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厚积薄发,与薄积厚发的区别?

厚积薄发与薄积厚发主要有释义,用法以及使用语境上的区别。

一、成语释义

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喷薄而出。原指粮食要囤积充分,以备不时之需,每次取的时候要少取避免浪费。现在用于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而薄积厚发的意思是指经过短暂的学习后发挥自己最大的实力,主张做人做事不用太隐忍。

二、成语用法

厚积薄发和薄积厚发都是褒义词。但用法不同,前者主要用于形容默默积累后的爆发,后者则是主动学习后的展示,例句如下:

1、《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是作者长达二十多年对西南地区摇钱树资料搜集和钻研的厚积薄发之作。

2、宋朝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薄积厚发,定下宋朝三百年江山,成为读书少、智谋多的典范代表。这样的人才,自然远胜那些论理有千言、胸中无一策的沽名钓誉之徒。

三、使用语境

厚积薄发是一种隐忍,低调的人生态度,适用于夸赞他人,而薄积厚发则是一种乐观面对人生的自信,是个人的自知之明。

例句如下:

1、也许你找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工作,那么从这里出发,好好地沉淀自己,从这份工作中汲取到有价值的营养,厚积薄发。

2、而作为电子商务的主要形态b2c颠末十余年的开展,以其贸易形式多样性、相对低本钱和低信誉风险等优势,终于厚积薄发,百花齐放。

3、“薄积厚发”是坦荡的人生规则。知之为知之,可以教人;不知为不知,可以求学。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物尽其才,人尽其用。正是由于许多人的薄积厚发,我们才能得到他们的倾囊相授,社会才得以迅速进步; “薄积厚发”是积极的人生姿态。

扩展资料: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此题,出自苏轼关于读书作文的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笔者的理解,这里的“约取”,不单指少取,主要是指慎取、精取,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历观中外读书经验,如果说博览群书重要,那么慎取、精取则更重要。有些书,即使是佳作,也往往并非字字珠玑,句句真理,而是玉瑕共存,精粗混杂。因此,不能对其不加分析,兼收并蓄,必须认真思考,分清优劣,去粗取精,弃伪存真。越是博览,越须慎取精取。

否则,不加分析,盲目滥取,那就变成了“尽信书,不如无书”,轻则无益,重则有害了。真正有学识的人,是积累了知识精粹的人。古今学界有识之士,治学都很注重“博观而约取”。观而有选,取而有择,有的放矢,唯真是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厚积薄发

佚名
2024-06-07 05:14:4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