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寻根问祖应该注意几个误区?

误区一 :在某地的居住的都是某人的后裔

一般每个支派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聚居地,但并不是在此聚居地都是此支派,也有可能是由于当时人员太少,本地不同支系同姓集中居住壮大势力的情况;

误区二: 同时期名字相同就一定是同一个人

家族大的姓氏中,同名者较多,即使是同时期同名之人也并非一定是同一个人;

判断是否是同一人的标准:一是看年代是否相符;二是看事迹是否相符;三是看父辈、同辈、子侄辈世系是否相符;

误区三: 老谱的信息就是对的

现在大家都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越老的谱就越准确,虽然说古时候的信息流失较少而且当时修订的族谱是比较准确可信的,但是修谱者水平参差不齐,并不是每个修谱者都有很高的水平,而且很多人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来揣摩上源,甚至误导后人。比如有一些家族,不知道自己的始祖是谁,只是模糊知道是靠近哪个直系的,就会像这一支系的名人靠拢。族谱上面依赖名人的现象还是有很多的。

所谓从三皇五帝时代排列下来的百代世系造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所以现在普遍认为明清时代的世系是比较准确的,宋元其以前的世系错误或作伪比较多。

误区四 :只有自家的族谱才是最准确的,以自己的谱为标准去否定其他谱

这种想法不一定错,但也不一定就是对的。

对与自家族谱矛盾的世系,用自己的世系去否定别人的是不正确的,要综合考虑当时的社会环境,社会风俗,还有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国史方志,认真对比考证;

有人认为否定祖先编定的族谱即是不忠不孝,但是明知道是错的却不纠正,只会一代代错下去,起码要在续修族谱时注明,如果不能随便删除祖先的错误,但至少在可能的错误之处旁边注释你的疑问和观点,给子孙做参考。

也有人盲目相信没有什么可信的,没有什么价值的谱,不辨是非,把自己本来正确的谱改错,以至于误导子孙。

误区五 过度迷信名人,认为是名人写的谱序,一定是正确的

名人写序大多也只会询问你家族源流,然后照写,不会去考证其正确性,所以“名人谱序≠谱系正确”;而且跟被询问者的主张也有很大关系。

再有就是,当时家族中没有读书人,或读书人文化水平不高,有请人代修谱的,代修者造假加入很多名人谱序,其实是伪作,所以对名人谱序也要考证写序时间来判断你先祖和名人是否有时间和空间相遇的可能。

现代姓氏研究者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自称专家学者,打着研究的幌子纷纷立书著说,但是他所掌握的资料也未必齐全,大多会以自己的好恶喜好去解读、判断历史世系问题,以致于以讹传讹。

误区六: 代差在25~30年才是合理的,不符合的是错误的

现代人也喜欢用代差来评判一个家族的代数是否合理。其实代差只可用来参考,不是评判的标尺,用代差否定他人世系是不准确的,代差不是恒定的数值,是不确定的随机的,符合代差的不一定就是正确,代差只有18-20年的也不一定就是假的。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考虑古代的问题显然是不合适的。当然,造假的人也会造出代差相对合适的世系来的。

误区七 :兄弟名字中相同的字就是字派

说到字辈的问题,现在有很多族谱研究者都喜欢在名字里找有没有相同的字,如果有的话就不分世代硬把他归为同一辈。如果仅仅只是兄弟间几个相同的,而其他的堂兄弟没有相同的,或者字辈不能连续几代相同的;那这样的话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有谱中同代名中相同的字,并且延续好几代的才是字派,这才是有价值的。

只是单单兄弟名字中相同的字不一定就是字派,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在古代的很多人兄弟之间除谱名之外,俗名、字也有采用相同的字的,这些字就不是字派,

如兄弟三人:

李文明,字华章,号可书;

李文祥,字华安,号可期;

李文海,字华瀚,号可达。

这只是兄弟间的习惯性取名,并不等于是以字辈取名,而且单单这名字字号,就算真是字辈你也无法确认是“文”字辈还是“华”字辈,还得考究同一世其他同辈的名字才能下结论。

误区八用本支系的字辈去衡量全族人的字辈

外迁来的支系迁到定居点开派繁衍后,大多会确定一组字派诗,但是有一些人,却拿着这些之后订立的字派诗去寻宗问祖用自己知道的这个字辈来作为寻根认宗的唯一准则。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是后来立的字派,寻根只能寻到始迁祖以下的同宗,也就是谱书上面迁来之后繁衍的外迁支系,始迁祖以上的同宗根本就不可能使用相同的字辈,即使真的发现有几个是相同的,也只能说是巧合。当然,也不排除有始迁祖带来族谱,谱书之前已经确认了之后的字派。

还有一些人,迁来好几代人了,几代祖先的名字都没有弄清楚,只能拿出自己、父亲、祖父的名字来寻亲,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能寻找到同宗。

佚名
2024-06-09 22:05:4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9 17:06:27

    严氏寻根问祖

    一、姓氏源流  严(Yán 严)姓本庄姓,为西汉名满四海的大学者、词赋家,后人称“严夫子”。其著述甚丰,有辞赋 严姓 严钰二十四篇,但流传至今仅剩《哀时命》一篇...

  • 佚名
    2024-06-09 16:12:50

    百家姓寻根祭祖魏姓

    魏(Wèi)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裔孙毕万之后,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 2、出自芈姓,为颛顼帝的后裔魏冉之后,后改姓魏。 3、出自外姓...

  • 佚名
    2024-06-09 12:47:28

    百家姓寻根祭祖严氏

    严姓源出有六: 1、出自庄姓,为避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姓严。据《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东汉时,庄姓为避明帝刘庄之讳(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改姓严。到...

  • 佚名
    2024-06-09 19:43:47

    百家姓寻根祭祖潘姓

    潘姓来源:(1)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广韵》及《元和姓纂》所载,周文王后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以氏焉。古潘国旧址在今陕西省北部,为毕国之附庸。(2)出自芈...

  • 佚名
    2024-06-09 14:39:32

    取小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婴幼儿出生后,一般都应为其取一小名,然后再取一正式姓名。取小名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呼喊,在孩子儿童时期使用。小名是父母亲人对孩子的爱称。取小名应注意以下几点:   ...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如何寻根问祖及制作家谱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汪氏,名门望族,系出轩辕黄帝第四十四世孙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姬旦长子鲁国国君姬伯禽第十三代孙鲁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百家姓寻根祭祖洪姓

    中国的洪姓最早的一支发源于四千两百多年前的幽州地区。在山西、江西等地也发现了洪姓先民的足迹。尽管洪姓起源各异,但他们都逐渐汇聚到江南地区,并发展为当地的望族。泉...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寻根问祖廉姓氏祖籍在何方

    什么意思?大部分起源于河南!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百家姓寻根祭祖姚姓的祖籍

    姚姓来源:姚姓是中国最早的姓不是氏,据《说文解字》所载,虞舜居姚墟,因以为姓。姚墟在今河南省濮县南。中国汉字造字的祖先告诉后人,女人所生为姓,姓也即是在远古时代...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寻宗问祖"是什么意思?

    姓氏是人的 符号标志 ,是家族血脉的传承。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姓如何产生,根在何处,始祖何人,名人有何,郡望何方,缘何聚散,怎样演变,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