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中国古代的名**一共有多少人,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

1.伏羲氏,
一作宓羲、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相传为中国****鼻祖之一,《易传·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帝王世纪》称:“伏义尝百**而制九针”,我国**界千余年来尊奉为****学、**学之始祖。2.神农氏,
一说神农氏即炎帝。中国传说中农业和****的发明者,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淮南子·修务训》:“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识水泉之甘苦,…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方兴焉”。《帝王世纪》称:“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宣**疗疾,救夭伤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3.黄帝
传说中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祖先,姓姬,一姓公孙,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所处时代为原始社会末期,为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传说他的发明刨造很多,如:养蚕、舟车、兵器、引箭、文字、衣服、音律、算术等,我国古文献也多有黄帝创造发明****之记载。《帝王世纪》说:“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疗疾,今经方、本草.
4.岐伯
中国传说时期最富有声望的**学家。《帝王世纪》:“(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宋代**学校勘学家,林亿等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表》中强调:“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
5.伯高
传说上古之经脉学**家,黄帝臣。晋代史学家、**学家皇甫谧撰《黄帝**甲乙经》,曾指出:“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侯,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之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其论至妙”。可知伯高之为**是以**之理论、临床和熨法等外治为特长,同时,对脉理亦多有论述。6.雷公
传说上古**家,黄帝臣、擅长于教授**学之道,望色诊断与****术等。“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剔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在关于**论述上与黄帝讨论了“凡刺之理”,以及望面色而诊断疾病的理论。7.少师
传说上古时**家,黄帝臣,以擅长人体体质之论而闻名流传于世。少师回答黄帝关于人有阴阳等问题时指出:“天地之间,**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少师对五种人的体质、性格、行为特点等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叙述,少师之论点近世为朝鲜**学家发展为“四象**学”。8.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年)。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绰号的由来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因为**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悦
9.淳于意
(公元前205?前150年),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因曾任齐国的太仓长(一说太仓令),人称仓公。年轻时喜钻研**术,拜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籍和治病经验。公孙光又将仓公推荐给临淄的公乘阳庆。当时公乘阳庆已年过六十,收下淳于意为徒,将自己珍藏的黄帝、扁鹊脉书、根据五色诊断疾病、判断病人预后的方法传授给他
10.张仲景
(约150~219年),名机,东汉末年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一说涅阳故城在今南阳市与邓县之间的稂东镇,地属邓县)人。(按《水经注》:“涅阳,汉初置县,属南阳郡,因在涅水(今赵诃)之阳,故名。11.华佗
(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学和养生保健术。他行**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12.王叔和
名熙,汉未至西晋期间高平人,其籍贯一说山东巨野,一说山西高平,后魏高湛《养生方》称王氏“专好经方,洞识养生之道”,唐·甘伯宗《名**录》谓其“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摄养之道,深晓疗病之说”.
13.郭玉
(公元1~2世纪),东汉广汉郡(今四川新都县,一说广汉县)人,是汉和帝时最负盛名的**学家。郭玉的师祖是一位隐士**学家,即四川涪水附近以钓鱼为生的一老翁,世人不知其姓名,所以称为“涪翁”。史志记载:“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涪,以渔钓老,工**,亡姓氏。14.雷 学文
南朝宋时**学家。曾著《炮炙论》三卷,记载**物的炮、炙、炒、煅、曝、露等十七种制**法。原书已佚,其内容为历代本草所收录,得以保存,其中有些制**法,至今仍被采用。15.曹元方
隋代**学家。曾任太**博士,隋大业六年(610)主持 编撰《诸病源候论》。其书列述各类病症,为研究古代**学的重要资料。16.葛洪,
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三六三年)。晚年,他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采**,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17.陶弘景,
字通明,自号隐居先生或华阳隐居,卒后溢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一带)人。陶氏生活于南朝,历经宋、齐、梁三朝,是当时一个有相当影响的人物,博物学家,对本草学贡献尤大。18.全元起
(生卒年不详)为南朝时齐梁间人,史籍育作金元越或金元起的,并为讹字,据《南史·王僧儒传》称,全元起在注《黄帝内经·素问》之前,曾就砭石一事造访王僧儒。他的《注黄帝素问》,为我国最早对《素问》之注解。该书虽佚,但宋林亿等在校正《黄帝内经》时,尚得见其书,并引录其《内经·素问》篇名次序。19.徐之才
是南北朝时期一代各**,出身世**家庭,其先祖为徐熙,南朝丹阳人,人称“东海徐氏”。熙之子徐秋天,秋夫子徐道度及徐叔响,皆以**著名。徐道度之子徐文伯,及同族徐謇,亦皆以**名。20.孙思邈
