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乌鲁木齐的名称和涵义

乌鲁木齐这个名称始见于明代。
乌鲁木齐,音译,来源有四说:一源出蒙古语,或曰准噶尔语、简称“准语”;二源出维吾尔语;三源出汉语;四源出突厥语。
1、源出蒙古语说。始见于陶葆廉《辛卯侍行记》,后经《新疆图志》确认,从而推广开来,被近人广泛使用,意为“好大牧场”或“谓捕鹿围场,或云枢纽之处,或云宽大牧地”。近人译为白话文叫做“优美的牧场”。
乌鲁木齐地区,地处天山北坡,历史上长期是游牧民族牧居的地方。自元代以来,一直属蒙古族统治的准噶尔部。明末清初,是厄鲁特蒙古的游牧地之一。因此,乌鲁木齐来源于蒙古语一说,被近人广泛采用。
按现代蒙语“乌鲁木”意为奶皮,“乌鲁木齐”意为做奶皮者。《西域尔雅、释水第十二》说:“大渡口谓之乌鲁木,准语”。
2、源出维吾尔语说。初见于傅恒等撰《西域同文志》,王树楠著《西域尔雅》和徐松著《西域水道记》等书均译为乌鲁木齐,说是“格斗”的意思,由于地名解释不通,不如蒙语解释为优美的牧场与自然地理条件相符,因而采用者甚少。
按现代维吾尔语,乌鲁木齐有两个含义,一为编东西的人,另一为走乡串户挑担换东西的“货郎”。乌鲁木齐——达板城谷地是自古以来沟通天山南北的唯一通道,南北疆物资交流的要冲,从这个意义上讲,解释为换东西的人居住的地方,或枢纽之处,也有一定的道理。
3、源出汉语说。这是新疆大学中文系教授刘维钧同志在《西域史话》(1982年)中提出来的。他说:“乌鲁木齐,就是轮台的音变。轮台在突厥语中叫做窝轮木台,是轮台的加字加音,前头加个“窝”字,后部加个“木”字。“乌鲁木齐是兄弟民族对汉语轮台译音的音变”,按蒙古语从外来语借来的词,以颤音r起首的,在词首都要加一个颤音后面的元音。m是n的发音的习惯上的音变,汉语轮台译为突厥文,或蒙文……再译成汉语,尾音软读就会变成乌鲁木齐了”。源出汉语的根据待考。
唐轮台县名系借用汉西域三十六国中的国名,轮台是否为汉语,有待考证。
钱伯泉在《轮台的地理位置与乌鲁木齐渊源考》一文中说:“无论是地处南疆的汉朝轮台,还是地处北疆的唐朝轮台,究其地名翻译的前后变化,它们的原音应该是“乌——垒(轮——台)”和“于(音乌)——赖(轮)——台”,如用拼音字母表示,则都可以写为“ununtai,”古代用汉语翻译非汉语地名,往往加以简化,如果省去前面的u音,则都译做轮台。
4、源出突厥语说:乌鲁木齐与胡禄屋阙音相近。
公元657年(唐显庆二年),唐平定了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乱后,于是裂其地为州县,《新唐书》地理志,卷四十三下,有“盐泊州都督府,以胡禄屋阙部置”,属“北庭都护府”。无疑胡禄屋阙部属突厥,胡禄屋阙可能是突厥语。
盐泊州都督府的具体位置无记载,按属“北庭都护府”,推测盐泊当在今乌鲁木齐——达板城之间的盐池附近。胡禄屋阙部落是游牧部落,无固定的居民点,长期游牧于今乌鲁木齐河流域,渐渐的胡禄屋阙部落的名称也就被人们变成这个地区的地名了。
回鹘人从蒙古高原进入新疆,以致形成维吾尔族,开始成为新疆的主体民族,时间大约从九世纪四十年代起。蒙古人进入新疆,成为统治民族约在十三世纪。按时间顺序均在唐代之后,即“胡禄屋阙”出现之后。因此,蒙语乌鲁木齐,或维语乌鲁木齐,均应来源于突厥语“胡禄屋阙”。汉译乌鲁木齐即胡禄屋阙的异议。
佚名
2024-06-06 18:22:5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