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有一个关于曹操的故事,他考验曹丕和曹植的故事。。

曹操想要试试曹丕和曹植的才华。一天,命令他们各出邺城的城门,却私下里让人吩咐看守大门的士兵,不准他们放行。

曹丕先到,看大门的士兵阻拦他出去,曹丕只得退走。曹植听说后,向杨修请教,杨修说:“你奉王命出城,如果有阻拦的,就把他们斩首就行。”

曹植听信了他的话,等到了城门,士兵阻拦住他,曹植大声叱骂他说:“我奉王命出门,看谁敢阻挡!”随即就斩了拦他的士兵。

于是曹操认为曹植有才能,后来有人告诉曹操说:“这是杨修教他这么干的。”曹操大怒,因此也不再喜欢曹植了。

原文: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

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选自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

内容梗概:徐晃与赵云黄忠交兵战败,欲杀王平,结果王平反了。徐晃报告曹操,曹操遂领兵与诸葛亮对阵,然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此处引出杨修,说曹操夜令鸡肋的意思是撤兵,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被曹操以乱军心的名义杀了。后来曹操兵败才想起杨修的话,下令厚葬杨修,班师回朝。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佚名
2024-06-07 02:05:3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