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什么在外国人的眼里李鸿章地位很高

西人谓之“当世三杰”:从左到右为德国首相俾斯麦、李鸿章、英国首相格莱斯顿。 另一说是李鸿章与德国首相俾斯麦、美国总统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李鸿章“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马关条约谈判期间,伊藤博文对李鸿章极尽揶揄之能事,然而也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干得比我强;如果我是你,在中国不一定干得比你好。
特征一:知大势,识大体,治理内政的能人,连著名的伊藤博文都认同。
日本人评价李鸿章,“如同日本幕末维新的英杰人物,在近代国家变革的阵痛中,一身痛感苦恼之人。他波折万丈的人生,犹如近代中国的动荡起伏。李鸿章保持了 25 年最高实力的地位,是他支撑了大清帝国苟延残喘。诸外国对李鸿章的信赖远远超过紫禁城的皇帝,如果没有这样的有能之士,大清国早已被列强蚕食殆尽。”

特征二:几乎独力支撑庞大的中华帝国,能力得到国际信赖。
欧美人赞扬李鸿章,“不仅是东方大陆孕育的最伟大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亦是前世纪中世界最为独特的英杰人物。论其文,他学识广博见闻丰富;研其军,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有所作为;究其政,他为这个最古老、人口最繁盛的国家民众尽心竭力;作为外交家,他高瞻远瞩手段老辣,是国际外交中佼佼者。”
特征三:才华横溢,军事战略上有所作为,政治治理能力优异,外交手腕玩得转。
“清国和日本的战争实际上是李鸿章和日本的战争。李鸿章失败的大手笔非但没有伤及他的仕途,反而展示了他个人的才能和魅力,李鸿章是近代清国代表文明智慧的伟人。”
特征四:有强大的个人魅力,代表中国的文明与智慧。
美国总统格兰特称李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与当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国总理甘必大,德国宰相俾斯麦齐名。布兰德(曾亲自采访过李鸿章的《泰晤士报》记者)眼中,李鸿章则被当时的西方人称为“东方的俾斯麦”

1896年,美国《纽约时报》认为美国民众对李访美反响热烈是因为“都想一睹清国总理大臣的风采,因为此人统治的人口比全欧洲君主们所辖子民的总和还多”国宾礼遇“不仅表明了他个人的崇高尊严,同时也表明了大清帝国的伟大。
特征五:代表当时世界大国之一,在世界上也是举足轻重。
1896年,李鸿章访俄,俄罗斯帝国财政大臣谢尔盖·维特评论对李鸿章的印象时说:“我认为李是一个卓越的人物,当然他是中国人,没受过一点欧洲教育,但受过高深的中国教育,而主要的是他有一副出色的健全的头脑,善于清晰地思考。正因为如此,他在中国历史上,在治理中国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这就不足为奇了。当时治理中华帝国的实际上就是李鸿章。”
特征六:才思敏捷的聪明人,治理国家的能手。
1913年,李鸿章的美国朋友、前国务卿、曾在马关议和时担任中方顾问的科士达(John W. Foster)出版了《李鸿章传》,他说:“李鸿章不仅是中国当代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性质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纪中最独特的人物。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服务;以从政30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繁盛的国家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位外交官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佚名
2024-06-04 10:04:4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