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季氏将伐颛臾》的原文和译文

原发布者:陈陈陈11120

《季氏将伐颛臾》全文及翻译作品原文季氏将伐颛(zhuān)臾(yú)。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she)(ji)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bì),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shě)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编辑本段注释1、季氏:季康子,春秋鲁国大夫,把持朝政,名肥。颛臾(zhuānyú),小国,是鲁国的属国,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旧说季氏贪颛臾土地而攻之。依文意乃季氏与鲁君矛盾极深,历代鲁君欲除季氏,季氏恐颛臾再为患,这就助了鲁君,故欲攻之。本文批评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并阐发了孔子以礼治国为政以德的主张。2、冉有和季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家臣。冉有,名求,字子有。季路,姓仲,
佚名
2024-05-31 19:43:3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5-31 14:39:56

    季氏将伐颛臾中的重要虚词

    《季氏将伐颛臾》中重要虚词用法【于】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介词 引出对象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介词,在3、虎兕出于柙 ...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季氏将伐颛臾》文言文翻译

    原发布者:陈陈陈11120 《季氏将伐颛臾》全文及翻译作品原文季氏将伐颛(zhuān)臾(yú)。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阅读《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章,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有哪三条

    孔子反对季氏攻打颛臾的理由:一是“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即颛臾在鲁国一向有名正言顺的政治地位;二是“且在邦域之中矣”,即颛臾的地理位置本就在鲁国境内,对鲁国一向...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季氏将伐颛臾孔子为什么说不能对颛臾发动战争

    孔子从三方面来说明不应该伐颛臾的:一是“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即说颛臾一向受到鲁国的礼遇,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二是“且在邦域之中”。即颛臾本来就在鲁国疆域之中,...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季氏将伐颛臾一词多义

    一词多意:过   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v.   且尔言过矣:错的 adj.   是谁之过与:过错 n.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求《季氏将伐颛臾》的一些文言知识

    文中的比喻句形象表达孔子的观点。“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搀扶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而没有尽到责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季氏将伐颛臾中的“颛臾”二字怎么读

    颛臾(zhuān yú):古国名,相传以风为姓的东夷部落首领太皞,在远古时代就建立了颛臾方国。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季氏将伐颛臾》的写作特点

    《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通过孔子和他弟子冉有的对话展开分层论述,而且在论述中主要使用驳论的手法,最终提出“祸起萧墙”的观点,从而宣扬了儒家“仁政”...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季氏将伐颛臾中重要虚词

    虚词1. 而(1)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2) 固而近于费(3)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4) 不患寡而患不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