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第一次大合唱(歌咏比赛)写一篇感想

合唱比赛终于结束了,比赛的结果跟我预料中的一样,不算很理想,简单总结一下: 一、乡里狮子乡里跳; 我之前说过的,动作设计比较土气,没有创新,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不能使评委们眼前一亮,那设计动作就失去了意义,还不如不添加动作,好好的把歌唱好。 二、歌曲的演唱形式单一; 负责排练的前辈们也许是过多的面对的是农村,只认为把歌曲拿来按照歌谱老老实实的唱完唱整齐唱好就行了,所以就照着别人怎么唱就怎么唱,没有想过一首歌跟一个舞蹈一样,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应该选择最好的表达方式,充分体现歌曲的内涵; 三、演唱技术含量不高; 虽然这次的节目演唱设计也有分四个声部演唱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说,我们两首歌设计时所体现专业技术含量不高,和声部分太少,感情表达不到位,而且在仅有的少部分的和声部分,排练负责人也没有重视,很多地方没有把和声部分唱出来,更多的是去抓甩花球动作的整齐与否,给人的感觉就整一个花架子,徒有其表,说白了就一花瓶的感觉。其实大合唱更多的是应该体现演唱的总体水平,体现总体的协调性。 四、服装跟演唱歌曲不搭调; 我们演唱的是两首歌曲,一首是广西的民歌《三月三,九月九》,另一首是老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一首是民歌,第二首是比较淳朴的歌曲。负责人给我们配的服装一袭火红色的露半肩的晚礼服式长裙,然后还每人拿一朵金色的花球来甩来甩去,本来一首很欢快的民歌,配的应该是带民族一点的服装,配晚礼服式的长裙已经不着调了,更别说穿着晚礼服再拿着花球甩来甩去,显得更滑稽。不可否认,这裙子大家穿起来的确非常的漂亮,个个看起来都是模特般高挑的身材,在现场吸引了很多的闪光灯,如果换些适合的歌曲,我相信这服装一定会增色不少,关键是风格不对,就象穿着西服配跑鞋一样,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五、排练太仓促; 这不是说排练时间不够用,而是有充分的时间却没有排练好。我们从7月14号开始排练,27号去比赛,期间我们有12天的时间进行排练,但是我们排练的时间加起来最多三天的时间,每天我们要求8点半到,但是总要拉扯到快9点钟才开始排,调十分钟左右的嗓子,再进行排练,唱几次就进行休息,一般情况是在十点半左右就结束了。除掉学唱歌、休息、调嗓子的时间,我们真正练习唱歌的时间也就两天的时间,也许是负责人比较体恤我们,怕我们累着,把我们把嗓子唱坏,到时候比赛的时候唱不出来吧。但是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花费工夫,怎么能练得出来,每个地方说了一次,让我们练习一两遍,唱得了了就OK了,殊不知道,我们中有很多的人是属于南郭先生之类的,根本就没学会,不多练几次,他们根本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更想不通的是,27号要去比赛了,我们25号星期六还可以休息,不用排练,本来26号负责人还说继续休息的,看大家都觉得很不可思议的样子,才叫我们26号来象征性的练了一个小时不到。这就是之所以大家到比赛的时候还有些同志出现甩花不齐、声部唱不出来、站位没站好的主要原因。根据我排练节目的经验,要排好一个节目,要使大家在台上游刃有余,少出错,就得要反反复复的练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的努力不够,当然得不到更好的收获了。 呵呵,总结了半天,好象把我们这个节目评判得体无完肤哈!这只是我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所发表的一点小小的见解,不见得正确。我觉得既然失败了,就要总结失败的原因,失败乃成功之母嘛,要善于总结自己的不足,才能取得下一次的成功!!
佚名
2024-06-03 03:09:2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