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汉武帝曾金屋藏娇,为何后来又废黜了这位她深爱的皇后?

其实在当时汉武帝说要金屋藏娇是有理由的,并不是出于对阿娇的深爱。这只是一场交易,而汉武帝不得不去赢得这场交易,才表现得非常的馆陶长公主的女儿陈阿娇的。其实长公主在一开始看上的阿娇夫君的最佳人选应该是汉景帝宠妃栗姬之子太子刘荣的。

但是其母亲不允许这件事情便草草作罢了到后来汉武帝的声母有心想要与馆陶长公主走的比较近也就是抱大腿。所以便同意了刘澈与阿娇的婚姻。并且长公主的态度是对于自己的这个侄子还是印象比较好的,所以便问问刘彻你喜欢你的媳妇吗。刘彻为了讨好自己的姑姑,便说我以后要造一个金屋子,把阿娇藏在里面,这也就是金屋藏娇的典故所在了。

正因为这句话讨的馆陶长公主的欢心,最终在馆陶公主的大力支持之下汉景帝最终废了太子刘荣江,刘策立为了皇太子,这也就将刘彻推向了他自己的帝王之路。但是在后来汉武帝成功登基之后,阿娇并没有为他诞下一个子嗣,要知道在皇家生孩子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有孩子就有地位,没有孩子就没有地位,这是非常致命的。并且在阿娇感觉自己受到冷落之后,便开始一哭二闹三上吊,企图引起刘彻的注意。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举动只会使刘彻更加的失望。最后走投无路的埃教只能寄希望于巫蛊之术,但是要知道在皇宫之中使用这种巫蛊之术是犯了大忌的。所以说汉武帝刘彻便有了机会将其打入冷宫。最终阿娇在冷宫之中孤独的死去。

佚名
2024-06-01 16:28:1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1 08:59:11

    汉景帝先给汉武帝取名“彘”,后来又改为“彻”,是为什么?

    “彘”就是猪的意思,古代的人给孩子取名字,一般都是取一个“贱”名,比如二狗,二蛋,铁蛋.之类的,贱名真实的寓意就是好养。汉景帝给汉武帝取名刘彘,用意也是如此。在...

  • 佚名
    2024-06-01 19:40:03

    汉景帝先给汉武帝取名“彘”,后来又改为“彻”,是为什么?

    汉景帝有14个儿子,这些儿子中有两个最出名,一个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一个是中山靖王刘胜。这个刘胜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耳熟?他就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刘皇叔经常念叨的老...

  • 佚名
    2024-06-01 11:11:52

    爱心觉罗弘历后一位皇帝是谁?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

  • 佚名
    2024-06-01 01:05:32

    汉朝皇帝的皇后都有

    好,我给你一个一个写出来,你要追加我20-30分,因为我不喜欢复制别人的答案。 1汉高祖刘邦吕皇后 2汉高祖刘邦曹夫人 3汉高祖刘邦戚夫人 4汉高祖刘邦薄 姬 ...

  • 佚名
    2024-06-01 09:35:38

    汉代皇帝皇后列表

    西汉:刘邦皇后,吕雉刘盈皇后,张嫣刘恭刘弘刘恒皇后,窦漪房刘启皇后,薄皇后、王皇后王娡 刘彻皇后,陈皇后陈阿娇、卫皇后卫子夫刘弗陵皇后,上官皇后刘贺刘询皇后,许...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为什么汉朝的皇帝叫帝,唐朝以后的皇帝叫宗

    1、活着时候只叫皇帝,2、死了 进入宗庙被供奉 这就有了庙号 比如高祖、世祖、高宗、肃宗等3、死了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汉宣帝的三位皇后都是谁

    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 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三位皇...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武则天退位后,是谁登基做皇帝?

    神龙元年,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等发动神龙革命,率羽林卫进宫诛杀二张,软禁武则天,迎中宗李显复位,还李...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西汉历代皇帝与皇后简介

    汉朝皇帝列表 大汉王朝BC206—公元220年西汉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第1任高帝刘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第2任惠帝刘盈BC1...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汉武帝死后的七庙是哪七位

    本指四亲(父、祖、曾祖、高祖)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后泛指帝王的宗庙。唐杨炯《盂兰盆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