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史姓的来源?_史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

史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五。
寻根溯源
1、据《路史》所载,仓颉为黄帝时史官,其后人便以官为氏。
2、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西周初年有太史(古代负责记录太子言行和重要史事、管理中典籍的史官)史佚,其后人有以官为氏者。
3、隋唐时,西域康国支庶有史国,为“昭武诸国”之一,史国有入居中原者,遂以国名为氏。
4、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唐代有突厥族阿史那氏,改姓史。
5、少数民族史姓。土族史卜氏,汉姓为史。另满、蒙、白等族均有史姓。
得姓始祖
仓颉。相传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人称史皇氏。他生有四只眼,善于观察,见人们用结绳记事相当繁琐,便发明了文字,在其创制出文字的当夜,鬼神都为之哭泣。因仓颉造字有功,其后代便以其官职为氏,称史姓,仓颉自然成为史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传说仓颉为陕西陈仓人,一说河南人,故此二地可能为史姓最早发祥地。东周列国时,各国均有史官,以官为氏者众多。如晋有太史史墨、史苏,卫有史朝,秦有史颗均属此种情况。西汉时,史姓有外戚发展成名门望族,从鲁国史恭的妹妹史良娣(汉武帝卫太子妃妾)开始,直至史恭之子史高,史高次子史丹,世代为当朝要官。另此期,南方广西、广东已有史姓。东汉时,又有史姓入居四川,汉至魏晋南北朝时,形成了史姓历史上六大郡望,其四为史丹之后,西晋永嘉之乱时,史丹后人史苞避乱至河西建康(今甘肃高台县),后发展成建康望族;史丹重孙崇,东汉封溧阳县(今属江苏)侯,遂举家从陕西长安县徙溧阳,后发展成宣城望族;史丹后人史节为唐礼部侍郎,迁高密(今属山东,后发展成高密望族;史丹孙史王广,居长安,后发展成为京兆望族。另有陈留郡,系东汉京兆尹,陈留考城(今属河南)人史敞一族所在;河南郡,系东汉河南人史晨一族所在。隋唐时期,有西域史国人入居中原,以史为氏。又有突厥阿史那氏改姓史。这两股新鲜血液的注入,壮大了史姓家族,加速了史姓繁衍。宋元时,北方战事频繁,史姓携家大举南迁,明代史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分迁于河南、山东、陕西、安徽、湖北各地。清代以后,史姓有迁往海外、侨居新加坡等国家者。今日史姓尤以湖南、山东多此姓,两省史姓约占全国汉族史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九。
郡望堂号
史姓郡望主要有六个:
1、建康郡,治所在今甘肃高台西南;
2、宣城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3、高密郡,西汉治所在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南),西晋移治桑犊城(今山东潍坊市东);
4、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5、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城;
6、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堂号:
“怀溧”、“忠烈”、“忠定”、“金朝”等。
宗族特征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指引前行的明镜,史姓族人多以此铭为鉴。
2、史姓族人多功成名就,千古流芳。如汉有名臣史丹,宋有词人史达祖,明有民族英雄史可法,清有文学家史震林等,举不胜举。
3、史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明代孙士壁编史姓字行为:“缵述多俊奇,丕泽承嘉顺,京昌众深衍,后代存兴贤。”又史良书新续《史氏宗谱》,内载浙江余姚史姓后嗣辈份派语二十字:“道翁叔字景,甫叟可均国,世贵端良彦,德及忠厚嗣。”
名人精粹
史籀:周宣王时书法家,据传籀文(即大篆)为其所创,曾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唯物主义思想。史墨:春秋时晋国大夫,长于天文,熟悉各诸侯国内政。其认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史晨:春秋时鲁相,曾为祀孔而以隶书作碑,立于孔庙,史称“史晨碑”。此碑所书端正谨严,为后世书法研习之宗。史鱼酋:又名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其一贯正直,临终时还不忘劝卫灵公进贤去佞,时谓“尸谏”。其秉笔直书,堪称史家楷模。史丹:鲁人,汉代都尉侍中,时元帝想废立太子,丹竭力劝谏,后太子即位,封关内侯。史万岁:杜陵(今陕西西安)人,隋代名将。勇武有谋,善骑射,屡立战功,敌闻名而丧胆。史大柰:唐代楼烦(今属山西)人,系突厥族。隋时任金紫光禄大夫,李渊起兵时,率众归从,战功赫赫,贞观初,迁右武卫大将军,封窦国公。史思明:宁夷州突厥族人,唐代叛将。初随安禄山叛乱,后在范阳称大燕皇帝。其子史朝义于公元七六一年杀父夺位,后兵败自缢。史弘肇:河南郑州人,五代后周名将,以武功显名。史弥远:明州鄞(今浙江鄞县)人,南宋历任太师、右丞相,位重权极。其侄史嵩之继右丞相一职,亦专断朝政。史达祖:汴(今河南开封)人,南宋词人,其词以咏物见长,今存其作《梅溪词》。史天泽:永清(今属河北)人,元代名将。官任将相五十年,上不疑,下无怨,可与郭子仪、曹彬相比。史孟麟:江苏宜兴人,明朝理学家。其主张以理学为“国本”,以名节相砥砺,同时授学于东林书院,名望极高。史际:江苏溧阳人,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官至春坊,后弃官回乡,置义庄义塾,修明伦堂,招募勇士,抗击倭寇,乡人多敬重。史可法:河南祥符(今开封)人,明末抗清义士。清军南下,其坚守扬州,被清军俘获,英勇就义。有《史忠正公集》遗世。史震林:江苏金坛人,清乾隆进士,著名文学家,官淮安教谕。著《西青散记》、《华阳散稿》等。史翁:清代诗画家。时称其诗、书、画为“三绝”,同时,善左笔书。
佚名
2024-06-07 14:43:5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7 05:21:28

