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王氏三兄弟的以传统为本 展工笔新貌

王氏三兄弟画集序
-黄均
工笔重彩传统技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至唐宋已达到了鼎盛。可是到了元代,由于文人画的兴起,工笔重彩画逐渐衰落,但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今天这一优秀的传统画种都有其不朽之作熠熠发光。工笔重彩画的衰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老画家多半视力衰退,青年画家又嫌费时费力,耐不住寂寞,但物极必反,今天我又欣喜的看到从事工笔重彩的画家逐渐增多,这一画种必将复兴。
王洪德、王洪正、王洪超三兄弟出生在河北沧州,都是年轻的工笔重彩画家。他们初学于我早年出版的《仕女画研究》一书,后来又大量临习历代名画,打下了坚实基础,93年三兄弟同入我门下学画至今已逾十载,其间促膝长谈,切磋不断,引为快事。三人刻苦好学,遵师重道,含蓄而不张扬,谦虚而不骄不躁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更让我欣慰的是兄弟之间非常团结,这是很难得的。十余年来,他们成绩斐然,新作不断,我观之一则惭愧,一则高兴,惭愧的是知识所限授之甚少,高兴的是工笔重彩画后继有人。
洪德初学人物画,后又致力于花鸟画的创作,由于在人物画上打下的坚实基础,使他的花鸟画作品更加纯厚,精练耐人寻味。更可贵的是,他非常注重到生活中寻求素材,并深入农村对田间的一草一木都精心刻绘,一丝不苟,每当观赏他的画作都会有身临其境的亲切之感。那沉甸甸、金黄黄的谷穗,会让人一下子联想到农家风情,加上三两只灵动的鹌鹑更使画面增加了一重神韵。他的《梨花麻雀图》画的非常生动高雅,图中麻雀真实而又鲜活,呼之欲出,可见他在写生中下了很大功夫。《晨露》这幅画在一池残荷上端染出一片蒙蒙的雾气,虚实相应,这也是他在重彩画技法创新的一个体现。
洪正、洪超以人物画为主,兼绘山水、花鸟画,这使他们的人物画衬景更加丰富、和谐。洪正的《易水寒》画出了燕太子丹送荆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场景,图中太子丹及宾客掩面而泣,荆柯昂首高歌,更衬托出英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洛神图》淋漓尽致的表现了曹植洛神赋中“腾文鱼以惊乘,鸣玉鸾以偕逝”和“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的情景,这也体现出了作者的文学修养。
洪超的《唐韵》系列,在背景上把敦煌飞天形象运用的恰到好处,线条如行云流水,构图生动而奔放,真乃工笔画之佳作。《广厦》是一幅现代体材的作品,图中弹琵琶少女后面用淡彩衬托出层层高楼大厦,使我们联想起杜甫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这不正是我们今天生活的真实体现吗?

佚名
2024-06-11 08:30:0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