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即墨名人——即墨大夫作文500字

孙仁鉴

金代,即墨人,即墨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
科举制度的完善始于隋代,隋代历史虽然短暂,但是专家和学者基本上认为隋代和历史上的秦代相似,在许多典章、法规、制度健全方面较有建树,这些方面也被它后边的朝代遵循和使用。秦代统一度量衡,隋代建立并逐渐完善科举制度。
隋代至金代近七百年,即墨历史上在金代才产生出经过科举出来的优秀人才——进士。说明到金代时,即墨当时已经具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在那段时间内,政治、经济、文化是稳定、发展、繁荣地,近几年出土大量文物可以佐证和支持这些观点,如即墨博物馆现在存有金代的石棺,其质地为大庙山石材,制作工艺精湛,已经成为即墨博物馆较重要的文物;1976年在大信镇司家疃出土了金代青铜犁和铜权。
当然这时有能力的即墨原住民大多已经迁往淮河以南,原有的居民和随女真人南下的那部份人,构建了当时即墨主要的人口成分。
金代是生活于现在东北地区,主要有女真人建立的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封建王朝,兴盛于11世纪早期,后来这个民族消灭了长期统治他们的“辽”,然后又消灭了“北宋”,其统治的地域,南到淮河,西至今河南省西部,北至蒙古,东至现在的黑龙江省,山东处于金国的中心地带,加之后来金国的首都迁到现在的北京,山东的位置更显重要,“山东”这个名字也是金朝才开始出现的。
即墨市大信村《孙氏族谱》的序言中记载,他们这支孙氏是即墨历史上最早的原住民,在汉代就在即墨繁衍、生存、发展,这支孙氏后人现在分布于即墨的孙家官庄、楼子疃、大信村。
至于生活于金代的孙仁鉴和孙仁杰是不是这支即墨孙氏,还无从查起,目前最缺乏的就是让人信服的史料证据!如果史料清晰,则最早于汉代,在即墨大信村生活的这支孙姓,就可以确认和孙仁鉴、孙仁杰是一宗。即墨现在的好多孙姓,大多于明朝初年由外地迁往即墨,如现在居住于庄头村这支孙氏,他们由济南历城历山顶前来。即墨其他的孙氏大多也是明朝初年或明朝中期迁徙而来。
即墨史料上,关于孙仁鉴的记载较为简单,首先同治版《即墨县志》。冢墓篇:金,太守孙仁鉴墓,县西北二里,弟尚书仁杰并葬,碑器存。其次同治版《即墨县志》。进士篇:金,孙仁鉴,有传。第三:同治版《即墨县志》勋绩篇: “孙仁鉴,词赋,经义,两选魁首。守滨州,廉而不酷,历而有容,政声四播,称贤太守。”(各位注意,这里介绍的最详细,也不过区区三十个字)
上边这段,就是现在能够找到的对这位先贤的记载,当然限于资料的缺乏,可能有些资料还没有寻找到。生活于金代的这位即墨先贤资料太匮乏,让现代人没地可以“抄录”,也只有按照即墨县志记载的给予分析研究。
金朝建立以后,民族大融合加速,各民族生活在一起还算融洽,这些方面要优于后来的元代,金朝在科举方面继续遵循北宋的做法,以词赋、经义取士,孙仁鉴在这两科的考试中拔得头筹,故“两选魁首”,可以认为这位即墨先贤在当时确实是“时代精英”,他在出任滨州刺史(刺史正五品,俗称太守)的时候,居官清廉,为人刚正但不严酷,工作、生活讲求作风严谨,对下属、群众包容有度,深得民心,受到滨州广大人民的尊重和爱戴,其政声和人品受到广泛的赞誉,故“政声四播,称贤太守”。
佚名
2024-06-04 11:24:49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4 02:19:22

    姓即墨的取什么名字才好

    男孩好听名参考楷瑞-楷:楷模;瑞:吉祥炎彬-炎:燃烧;彬:形容文雅英杰 英俊、杰出。天磊 磊:心地光明坦白。文杰 文豪。熙泰 形容和顺。凯凯 欢乐的样子。适用于...

  • 佚名
    2024-06-04 01:00:41

    两个名字 男的 复姓即墨

    即墨樽 即墨酹:樽,古代的盛酒**。酹,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即墨谏 即墨追:《论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佚名
    2024-06-04 16:01:46

    保护即墨有哪些人保护了即墨?作文400个字

    一个有高素质、有道德,懂礼仪的人,必定会引来旁人的赞许和祝福。即使你再怎么不出众,但是你那处处为人民着想,毫无怨恨、纯真的神情,足以让人记住你的名字或行为、记住...

  • 佚名
    2024-06-04 09:42:01

    青岛即墨市小学美术课本什么版本,详细一点,作者,版本 名字,看清楚是即墨市的

    语文是江苏教育版社的,数学是青岛版的 小学美术课本是人美版的

  • 佚名
    2024-06-04 08:06:36

    即墨哪里有旗袍店

    可能没有直接卖的,但是你可以去定做衣服的店里面去订做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即墨市为啥叫即墨

    即墨因古城地处墨水(以前的平度古墨山,今天的猪洞河)而得名。即墨的名字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秦始皇同一以后定名即墨县,近代史中即墨先后归属莱...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即墨是中国的姓氏吗?

    源于妫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单守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晏子春秋·内篇问》记载:“即墨氏,据齐将田单守即墨,支孙氏焉。”在史籍《风俗通义·佚文》中引...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作文作文游墨子纪念馆500

    《墨子纪念馆》墨子纪念馆坐落于山东省滕州市荆水河滨、龙泉塔下的龙泉广场,是集学术研讨、图书资料收藏、科技教育、参观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庭院式建筑群体。墨子纪念馆始...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战国时即墨在哪与现在的即墨市有什么关系

    “即墨”因故城(位于平度市古砚镇大朱毛村一带)地临墨水河而得名,其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春秋战国时期就是齐国通商名衢,秦代置...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即墨一中怎么样?

    平度一中比胶州一中好,但是那里的管理非常严格,生活比较艰苦胶州一中不行,据说胶州一中每年每个班不超过10个考上一本的! 即墨一中我不太清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