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天津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吗?基础好吗? 请判断一下。谢谢。

悠久,有一定基础

1598年,有个叫汪应蛟的天津海防巡抚,他是江西人,懂得地无水则碱,有水则润的道理,主张种水田,解决军饷。他沿着海河开荒,为了便于管理,把土地分成十个部分,叫“十字围”,所谓围,就是“濒海河,因桥建闸,周围筑埝,围内开渠,纵横灌注”,当时每亩收四五石,田利大兴。在围田开始十多年的时候,上海人徐光启到天津,置田二十顷作围田,引进良种,作南稻北种的实验,当然也作了其他的科学实验,传播农业科学知识,对天津农业作了杰出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农政全书》是根据在天津的实践经验写成的,他还有一部《北耕录》,是徐光启于1613年至1618年在天津屯垦时写就的,几百年来一直是手稿,在徐光启诞生400年时,上海文管会编辑在《徐光启手迹》中。
  天津是块宝地,宝地里长着很多好东西,但这也不是天上下雨地上就流的道理,是因为那些先贤的努力,使我们今天才有这样的成绩。记得起来的还有很多,比如至今在发挥作用的马场碱河,是李鸿章派人挖的,66公里的河,当时就可以灌溉六万亩地。但是现在,我们很少了解这些。我们应该作个天津农业历史博物馆,把先贤的事迹摆在那里,让后人知晓;为400年前就到天津研究农业的科学家徐光启,做个大的塑像,让游人瞻仰。这样,我们才敢说,数典不忘其祖。
佚名
2024-06-02 07:26:3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