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学佛该如何发愿?

摘自《圆觉经略说》-弥勒菩萨章 (南怀瑾)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什么叫作“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呢?有一个原则要把握住,我们的自性是本来圆满清净的,叫作大圆觉,但是,现在却在迷糊中,如何找到原来的大圆满,大清净觉性?如何起修?“起增上心”就是希望求得觉悟,那么,第一步要怎么走呢?如何起步呢?--“当发清净大愿”,学佛的第一步就是发愿。发愿就是一般所讲的立志,立定志向、目标。“愿”就唯识学来讲,也是欲,但是,也有所不同。所以,改个名称叫“愿”。为了自我满足,自私自利叫欲。牺牲自我,超越自我,为了利他,发起无缘之慈、同体之悲名愿,此谓清净大愿、大悲大愿,或者大行大愿。总而言之,菩萨道有四个方向、目标--慈、悲、喜、舍,这是四大行愿,一切的修行都要朝这个大方向去做。换句话说,学佛的人做人做事,离不开这四个字的内涵、标准、原则。到了最后,连“慈悲喜舍”也要舍掉,达到大圆满清净觉性的境地。 发愿是学佛的第一步,释迦牟尼佛在这里教我们如何发愿。这一段等于是大乘菩萨的发愿文。我们做任何一件佛事,如拜佛、打坐,都先要发愿,看你的目标是求什么,一般人拜佛求什么呢?求菩萨保佑,保佑你一家大小平安不要生病,做生意发大财,都是在求利,都是自私的功利主义思想。菩萨很难做口+育!人家磕一个头很简单,脖子弯一弯,你就要保佑他这样那样,保佑不到,便说这个菩萨不灵。当菩萨很可怜的!你看看人的心理,磕个头,要求那么多!做了一件善事,就要求善报,何况磕个头算不了什么善事。真正学佛发愿不是这样,释迦牟尼佛在这里说,“愿我今者住佛圆觉”,希望我求取佛道,例如在念佛、打坐、念咒、观想、参禅时,能够进入佛的清净圆满觉性之中。 同时,还要“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二乘”。学佛的须靠善知识指引,所以,学佛者都希望能够遇到真正有所成就、具备正知正见的明师。善知识不仅代表人,也代表经教,经典也是善知识。经典分为了义教与不了义教,了义教是彻底的佛法,是我们的善知识;不了义教是方便教育,仅作为参考之用,不能算是大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不要一开始走路,就走上外道,什么叫外道呢?心外求法就是外道。那么,什么是二乘呢?声闻与缘觉。 我们讲到这里,常常碰到出家或在家的朋友们,有很多的见解都属于外道而不自知。在我个人的观点看来,现在很少有真正的佛教,都掺和了许多外道知见,譬如以打坐来说,有人说子午卯酉的时辰不可以打坐,而另有人则说非在子午卯酉的时辰打坐不可。子午卯酉的时辰能不能打坐这是道家的观念,而且这还不是正统道家的观念。真正的佛法是破除了时空的观念,哪里受子午卯酉的限制?又如看风水选日子都是同样的道理,真正一个学佛的人,应该是时时大吉,方方大利,万法唯心嘛! 讲到外道,我劝各位不要随便骂人家外道,你懂不懂这些外道?不懂,随便说人家是外道,这是仇恨心理,看别人不起,如此则违反学佛的道理,学佛的人应该尊重任何人。 佛要我们发愿,希望学佛时不要碰到外道,以及声闻、缘觉二乘。在我们一般的观念里,声闻与缘觉总不是外道吧!声闻与缘觉是罗汉境界,怎么是外道呢?不!你翻开“楞严经”看,佛在最后讲五十种阴魔,还在骂声闻与缘觉属于外道。为什么呢?他们还在“心外求法”,欢换句话说,还没有彻底明心见性,虽然到了罗汉境界,只明白了一半,还未圆满。依“圆觉经”来讲,还没有达到大圆觉境界。在禅宗而言,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传禅宗,他讲到“人天小果,有漏之因”,没有证得菩提以前,所以的修持包括持戒、修定、修慧,都属于“人天小果,有漏之因”,都属于外道知见。 以上是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的第一段发愿文。接下来是第二段发愿文。 “依愿修行,渐断诸障。”希望碰到具有正知正见的善知识,了解真正的佛法,由此慢慢修行,切断了各种障碍。有哪些障碍呢?归纳起来有事障与理障。事障,后世加上一个学名叫作烦恼障,什么叫烦恼障?例如我们打坐,心里杂念纷飞,静不下来,或是腿痛发胀,这些是烦恼障,也是事障。理障呢?知见不明,智慧不开,不能明心见性。这些障碍无法马上排除,必须渐渐断除。愿力越坚固,则越容易得到佛菩萨的加庇。很多人在佛菩萨或某某上师前面磕个头,菩萨啊!你加庇我!好像只要磕个头,什么事情都不要管了,菩萨会帮忙我,这是什么心理?依赖心。所以,我常常对年轻人说:你不要来学佛啊!先去学做人,人都做不好,如何学佛呢?对不对?例如这种求加庇、求加持的依赖心理,如何能学佛呢?所谓加庇是你自己本身先健全起来,然后加上庇护,互相感应。自己不努力,自己不用功,佛菩萨想加都加不进去,想庇都庇不上去。 所谓加庇的道理,就是我们自己中国文化本有的观念。古德云:“自助天助,自助人助。”你要想得到别人帮助,自己先要站得起来。如同跌倒了,躺在地上叫说:“你们来加庇我啊!我站不起来呀!你们抱我到家里,抱到床上,还要喂我吃饭啊!你们要加庇我啊!”你们说这像话吗?只要你们依教修行,努力用功,自然会得到佛菩萨的加庇,你真有愿力,自然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庇。我经常碰到学佛的人来说:老师啊!见了你回去以后,境界好得很,老师你加庇我。我说:别胡扯了,那是你自己用功。还有更妙的,有位同学告诉我说:在美国有一个人完全得到我的加庇,才有如此成就。其实,我连他是谁,名字都忘了,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我的手哪有那么长伸到太平洋那边去加庇他?一切都是他自己的努力。 又如基督教的圣经提到一些麻疯病人看见耶酥,赶紧求耶酥救我啊!这些病人摸了耶酥的衣袍,病一下子就好了,跑下来感谢耶酥。耶酥说:不要感谢我,感谢你自己。对呀!为什么感谢自己呢?信则得救。耶酥此话很高明,一点都没有错。可惜圣经因为翻译的关系,很多话、很多意思都走了样,表达得不理想,假如耶酥再复活看到这样的圣经,一定伤心透了。 “障尽愿满”,请注意这四个字。你说我也做好事,也信佛,也皈依,也吃素......等等,好像都没有效果,业障还是那么重。抱歉!这些都毫不相干。事障与理障总归叫业障,业障包括善业、恶业、不善不恶业。造善业则有福报,造恶业则有罪报,不善不恶则有无记报。什么是无记报?就是莫名其妙的事,例如走在街上莫名其妙地被车子撞着了,都是无记报。因为业障深重,修行不能上路,所以所求不能满愿。 若能“障尽愿满”,便自然解脱,自然自性清净,自然“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见到自性大圆满的境界,觉性清明,“证大圆满妙庄严域”。
佚名
2024-06-16 17:51:4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6 05:49:49
  • 佚名
    2024-06-16 09:04:09

