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关于百家姓中王字的故事。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

主要源流:

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

姬姓王有三个分支:

①源出东周毕公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

②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

③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

部分源流

1、源出子姓。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从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2、源出妫姓。

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汉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

3、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

4、出自少数民族改姓。

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少数民族的血液,少数民族用王姓的主要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时高丽人,鲜卑族人,隋唐时月氏人,唐朝时回纥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时女真人,北宋时西夏党项人,元朝时蒙古人,清朝时满洲人等。

这些少数民族王姓随着时间同化为汉族王姓。我国北方地区多王姓与北方民族改用汉姓时优先使用王姓有密切关系。

扩展资料:

《百家姓》虽称为”百家姓“,但并非只有一百个姓。《百家姓》文中的姓氏次序也不是按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根据渊源出处的不同或其特征,《百家姓》中所列姓氏可以分为16种。

第一种,以祖先的图腾崇拜物为姓氏。

有些是由图腾演变而来的,如:熊、马、牛、羊、龙、凤、山、水、花、叶等。

第二种,以祖先名字中的字为姓氏。

如年,是在春秋时,周灵王有子叫“王子年夫”,年夫的后人便以其名中的“年”字为姓氏。 类似的还包括牧、终、常、孔、廉、乐、皮、高等姓氏。

第三种,以封地名和国名为姓氏。

如宋,是出自子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 公元前十世纪周公平定了武康叛乱之后,微子启受封於宋国, 其子孙以原国名“宋“为氏。类似姓氏还有赵、吴、郑、陈、卫、蒋、沈、韩、秦、许、吕、戚、谢、邹、柏、章、苏、潘、葛、范、彭、鲁、韦、苗、任、柳等。

第四种,以职业或官职为姓氏。

如司徒,是上古时代官名,传说尧、舜时设立,一直延续到秦汉,任此官职的后代便以官职名称为姓。另外还包括司空、司马等也属于这种情况。

第五种,以山名、河名为姓氏。

如乔姓,出于有熊氏。黄帝死后,葬于桥山。黄帝的子孙中守陵的人就以陵山之名“桥”为姓氏,后人去木为“乔”。还有姜姓,出于神农氏,炎帝神农氏居住在姜水,其后代有人以河名为姓。

第六种,以住地的方位为姓氏。

如东郭,郭是指古代时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东郭,就是外城的东墙附近。齐桓公的后裔中有住在临淄城东外一带的,被称为东郭大夫,其后人便以东郭为姓。

第七种,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

如复姓呼延、慕容、宇文、尉迟、万俟等姓氏都属于这种情况。

第八种.以出生时的异象为姓氏。

如武姓,周乎王之子出生时掌纹呈篆文“武”,由此,周平王赐其姓为武。

第九种,以谥号为姓氏。

所谓“谥”为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穆姓、文姓等,齐威王之孙田文,号孟尝君。孟尝君避乱到魏国,死后进号文于,其后人以其谥号“文”为姓氏。

第十种,因避祸、避仇、避讳、避嫌所改的姓氏。

如桂姓、田姓等,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而改姓田。 

第十一种,帝王赐姓氏。

如金姓、刘姓、郑姓等。明代太监马三宝有功,被永乐帝赐姓为郑,马三宝因此改姓换名为“郑和”。

第十二种,以数量词、排行次序及天干地支为姓氏。

如万姓、丙姓等。

第十三种,少数民族文化上汉改姓氏。

如元姓。少数民族用汉姓的人物中,还有著名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李克用系沙陀族首领朱耶赤心之子,曾率沙陀闻助唐击败黄巢长安,任河东节度使,又进封为晋王。

第十四种,汉族人改为少数民族姓氏。

辽、夏、金、元时代,汉族人改换为少数民族姓的也很多。

第十五种,部分少数民族的姓氏。

满族有穆昆组织,是构成满族社会的基层血缘组织。穆昆由一个或数个家庭组成。同一个穆昆中,只有一个姓氏;同宗的几个穆昆,则冠以几个汉姓。

壮族经父系世袭,子女随父姓。女儿出像后,须加双姓,即夫姓在前、父姓在后。如:其夫姓莫,其父姓罗,她便称为“莫罗氏”。此称,与汉族旧习俗如张王氏、李扬氏等相同。

第十六种,容易读错的的姓氏。

汉字有多音字及古音有变等,作为姓容易读错。

万俟,音为Moqi(莫其),常有人误读为“万寿”。

区,音为ōu(欧)常有人读为“区”(qū)

黑,音为hè(贺), 常有人误读为“黑”(hēi)。

盖,音为gě(葛),常有人读为“盖”(gài)。

晟,本是光明之意,念shèng,但作为姓氏时念chéng。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姓

佚名
2024-06-10 03:17:2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0 11:24:04

    关于我名字的故事的作文 四百字左右,急!

    我叫许天凡,今年十二岁了,我已经是一名六年级学生了。今天我给大家讲述一下我名字的故事吧。别看我个子高高的,我可是一名早产儿。天生活跃的我在妈妈的肚子里耐不住寂寞...

  • 佚名
    2024-06-10 09:16:35

    王羲之游目帖关于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故事王羲之练字的故事王羲之的儿子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关于百家姓的传说和小故事以及历史背景

    去网上下载相关资料。。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百家姓中的“张”,有什么传说故事

    张姓的来源,可以推溯到远古传说时代。张姓源于濮阳,根据中国科学院提供的资料,汇编的《河南·大姓的故乡》地图显示:当前使用频率最高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源于河...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关于玉的故事

    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名贵宝玉和氏璧。秦昭王得知后也非常想得到它,竟宣称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赵国明白秦国的用意,美其名曰是换,实...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关于鸟的故事?

    关于寒号鸟的小学课文: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做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关于‘家’的来历的故事

    宝盖头代表房屋,一个家遮风挡雨的屏障 而当时人的生产水平落后,养了头猪(豕)就对整个家庭有了生活保障 所以两个和起来成了家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百家姓王的传说故事 要简洁

    王一、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关于羊的故事

    《歧路亡羊》:【故事】杨朱的邻居丢失了羊,于是带着他(邻居)的亲属,还请杨朱的僮仆一起追赶。杨朱说:“哈!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因为岔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