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牛氏的宗族迁徙路线是怎样的?

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

  木有本而后生千枝万叶,水有源而后分东流西派。
  宋微子公元前十一世纪建国,经历厂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到公元前286年被齐、魏、楚吞并,建国时间长达近800年。其前期和中期,政权比较巩固,经济、军事势力比较强大,积极参与了大国之间的争霸活动,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牛姓产生后,随着宋国的强大,其子孙不断发展壮大,并不断向外迁徙。从那时到现在有2700余年,牛姓子孙已从发祥地宋国北渡黄河,南徙长江,纵横万里,散居九州,且辗转播迁,走向世界。
  [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牛姓在得姓以后,便以宋国故地为中心向四周发展。根据史料记载,至少在春秋时期,牛氏已有人离开宋国,到其它诸侯国做事和做官,如当时的晋国(今山西曲沃西北),有牛谈,为赵简子家臣,有勇力”。战国时,赵有贤士牛畜、将军牛翦;秦有大儒牛缺、豪族牛双;楚有牛臣巢等人。
  到了汉代,牛氏发展至甘肃省陇西一带(今甘肃临洮),名人辈出,有护羌校尉牛邯,主簿①牛祟等,牛邯、牛祟的子孙旺盛,在陇西很快形成望族。根据唐《元和姓纂》记载,商汤这一支以牛为氏的家族,过去是以陇西地区为繁衍中心的。
  从《唐书·世系表》、《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可以看出:牛崇世居陇西,牛邯始居陇西,后徙安定,再徙鹑觚(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三国牛金将军之子为避祸也逃至安定,这些牛姓子孙,繁衍到南北朝至隋唐时,大至可分为三支。一支为:牛兴(牛邯孙)、牛遵、牛元亮……至牛肃为岳州刺史,唐开元二十八年到怀州,曾祖、大父皆葬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二支为牛元定(牛金之子)……辽炽、辽允至牛弘为隋吏部尚书。三支为牛通、牛会、牛意至牛仙客为唐玄宗时宰相。可见到隋唐时,牛姓从陇西、安定的繁衍中心已播迁到首都长安及全国许多地方。