    理发店,该如何管理

    理发店管理规定 为了方便生活,本着服务第一、经营第二的服务宗旨,切实抓好理发店卫生、经营、管理等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1、必须严格执行学校后勤管理规范,应遵守作...

  • 佚名
    2024-06-16 03:17:24

    五台山五爷庙如何许愿还愿

    我不清楚您说的庙如何许愿还愿,但是可以跟您讲一下许愿还愿的事情,供您参考。许愿还愿的时候记得报您自己的名字哦。我Xxx。许愿你要按你自己能做到为前提。· ...

  • 佚名
    2024-06-16 07:40:17

    在家里的佛堂如何上香该念什么佛语

    可以念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遍) 或者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直念)

  • 佚名
    2024-06-16 13:46:44

    Android 驱动开发应该如何快速入门和学习成长?

    驱动都是使用C写的,所以你想搞底层驱动开发,你要有一定的C基矗对于开发驱动来说,Windows系统是非常不适合的,特别是Android本身就是Linux内核,所...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佛教佛法 海涛法师:运气不好应该如何补运

    运气不好应该如何补运呢?问:他的孩子今年运气很坏,有人说要补运,要怎么补?海涛法师开示:各位,补运是世间的讲法,不能说毫无道理,但要怎么补?对众生好,那就是补运...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开家佛珠店应该如何选位置

    首先你要了解当地文玩市场地址,要了解当地文玩爱好者的集中地域,开店就是要做生意的,所以你所卖的产品决定了你的店开在什么位置,我个人觉得,一定要跟其他文玩商扎堆,...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团队愿景如何创立?

    简单的说,团队愿景就是你的愿望或最想达到的目标。企业愿景:体现了企业家的立场和信仰,是企业最高管理者头脑中的一种概念,是这些最高管理者对企业未来的设想。是对“我...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如何知道哪些学校有征集志愿

    这个不用着急,到征集志愿的时候,你所在地学校会通知你的,到时后他们会有一张表,上面有哪些学校那些专业都一目了然的。唉!想当年我们也是像你们一样的,祝你们这些学弟...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应该如何发起众筹?

    众筹也是分类型和种类的,如果是一些项目需要启动资金的,但是又没钱,可以去京东、淘宝、苏宁好像也可以发起众筹如果是大病类型的,现在除了国内几家大的平台,诺言筹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