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约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五八一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六八二年),活了一百零二岁(有的考证活了一百四十一岁)。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尊称为“**王”。21.张宝藏,
字澹,唐栎阳(今陕西临潼)人,约生活于公元六世纪。唐贞观年间(627~649),宝藏年已七十,任金吾长,时太京李世民患气痢,诸**屡治无效,于是下诏征**方,宝藏曾患此疾,服乳煎毕拨方而愈,他具疏此方以。太宗服**后,痢即全愈。宝藏因此授三品文官为鸿胪卿,是我国**学史上官爵最高者。22.张文仲,
约生于唐•武德三年,(620),卒于唐•圣历三年(700年)。唐御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武则天光宅元年(684)为侍御**、后至尚**奉御。文仲通**理,尤功风与气之研究。23.韦讯,道号慈藏,约生于唐贞观十八年(644),卒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唐京兆府(今陕西关中)人,曾为道士,精**术,则天时(684~**0)为侍御**,与当时名**张文仲、李虔纵齐名,曾奉诏与张文仲为苏良嗣诊疾。24.王惟一,
或名惟德,约生活于987~1067年间,里贯无可考。曾任翰林**官、殿中省尚**奉御等职,并在太**局教授**学,王惟一精于**,《宋史·艺文志》载有王氏《明堂经》3卷,惜未传世,天圣四年(1026),宋**再次征集、校订**书,王惟一奉诏竭心,考订**著作。25.林亿,
生卒年不详。里贯失考,官朝散大夫,光禄卿直秘阁,精于**术,嘉佑二年(1057)宋**设立校正**书局,林亿为主要校正者之一,他先与掌禹锡,苏颂等校定《嘉佑补注神农本草》20卷,熙宁年间(1068~1077)又与高保衡、孙奇、孙兆等人共同校定和刊印《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玉函经》、《**甲乙经》、《诸病源候论>
26.唐慎微,
约生活于11~12世纪间,字审元。原籍蜀州晋阳(今四川崇庆),出身于世**家庭,对经方深有研究,知名一时。元佑年间(1086~1094)应蜀帅李端伯之招,至成都行**,居于华阳(当时成都府东南郊),遂为华阳人。唐氏虽语言朴讷,容貌不扬,但睿智明敏,**术精湛,**德高尚。患者不分贵贱,有召必往,风雨无阻。27.王冰,
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约生于唐景云元年(710),卒于贞元二十年(805),里居籍贯不详,唐宝应中(762~763)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王氏少时笃好易老之学,讲求摄生,究心于**学,尤嗜《黄帝内经》,曾“于先生郭于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28.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及**学家。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卒于会昌二年(842)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因担任过太子宾客,故称为刘宾客。禹锡自幼体弱多病,经常廷**服**。对****颇有研究。三十年持之以恒,遂成良**。治病用**,讲求实效,不固守古法.
29.朱肱
(约11世纪至12世纪间),字翼中,号无求子,晚号大隐翁,因曾官奉议郎,人称朱奉议。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佑三年(1088)进士,但无意为官,退而酿酒著书,其间对《伤寒论》深有研究,值朝廷重视**学,遍求精于**术之人,朱肱遂被征为**学博士.
30.昝殷,
唐代蜀地成都(今四川成都)人,约主于唐贞元十三年(797),卒于大中十三年(859),昝氏精**理,擅长产科,通晓**物学,唐大中年间(847~852),他将前人有关经、带、胎、产及产后诸症的经验效方及自己临症验方共378首,编成《经效产宝》一书,共三卷。31.苏颂
苏颂(1020~1101),字子容。原籍为泉州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因同安旧属南安县,故有称其为南安人。苏颂之父苏绅是仁宗朝有名的文字侍臣。曾为官润州丹阳(今属江苏),死于任上,苏颂因随父徒居丹阳,故亦自称丹阳人。苏颂幼承家教,勤于攻读,深通经史百家,学识渊博,举凡图纬、阴阳、五行、星历、山经、本草都有研究
32.李珣,
字德润,五代时前蜀梓州(今四川三台)人,生活于九、十世纪。李珣祖藉波斯,其先祖隋时来华,唐初隋国姓改姓李,安史之乱时入蜀定居梓州,人称蜀中土生波斯。李珣兄妹可考者三人,珣为长兄。其妹李舜弦为蜀主王衍昭仪。其弟李玹,字延仪,人称李四郎,喜游历,好摄生,尤以炼制丹**为趣.
33.钱乙,
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人。我国**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34.沈括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属浙江)人,曾举进士,历仕三司使、军器监及司天监等职。政治上支持王安石变法革新,积极参预制订新法、整顿盐政、兴修水利、抑制兼并及发展生产,又参预军制改革,率兵击败西夏进犯。后因徐禧失陷永乐城,牵连坐贬。精研科技及****学,曾编撰《梦溪笔谈》、《修城法式条约》
35.许叔微
(1079~1154),字知可,宋代真州(今江苏仪征县)人,幼年家贫,11岁时其父母于百日内相继病逝,绍兴三年(1133)考中进士。以曾任集贤院学士,故又被称为许学士。许氏对《伤寒论》研究颇深,著有《伤寒百证歇》、《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等书。许氏对杂病辨证亦有独到之处.
36.成无己
(1066?1156?据张孝忠《注解伤寒论·跋》称,成氏1156年已90余岁尚健在,可知其生于1066~1156年间。聊摄(今山东与聊城县、茌平县一带)人,靖康后聊摄入金,遂为金人。出身于世**家庭,生平事迹欠详。撰有《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行世。成氏《注解伤寒论》的刊行,使仲景《伤寒论》原文变得通俗易懂.
37.汪机
(1463~1539),字省之,号石山居士。安徽祁门人。幼习举子业,屡试不第。因母病究心**学,遂弃儒学**。父汪渭,字公望,当地名**,著述甚多,有《**学原理》13卷(1519),《读素问钞》3卷、补遗1卷(1519),《运气易览)(1519)、《伤寒选录》8卷、《补订脉诀刊误》2卷(1523)、《外科理例》8卷(1513)、《痘疹理辨》2卷.
38.薛己
(1487~1559),字新甫,号立斋。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父薛铠,字良武,府学诸生,弘治中以明**征为太**院**士,以子已故赠院使。治疾多奇中,以儿科及外科见长。薛氏得家传,原为疡**,后以内科擅名。1506年,薛已补为太**院院士;1511年,经外差初考考满,升任吏目;1514年,升御**;1519年,任南京太**院院判.
39.万全
(1495~1580),又名全仁,字事,号密斋。湖北罗田人。祖籍豫窜(今江西南昌市)。祖父杏城,以幼科...
佚名
2024-06-18 02:39:2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8 13:13:37

