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梅城镇的历史沿革

梅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周王朝封皖国以来,历代郡、州、府、县治多设在这里,梅城自古就是兵家争夺之地。因梅城曾是古皖国的都城,安徽省简称“皖”源于此。这里民风淳朴,先民酷爱种梅,梅花满城,取名“梅城”。1949年设镇,1958年改为舒州人民公社,1962年复设梅城镇,1992年与城郊罗汉、梅城、潘铺三乡和野寨乡部分地区合并仍称梅城镇。全镇现辖13行政村8个居委会.50个支部1653名党员. .境内著名历史与现代人物有:我国最早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主人翁刘兰芝、焦仲卿。
境内有铁路合九线经过,过境距离为25公里;主要公路有沪蓉高速公路、东香高速公路正在建设、105国道、318国道,境内总长分别为26公里、6公里、28公里、38公里。
境内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籽、棉花;主要畜牧渔业养殖产品有猪、牛、羊、鱼、鸡、鸭、鹅、牛蛙、甲鱼等。
境内主要贸易市场有潜阳市场、天柱市场和彰法山农贸市场。境内著名土特产品有:雪湖贡藕、天柱剑毫等名优茶叶、东风村胡萝卜、瓜蒌。主要风味食品有:雪湖蒸藕、石耳炖鸡、肉烧胡萝卜、清蒸板栗等。
梅城镇为中国名镇和全国重点镇、安徽省百强乡镇、安庆市十强乡镇。镇内有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国家级乡镇企业示范区及东西部合作示范区——彭岭工业区。全镇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亿元,财政收入1200万元,县城建设日新月异,城乡居民安居乐业,这里政治稳定、社会安定。

佚名
2024-06-16 12:36:2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6 14:26:21

    秦家镇的历史沿革

    秦家镇名源于驻地秦家岗屯名,后简称“秦家”。清代,1863年(清同治二年),秦魁一家来此地开荒落户(今秦家一队),因这里地势较高,立屯后起名“秦家岗屯”。中华民...

  • 佚名
    2024-06-16 21:11:21

    缑氏镇的历史沿革

    1958年置缑氏公社,1961年改区,1962年复置缑氏公社,1983年改乡,1994年建镇。1997年,面积80.4平方千米,人口6.2万,辖缑氏、化寨、盆窑...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煮海的历史沿革

    是谁最先发明、采用海水滩晒制盐呢?正是无棣碣石山附近的盐民。据明代学者宋应星撰著的《天工开物. 作咸第五》记载:“海丰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古劳镇的历史沿革

    古劳的镇名是由镇内的两大姓氏——古姓和劳姓组成的。据说公元1274年,广东梅州市梅县区的古式和劳氏为躲避政治灾祸牵连,举族迁徙到当时的肇庆府鹤山县七星岗,并以古...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沁县的历史沿革

    晋人消灭赤狄部落后,把地跨数县的地区,封给晋大夫羊舌氏为食邑,名曰铜鞮邑。晋顷公十二年,晋六卿灭掉羊舌氏族,将原地析为铜鞮、平阳、杨氏。秦灭赵后,又将铜鞮析为涅...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雒容镇的历史沿革

    秦属桂林郡地。汉为潭中县地。南朝梁陈属象郡地。隋开皇九年(589年)废象郡置象县,遂为象县地,属始安郡。唐贞观中析象县地置洛容县,属桂州,总章元年(669年)改...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临洺关镇的历史沿革

    唐代为临洺县治所。境内有石北口仰韶文化遗址、西召庄西汉墓葬群、朱山石刻、娄山唐宗石垒、中召庄泉亭古寺等文化古迹,“燕赵第一境”观音阁雄居城内南关,明山风景旅游区...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钓鱼城的历史沿革

    自古钓鱼山就是官民宴游之地,是为“合川八景”之一——“鱼城烟雨”。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命甘闰钓鱼山上筑城,作为合州军民避蒙古兵锋之...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书院的历史沿革

    清初统治者抑制书院发展,使之官学化。顺治九年(1652)明令禁止私创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各省城设置书院,后各府、州、县相继创建书院。乾隆年间,官立书院...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梅城镇的历史沿革

    梅城因古城墙临江一段筑成梅花形而得名。三国吴黄武四年(225)置建德县,梅城即为县治。唐神功元年(697),睦州州治由雉山(今淳安)迁梅城。此后直至19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