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郑伯克段于鄢中“佗邑唯命”的“佗”到底读什么?与“他”是异体字的关系吗?

“佗邑唯命”的“佗”读作tuō。佗,是代词“他”字的异体字。

出处:先秦左丘明的《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白话译文: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那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许,恐怕对您有所不利。”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

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了互相兼并的战争,各国内部统治者之间争夺权势的斗争也加剧起来。为了争夺王位,骨肉至亲成为殊死仇敌。

隐公之年(公元前772年),郑国国君之弟公叔段,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庄公发现后,巧施心计,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愈加骄横,然后在鄢地打败了公叔段,使他“出奔”。

文章精彩之处在于对人物的刻画惟妙惟肖,形象生动。郑庄公老谋深算,城府极深。他对母亲和胞弟的阴谋,早已心知肚明,却一直按兵不动,摆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姿态,欲擒故纵,最后师出有名。

作为国君,他精明强干,运筹帷幄,对事情的发展洞若观火,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但作为兄长,他对胞弟的越轨行为,不及时加以教导和劝阻,却一味放纵,终于酿成母子决裂、手足相残的惨剧,他的阴险狠毒的丑恶面目,被暴露无遗,史官对此也深为不满。

庄公最后将母亲囚禁在城颍,“既而悔之”,在大臣颍考叔的设计安排下,母子两人在隧道中相见,关系恢复如初,庄公当时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他的另一个性格——虚伪,也被揭露出来。其他人物,也塑造得栩栩如生。

姜氏飞扬跋扈,任性妄为,助子为虐,最终尝到了自己酿成的苦果;段则愚蠢、贪婪,在母亲的纵容下,骄纵成性,狂妄自大。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人物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作者简介:

左丘明(约前502一前422),春秋末期史学家。左丘明曾任鲁国史官,孔子编订六经,左丘明为解析六经之一《春秋》而著《左传》,亦著《国语》。《左传》《国语》两书记录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被史学界推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文宗史圣” “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

佚名
2024-05-31 01:56:5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5-31 12:08:47

    《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主要人物是

    1、郑伯,即郑庄公。郑庄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姬姓,名寤生,郑武公之子,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郑国第三任国君,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在位...

  • 佚名
    2024-05-31 20:50:56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公叔段。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武姜疼爱共叔段,想立他...

  • 佚名
    2024-05-31 07:10:08

    关于《郑伯克段于鄢》

    1、通假字 ①寤生(寤=啎:逆,倒) ②佗邑是命(佗=他) ③谓之京城大叔(大=太:尊称) ④大都不过叁国之一(叁=三) ⑤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避) ⑥无庸,...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文言文翻译《郑伯克段于鄢》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公叔段。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武姜疼爱共叔段,想立他...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郑伯克段于鄢的名句是?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不至黄泉,毋相见也。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帮忙找出《郑伯克段于鄢》的特殊句式!!!

    省略句: 为之请制 亟请于武公判断句: 制,岩邑也宾语前置: 姜氏何厌之有状语后置: 亟请于武公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的人物形象

    庄公寤生”使姜氏受惊,由此厌之,表现了姜氏乖戾偏狭。 事败之后被逐出国都,置于城颖。但一但与庄公隧而见,便立即高唱"其乐也 "表现了的她的偏狭和愚昧可笑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帮忙找出《郑伯克段于鄢》的古今字,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隧而相见〕挖个地道,在那里见面。隧,隧道,这里用作动词,指挖隧道。古今字:〔阙〕同“掘”。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郑伯克段于鄢”是什么意思?

    “郑伯克段于鄢”的意思是庄公与共叔段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郑伯克段于鄢》中有哪些春秋笔法?

    郑伯克(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讽刺郑波不像个哥哥)段于鄢左丘明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