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凤翔县的交通_凤翔县的交通银行在哪

民国12年(1923)凤翔始修公路。
干线
通往省会和与邻县相通的过境公路,皆在古干道或支道(民国时的大车路)基础上拓宽、裁弯、舒直、降坡而成。县境共有三条,总长86公里。
西宝北线:县境内有30公里,东起岐山县界,南至宝鸡县界。1972年至1974年铺成黑色渣油路。
凤(翔)炅(台)公路:县境内有32公里,是凤翔县向北进出甘肃陇东地区的省际公路。
凤(翔)千(阳)公路:县境内有24公里。由凤翔县南城门口西宝北线133千米+500米处,向西北至千阳县境接界处出境。1974年至1976年铺成黑色渣油路面。
支线
县境共有12条,总长154公里。其中凤(翔)崔(木)、凤(翔)陈(村)、横(水)阳(平)、凤(翔)连(村)四条公路通邻县,其它八条为县城通往乡(镇)或乡(镇)间互通的道路。多在1976年凤翔实行“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时修成。1986年至1987年,凤陈公路15公里全部铺筑成沥青路面。1988年,凤崔公路姚家沟至亢家庄7.3公里铺筑成沥青路面;石虢公路石落务至陈家11.3公里铺筑成沥青路面。
高速公路
2011年11 月8日,宝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县南北向交通“瓶颈”完全高速打通,结束了凤翔无高速公路的历史,实现了与全省乃至全国交通网络的有机连接。
合凤高速公路(规划)
大凤高速公路(规划)
机场高速公路(规划) 凤翔古称雍,地处关中西部,是陕西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乡、青铜器之乡和西凤酒乡的美誉。秦文化、凤文化、民间文化、苏轼文化、凤酒文化、佛教文化、西府饮食文化和读耕文化等八大文化为凤翔历史文化的精粹所在。
秦文化
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秦王朝统一六国前,在凤翔建都294年。凤翔是全球秦人省亲祭祖的圣地。历史上最早的祭祀神灵场所——畤就最早建立在凤翔,而凤翔也是历史上建畤最多的地方。著名的五畤原就在凤翔塬上。凤翔是秦人老家。秦穆公在此称霸,秦始皇在此正式登基加冕。秦都东迁咸阳后,秦人的宗庙和先祖陵园仍在凤翔,最著名的是占据了中国考古史上五个之最的秦公(秦景公)一号大墓。华夏文化重要源头之一的秦文化在凤翔初步形成。
凤文化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与龙并驾齐驱作为广义图腾被炎黄子孙世代敬仰、崇拜。凤翔的得名缘于凤凰。凤翔流传着许多有关凤凰的传说故事。据载,周文王时期,在陕西凤翔、岐山一带,就有“凤凰集于岐山,飞鸣过雍”,自此周朝遂兴的传说。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肃宗继位,公元677年,为纪念凤凰栖落之地,遂将雍城改名凤翔,沿用至今。凤翔的许多地名也与凤凰有关,现有凤凰泉、凤凰头村、饮凤池等。
西府民间文化
民间工艺美术品品种繁多,彩绘泥塑、木版年画、草编剪纸、皮影雍绣、漆器工艺等民间工艺品源远流长,产品在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展销。泥塑、木版年画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马、泥塑羊2002年、2003年连续跃上国家生肖邮票,马勺脸谱、八达铜雕和泥塑鸡、泥塑狗相继登上中国邮票和邮政明信片。凤翔的彩绘泥塑被中外美术界公认为为“神州一绝”。凤翔木板年画与杨柳青、桃花坞等木器厂板年画齐名,并称我国五在木板年画;凤翔剪纸艺人以精湛的技艺多次代表中国民间艺术界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风采;凤翔民间艺术家多次应邀在国外讲学、交流。有多名民间艺人获得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审定的世界民间艺术大师的称号和陕西省民间艺术大师称号,有多件作品获得中央文化部大奖并被中央美术馆收藏。
苏轼文化
公元1062年,苏轼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倡导修筑扩建饮凤池,植细柳,栽莲藕,修筑君子亭、宛古亭、喜雨亭等宋代风貌的亭台楼榭。因饮凤池距府城东门只有二三十步远,遂改名东湖延续至今。有“凤翔三绝”之一的东湖柳(百年柳树)上百株,碑林等景点30多处,被誉为北方园林典范。
西凤酒文化
西凤酒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形成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当时叫秦酒,盛于唐宋,发展于明清,是我国目前史料记载中最早的有名有姓的酒种。其特点是“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幽长,风格独树一帜”,被誉为酒中“凤凰”。1952年的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中国四大名白酒之一。名酒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一方民众的秉性。与酒同生,凤翔千百年来形成了“无酒不成席”、“凤翔的老鼠能喝二两酒”等酒习俗和文化,并影响和塑造了凤翔人热情奔放、豪爽侠义的性情。
佛教文化
佛教隋代传入凤翔,唐时鼎盛。最有名的是位于县城西部的灵山,古名九顶莲花山,以秦穆公狩猎于此见灵鹫鸟而始名,简称灵山。古时松柏参天、奇花异木、灵禽怪鸟遍于山野,山青地绿,有“一揽众山小”的感觉。山中名景有梅子岭、舍身崖、看柏树、牛犊泉与寺内铁佛、大锅、卧佛像、老母亭共称八景,净慧寺居灵山之颠,是方圆200公里信众参禅拜佛的圣地。
西府饮食文化
文化交融带动了饮食交融形成了以豆花泡馍、臊子面、削劲面、腊驴肉、锅盔、搅团、面皮、泡油糕、凉粉、糖粽、蒸糕、羊肉泡等为重点、涵盖早、中、晚三餐的饮食特色。最有名的有四个:豆花泡馍、腊驴肉、羊肉宴、臊子面。2010年位于凤翔县城东郊周家门前村依托新建的文化主题公园笙箫园大力发展村域经济,狠抓环境建设,被评为宝鸡市“十佳”最美乡村。
读耕文化
凤翔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农业大县和先秦国都和唐陪都,造就了凤翔人心系天下、崇文重教、读耕传家的传统。即便凤翔的平常百姓,身上也散发文化味,对时政更能说出个头头道道来。凤翔是进士之乡,自古中第当官者众多,唐始清末记载中举人以上者400多人,其中进士近百人,出现了“五第登科”(张知蹇、张知元、张知泰、张知默)、四代科甲为官(杨大宝、杨哲、杨播、杨炎)等轶事。教育发达,有宏仁书院、凤鸣书院、正谊书院、宗铭书院等著书育人之所,有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儒林小学、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凤翔师范、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凤翔中学等省市重点学校和全国著名教育家车向忱、人民音乐家张寒晖创办的竞存中学、竞存小学,还有标志着书儒云集的儒林巷,多年来高考二本上线率一直稳居全市第一,是许多望子成龙家庭向往的地方。历史名人众多,春秋战国时期有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唐代时有创“两税法”的名相杨炎和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等级、第一个发现彗星尾巴背向太阳的科学家李淳风,五代十国时有著名画家支仲元,宋有抗金名将杨从仪和张载裔孙张杰,明有关学大儒张舜典、抗清兵部侍郎袁应泰,清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先驱窦应昌等。 剪纸
凤翔剪纸来源于民间传统艺术,文化造诣极高。
泥塑
凤翔泥塑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美术品,产地主要集中在宝鸡市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这里的200多农户几乎家家从事泥塑生产。六营村生产泥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多年前,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曾派部将李文忠在雍水河畔屯兵,本部第六营士兵在一个村子安营扎寨,该村因此取名六营村。该营的一部分江西籍士兵会做陶瓷品,便利用当地黏性很强的“板板土”兑水和泥,制模捏泥人、泥动物、泥器物,并施以彩绘,作为泥玩具出售。六营村的彩绘泥塑由此产生,并代代相传。
马勺脸谱
凤翔民间社火马勺脸谱简称马勺脸谱,是在继承西府民间社火脸谱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兴的民间手工艺术品。
马勺脸谱的产品主要包括:马勺脸谱、梭子脸谱、铲子脸谱、木锨脸谱、护斗脸谱、锅板脸谱、以及斗脸谱、棒槌脸谱、风箱脸谱,另外还有碾子、棺材、推车、亭子脸谱等。

