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胡三省版 《资治通鉴》注解不懂,求助!

古代的一种注音方式,名字叫 反切,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用上一个字的声母、下一个字的韵母,共同组成要注音的这个字的读音。
比如见,用贤的声母“匣”母+遍的韵母“先”母,结合起来,就构成了见的读音。
再通俗一些就是这样:贤(xian)的(x)+遍(bian)的(ian)=见(xian)。

扩展资料

反切是古人在“直音”、“读若”之后创制的一种注音方法,又称“反”、“切”、“翻”、“反语”等。反切的基本规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例如,《广韵》“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声母、宗的韵母和声调为冬注音。

反切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读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反切

佚名
2024-06-16 07:58:0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6 20:54:33

    为什么取名《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

  • 佚名
    2024-06-16 23:16:18

    史书“资治通鉴”为使取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

  • 佚名
    2024-06-16 18:28:40

    续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长篇的内容差别在哪里?

    续资治通鉴编作者毕沅,清朝人,以宋、辽、金、元四朝正史为经,以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为基础,参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叶隆礼《契丹...

  • 佚名
    2024-06-16 20:56:22

    费治通鉴是资治通鉴吗

    应该不是吧,《费治通鉴》应该是与《资治通鉴》无关的另一部书。

  • 佚名
    2024-06-16 08:31:57

    资治通鉴名字的含义

    资治通鉴,即“鉴于往事,有资于治世”,这四个字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资治育人意识。儒家史论最为重要的目的是资治育人。王船山在解释“资治通鉴”的含义时说:“曰‘资治’者...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资治通鉴》成书于何时?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资治通鉴》有哪些特点

    《资治通鉴》的体裁是编年体通史,特点是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资治通鉴》在我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价值。《资治通鉴》是由北宋...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资治通鉴》讲了什么?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中有如薄,伯各翻。等什么意思如下图

    这是古代标示注音的方法,叫“反切”。比如“背”:切的就是蒲的声母p 、妹的韵母ei。(古代的读音有时和现代汉语不同)薄字也一样。翻就是指反切的意思。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

    应该没有影响我读的是 线装书局 陈君慧,刘洋主编的 <资治通鉴谋略> 古今双译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