律优美,朗朗上口。【字义】 尧,指古代的一个圣明君王的名字。尧,指古代的一个圣明君王的名字。意义优美。【五格】 该名字的五格笔画...

  • 佚名
    2024-06-01 05:11:10

    赵本山和宋丹丹都有哪些合作过的作品

    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昨天今天明天. 赵本山&宋丹丹-老伴. 赵本山&宋丹丹-钟点工2006《说事儿》-赵本山 宋丹丹 崔永元...

  • 佚名
    2024-06-01 00:38:26

    秀山县好伙伴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怎么样?

    秀山县好伙伴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是2015-09-18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地址位于重庆市秀山县里仁镇南庄村马岩组。秀山...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六年级写小伙伴的作文400字(小伙伴必须是男生)

    我的小伙伴我有一个小伙伴,他长着高高的个子,一张瓜子脸上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眼睛下有一个高高的鼻子,鼻子下有一张大嘴,从这张嘴蹦出来的话,有时能让你火冒三丈...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南极有伙伴(合作)关系的生物??

    海洋哺乳类和海鸟。例如鲸和雪海燕,鲸游会搅起海水,使磷虾等小生物接近海面,海鸟趁机扑食,所以海面的鲸周围会有很多海鸟比如说片脚甲壳类动物与南极水母这是一种片脚甲...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UPS中国的合作伙伴是?

    你好,现在ups在中国国内100多个城市有自己的配送网点,如果他到不了,他会转给中国邮政ems的。其实那会所有的外资包括ups,fedex到了国内都是转给邮政e...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神武3魔王山伙伴怎么搭配 魔王山伙伴搭配攻略

    魔王搭配,首先得有个加血的,这个必不可少,然后再弄个物群攻,一封系,还有一个就要看你自己偏好了,推荐弄个单体攻击比较好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赵本山潘长江小品三个合作伙伴的

    赵本山和潘长江在1986年合作的大观灯是比较火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我的小伙伴作文300字

      我的小伙伴  我有一个亲密的小伙伴,它其实是一只小狗,浑身都是棕色的毛,眼睛圆圆的,耳朵大大的,腿短短的,非常可爱。  它很顽皮,所以我们给它起名叫皮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