    荀姓的历史起源?

    荀姓的历史起源有四:1、起源于远古时期,是轩辕氏部落首领黄帝的后代。相传,黄帝有二十五子,分姓十二姓,荀就是十二姓之一。2、黄帝时,有个大臣叫荀始,是个手巧心灵...

  • 佚名
    2024-06-07 12:47:26

    焦姓氏的来源和历史

    神农氏后人在周朝封地为焦。焦伯:神农氏的后裔。焦氏的得姓早在周朝之时,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华夏古老姓氏之一,也是南夷的大姓之一。周朝初年,周武王大肆分...

  • 佚名
    2024-06-07 15:56:33

    颜姓的来源及姓颜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颜姓的来源颜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颜姓的始祖是颜回。颜姓的来源有三处,即曹姓,姬姓,还有他族改姓。颜姓的来源之一曹姓:陆终之后。据《陈留风俗传》、《元和姓纂》及《...

  • 佚名
    2024-06-07 20:16:16

    姓邹与周的历史来源

    发音近似但来源迥异的两个姓氏,说说主流吧,周氏来自周王室周赧王之后,而邹呢?来自殷商的诸侯国?“邹国”,如此说来,二者在政治上是对立的。

  • 佚名
    2024-06-07 00:08:25

    乌镇的历史来源

    乌镇古名乌墩、乌戍。乌墩之"墩",王雨舟在《二溪编》中说“乌镇古为乌墩,以其地脉坟起高于四旷也……”,解释得已够明白。但何以称“乌”呢?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越...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白姓历史名人 白姓的来源 历史上姓白的名人有哪些

    白展堂 成名技:葵花点穴手,中招之后身体无法行动白百何 成名技:白氏一阳指,一般男人中招,白色精华立刻狂泻不止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请问陶朱公的历史来源

    范蠡事越王句践,既苦身戮力,与句践深谋二十馀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句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尚姓的历史来源

    出自姜姓,是姜太公的后裔。姜太公名尚,字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了商王朝,被封于齐,是为齐太公。太公在周朝为太师,故又称太师尚父,简称为师尚父或尚父。他的后代子孙便...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濮阳的来源和历史

    濮阳位于中国河南省的东北部,黄河下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东、南部与山东省济宁市、菏泽市隔河相望,东北部与山东省聊城市、泰安市毗邻,北部与河北省 的邯郸市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