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赑屃出自哪个典故?是什么意思?还是一种动物的名字?

赑屃,又名霸下、龟趺、填下、龙龟等,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为龙的第六子,样子似龟,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它是象征长寿和吉祥的神兽。

一、典故

在上古时代的中国传说中,赑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赑屃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赑屃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赑屃又称龙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奋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顽强地撑着,努力地向前走,并且总是不停步。

二、典籍记载

清代小说《坚瓠集》:“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赑屃,样子似龟,喜欢负重,碑下龟就是它。)

《文选详注》:“赑屃,作力之貌也。”(赑屃,喜欢负重的样貌。)

《胡子衡齐》:“假令龙如赑屃喜能负重,则技止龟趺而已。”(假如让龙像赑屃一样喜欢负重,那么它的能力也就和龟趺差不多。)

扩展资料

龙生九子

一、老大囚牛,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头;

二、老二睚眦(yá zì),平生好斗喜杀,刀环、刀柄、龙吞口便是它的遗像。这些武器装饰了龙的形象后,更增添了慑人的力量。它不仅装饰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

三、老三嘲风,形似兽,是老三,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也有人一直认为它是有着龙脉的凤;

四、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五、五子狻猊(suān ní),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六、六子霸下,又名赑屃(bì xì),似龟有齿,喜欢负重,是碑下龟;

七、七子狴犴(bì à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

八、八子负屃(fù xì),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九、老九螭吻(chī wěn),又名鸱尾或鸱(chī)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霸下 (中国古代神兽)

佚名
2024-06-10 09:08:1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