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我弱弱的问一句 邵和卲有什么区别吗 是同一个字繁体还是两个字 有姓邵的我知道 那么有姓卲的吗 = =

不是一个姓氏。

邵姓,周朝大臣召康公因食邑于召,被称为召公或召伯,姓姬名奭。
《氏族博考》:“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
《古今姓氏书辨证》:“召公后裔孙穆公虎至简公盈,皆袭爵士,为王卿士”。
邵雍:宋朝思想家。
邵向荣,邵晋涵的祖父,康熙时壬辰进士。
邵晋涵:清朝历史学家。乾隆36年二甲第三十名进士。乾隆时开四库馆,受诏征入馆纂修,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乾隆56年,擢左中允。累官至侍读学士。
邵友濂:清朝外交家。
邵逸夫:中国企业家,电影制作者,因家中排行第六,有“六叔”之称。
《古今姓氏书辨证》说,“召公后裔孙穆公虎至简公盈,皆袭爵士,为王卿士”,即召公奭的后代有一支世袭召公(爵位,京畿内封国召国国君),一直是周朝掌管国家政事的官。西周末周厉王暴虐无道,国人意见纷纷,召穆公虎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水”的道理劝谏,历王不听。公元前841年,国人起义,周厉王逃跑,召穆公虎把太子静藏匿在自己的家,遭到国人围攻,他以自己的儿子替太子死。厉王死后,他又拥立太子静继位,即周宣王。据《通志·氏族略》载,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召公别受采邑于王屋。王屋今属河南济源市邵源乡,位于王屋山西南麓,西恒山西坦曲县63公里,东距济源市42公里,故《辞海》注为“在今山西垣曲东”。召公的后代散居于今陕西、河南的许多地方,春秋时期,他们以采邑为姓氏,就是召氏;至战国时期,住在今河南的汝南、安阳一带的召氏,因避事在召字旁加“邑”,改为邵氏。邵、召古时通用,史书上一般汉朝以前的多用召,而三国以后多用邵。此即《氏族博考》所云:“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

卲,也是姓氏。
河南黄县就有姓马姓,陈姓与卲姓,周姓与单姓,都是异姓同宗。
《说文》:高也。从卪,召声。年高德卲。从邑,误。
《小尔雅》:劭,美也。又高也。
《扬子·法言》:种蠡不彊谏而山栖,贤不足卲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高也。广雅释诂同。法言曰。公仪子,董仲舒之才之卲也。又曰。贤皆不足卲也。从卪。召声。寔照切。二部。
《孔丛子·居卫》:“由是言之, 伋 徒患德之不劭美也,不病毛鬓之不茂也。”
佚名
2024-06-01 16:58:3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