  ①主簿:古代官名,负责文书、印鉴等,中央、地方郡县都设有。
  唐宋至元末明初时期

  唐宋以来,由于经济发展,两个封建王朝都有较长时期稳定的政治局面,因此人口得到迅速发展。牛姓的分布地也就更广,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的许多地方都有牛姓子孙聚族而居。牛姓出现了不少历史名臣、诗人、词人等,如唐后期宰相牛僧孺、五代后梁宰相牛存节、词人牛峤、牛希济等著名人物。
  元代是牛姓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许多牛姓人在朝中当官,史称“牛氏元半朝”,意思是朝中有近一半的官员姓牛,这显然为夸张之词,但也从侧面说明,这一时期牛姓人口发展较快当官较多。元末明初,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支迁徙到五省十八县的“打锅牛”,也出现了“扁担牛”、“鞭杆牛”等迁徒分家的史实,这既是牛姓家族史上的一次悲剧,也为牛姓大发展带来了又一次机遇。
  相传六百多年前,河南荥阳汜水镇(古汜水县)十里村(当时叫十里亭牛占村)有一牛姓大户人家。据说是元末从山西洪洞迁来住在此处。长者叫牛川,元朝泰定乙丑年(1325)进士,任过洪洞县令。他有三个儿子,分别叫牛洪、牛裨、牛超,都曾在元朝做过大官。他们三兄弟又各有六个孩子。牛洪六个孩子叫楷、炳、来、杭,捷、铨;牛裨六个孩子叫青、健、郁,秦、颖、堡;牛超六个孩子叫鹏、子、园、翼、栾、迁。全家堂兄弟共——十八人。不但人口众多,而且家大业大,正所谓“名宦寄籍,大家迁来,财贿多有,仓粟必丰。”据济源市南官庄《牛氏族谱旧序》记载,当时有“地百顷,牛千俱”,一家人迁此居住,“欢欣鼓舞”,和睦相处。
  谁料好景不长。元末明初,朝代更替,战乱频繁,盗贼峰起。荥阳这一带也极为动荡。据道光十八年(1838)荥阳穆沟村《牛氏宗谱序》记载:当时“一门济美”的十八兄弟,遇“红军作乱,势不能聚,而又恐后日无可考据也,遂将食锅分为十八片,兄弟各持其一,投亲友而去。故当时号为十八锅牛家,又号为打锅牛家”。这就是“打锅牛”的起源。济源、温县、密县,巩县、林县以及山东、山西等全国各地的“十八锅牛家”后代,族谱上也都大体作了这样的记载。
  相传弟兄十八个,与贼人打了三天三夜后,知难以再住在一起,被迫“怀揣锅片,手持利刃”,逃往他乡。后来明朝政权,逐步巩固,天下太平。十八兄弟中的老大牛楷由“济源回汜水县,兄弟难忘,互通音信,择期会于城西十里亭”,于农历十月十九日,在十里亭山寨门前,筑一高台,举行了隆重的对锅认亲会。
  十八兄弟通过对锅认亲会,乃知当年离散后,跑到黄河南岸、北岸的都有,“居中州者十四人,居外省者四人”,到外省的有:牛颖到河北完县(现改名顺平县),牛堡到江苏盱眙县,牛迁到山东冠县,牛翼又回到山西老家洪洞。“兄弟难忘”,于是约定每年对锅这一天聚会。不想事与愿违,根据济源南官庄《牛氏族谱旧序》记载:“其后子孙繁衍,县官恐生事端,因诈呼为白莲教,众兄弟畏惧,不敢再聚,始书家谱,州城府县,确切说明,各带一本,以昭示来许。”这就形成了古今家族史上少有的《十八祖迁居地址歌》:
  楷济源,丙洛阳,来在固始鹿邑,捷居郑州地,铨在西华乡。六祖洪爷后子孙记莫忘。
  青祥符 ,健林县,郁居密县颖居完,秦居夏邑地,堡在盱眙县。六祖裨爷后子孙记心间(祥符即现在的开封)。
  鹏温邑,子鄢陵,园居上蔡翼洪洞,栾庄太康南,迁在冠县东。六祖超爷后子孙记心中。
  (上述黑体字是十八弟兄名,有横杠的字是迁居地址。)
  这首迁居地址歌,打锅牛氏代代相传,子孙大都能详背此歌,有的地方还把祖上拿的锅片也编成歌,留给子孙。如:济源楷祖后代的“锅片歌”:“上有边,下有尖,六寸长,八寸宽,重量一斤贰钱叁。”(见济源石露头《牛氏家谱》)。所有这些已成为同宗之间相识、相认、相互团结的有力纽带,极大地增加了同族之间的凝聚力。
  这首迁居地址歌说明:当时打锅牛氏已播迁到五省十八县,已从汜水,走向中原,开始走向全国。难得的是这十八弟兄又生了整整一百个儿子。使这个家族迅速兴旺起来,这百名后代,个个有名有姓,家居何方,迁往何地,家谱中大都有明确的记载。下边举三例,略加说明:
  l、牛楷一支,六个儿子
  长子牛翔后代主要分布在荥阳、巩义、武陟、偃师等地。次子牛林后代主要分布在荥阳、巩义、济源、原阳、唐河、山东菏泽,陕西宝鸡、福建、湖南、云南、新疆等地。三子牛春后代主要分布在新安县、黄河南岸元山等地。四子牛谌后代主要分布在济源、沁阳等地。五子牛广后代主要分布在济源等地。六子牛景后代可能到唐河一带。
  2、牛丙一支,四个儿子
  长子牛水彩后代主要分布在洛阳、洛宁、偃师等地。次子牛贵彩后代主要分布在伊川、宜阳、偃师、登封、栾川等地。三子牛坤彩后代主要分布在洛阳、宜阳等地。四子牛绘彩后代主要分布在孟津、温县、新安、陕县、宝丰、南阳等地。
  3、牛鹏一支,四个儿子
  长子牛得泉后代主要分布在温县等地。次子牛得茂后代主要分布在孟县等地。三子牛得材后代主要分布在沁阳等地。四子牛得林后代主要分布在巩义等地。
  以上列举了十八兄弟中三支后代播迁概况,观其一斑,略知全貌。可以看出,打锅牛氏子孙,枝繁叶茂,家族兴旺,已繁衍成一个遍及五湖四海的大家族,这个大家族,以“打锅”为特殊标志,聚有极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明清至近现代时期