    中国古代朝代根据什么取国号的?

    中国各朝代名称的来历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

  • 佚名
    2024-06-18 07:54:51

    共有多少个人的名字叫代浩杰

    一代豪杰还是浩劫啊,不是个好名字,最多有一个人。

  • 佚名
    2024-06-18 10:51:59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建立者名字!

    1/ 夏:   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2...

  • 佚名
    2024-06-18 14:46:44

    中国古代历史上一共有多少位公主?

    无法计数很多公主都没有记载的,或者因为战乱等原因史册丢失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中国古代各朝皇宫,都叫什么名字……

    秦朝 咸阳宫冀阙宫,修建于秦孝公时,是秦咸阳宫的正殿,秦昭王时修建了章台宫、兰池宫、梁山宫、甘泉宫,渭河以南在秦始皇时期修建了朝宫,前殿是阿房宫,未完成。唐朝...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中国古代所有朝代铜钱名称的一览表是什么?

    先秦-秦 名称形制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贝币天然贝 10元 使用海贝打磨穿孔加工而成,始产一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曾亦行使货币之功能;铜贝--始铸于殷商晚期,下...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中国有多少人名字叫代丽鸿

    林梓妍 林玥社 林咏平 林明霞 林兰含 林明琳 林泽沁 林君木 林维仰 林婷平 林玲丽 林晓基 林红萱 林薪骞 林淇英 林才博 林青英 林钰蕊 林芳柘 林珂瑜 ...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中国封建社会共有多少个朝代?

    封建从秦朝开始,至清朝末年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中国古代的朝代名是根据什么定的 例如清朝为什么叫清朝

    代有以自己的姓氏,但很少。如南朝的陈朝,陈霸先所建立。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名不正言不顺,每个朝代的号都是经过慎重考虑而选择的,都有他们自己的道理中国十八朝代...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中国古代有多少小国?

    古鱼国应该是古庾巅国,周武王姑父南宫适管理,也就是西周直隶诸侯国,粮油官庾巅的封国庾巅国(于滇国)史书上有着关于“于滇国”的文字记载,新疆的“于田县”应该是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