佚名
2024-06-06 22:51:59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6 00:15:09

    凤翔路有几家烧卤店

    3家清阳路一个,保利广场一个,凤翔路一个。

  • 佚名
    2024-06-06 08:01:38

    宝鸡凤翔县包括哪些村

    凤翔县辖12个镇、5个乡:城关镇、虢王镇、彪角镇、长青镇、横水镇、柳林镇、陈村镇、郭店镇、糜杆桥镇、南指挥镇、田家庄镇、姚家沟镇、尹家务乡、唐村乡、董家河乡、范...

  • 佚名
    2024-06-06 12:11:25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有没有????

    凤翔县古称雍、雍州、雍城,地处关中平原,宝鸡市东北,县城距宝鸡市区44公里。凤翔县东西分别邻岐山县和千阳县,南北分别为陈仓区和麟游县,是陕西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

  • 佚名
    2024-06-06 23:21:49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南指挥镇太尉村

    很好,人杰地灵,小时候我在那上的太尉小学,现在不同了,学校现在条件很好,依稀还可以想起小时候学校的样子,大瓦房,有年夏天断断续续下了几个月的雨,老师一手指头把墙...

  • 佚名
    2024-06-06 08:43:18

    宝鸡市凤翔县虢王镇有一对夫妇是哑巴,男的姓王。在四家村。

    没有详细信息,你这样告诉大家,如何找?具体信息如:是迷路还是走失,或是被拐,或在外打工。姓名,走失时间,身着装扮情况,走失地点。等等。。。。

  • 佚名
    2024-06-06 08:26:02

    宝鸡凤翔县路过秦岭山吗

    你好,当然不过啊,两者全是截然相反的线路,秦岭是东南方向,而凤翔是东北方向。。

  • 佚名
    2024-06-06 21:19:37

    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的关系

    静态交通是相对于动态交通而言的。静态交通是整个交通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交通现象是由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共同组成的。静态交通是由公共交通车辆为乘客上下车的...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莒县桑园什么时候通公交车

    还早吧,现在水平达不到,估计得下去十多年吧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陕西凤翔施姓

    凤翔县历史名人众多,春秋战国时期有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唐代时有创“两税法”的名相杨炎和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等级、第一个发现彗星尾巴背向太阳的科学家李淳风,五代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