  这是牛姓人口逐步向南方、向边疆、向诲外发展的时期。
  明末清初,有牛姓人口移居台湾,清朝中叶以后,有牛姓人口去海外谋生,有侨居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国民党离开大陆退守台湾时,也有部分牛姓人口去了台湾。1979年前后,一些去台牛姓人员倡议成立了“牛氏宗亲会”。1982年在去台人员牛方仁等同族人员的主持下,恭修了《牛姓十八锅支系家族归谱》,为台湾、东南亚等地牛姓子孙寻根问祖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更有不少牛姓子孙到海外经商、求学、办企业、搞科研……有些人已成为世界知名人士,如现居美国的著名生物学家牛满江,就是河北人。可以说,牛姓子孙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不但在原籍奋发图强,摘好家乡建设,而且也有不少人走出家门、走向世界,为祖国建设、为人类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佚名
2024-06-11 04:43:4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1 13:08:34

    席姓的迁徙分布

    席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零一位,人口约五十七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6%左右。4300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了姓席...

  • 佚名
    2024-06-11 22:38:05

    蔺姓的迁徙分布

    蔺氏是一个典型的单源汉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百位,人口约十九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2%左右。蔺氏出自韩姓。春秋时候的韩国,其先祖名叫作韩阙,...

  • 佚名
    2024-06-11 21:28:16

    茹姓的迁徙分布

    茹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三十一位门阀。北魏前身的游牧鲜卑族中有普陋...

  • 佚名
    2024-06-11 22:03:06

    邰姓的迁徙分布

    (缺)邰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邰姓出自姬姓。上古帝尧时,有个人叫弃,是炎帝的后代。炎帝的部落是最善于务农的部落,弃也很善于务农,御史被尧任命为...

  • 佚名
    2024-06-11 08:45:13

    嬴姓的迁徙简史

    伯益之后嬴非子原居西犬丘,周孝王时为其息马有功,受封于“秦”(今甘肃天水市清水县)。周平王时,秦襄公因救国有功,率兵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从此,秦国作为周的诸侯国...

  • 佚名
    2024-06-11 01:18:52

    刘氏家谱的迁徙

    宇,宗,大,世,代。永,远,太,兴,帮。光,献,无,王,玉。福,禄,万,年,仓。刘家姓氏辈份。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邬的迁徙分布

    根据《姓氏考略》的说法,则邬氏的起源还可以远远地追溯到帝喾的孙子陆终。这本姓氏学的专书是这样记载的:“《国语》曰,陆终第四子来言为妘姓,别封邬,望出南昌,抚州、...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姓氏的起源迁徙与现在的分布

    中文中的姓氏一词,最早时其“姓”与“氏”不同。姓产生在前,氏产生于后。“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时代,人类还处于母系社会,“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丛姓的丛氏由文登向外迁徙情况

    一、迁往东北关外朝阳县:十世(根据谱书以丛德佑祖为第一世计)丛朝议者始迁,十一世萑;十二世金;十三世世松、世林。 二、迁往山东省昌邑县东永安庄:五世丛刚者始迁,...

  • 佚名
    2024-06-11 08:00:00

    任姓的迁徙分布

    任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八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五百十六万九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2%左右。先秦时期,任姓主要活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