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表白寺镇的名字由来

表白寺镇孙耿村原为山左古镇,早在唐咸亨年间即公元670年至674年就兴建了兴隆寺,具体规模建制业已无考,惟从其名字中依稀透出盛唐气息。也是在唐代,离兴隆寺所处不远兴起了一座更有名气的寺院——宝林寺(后称表白寺),据明成化十一年江西饶州人屈祥所撰《重修宝林寺碑》记载:“济南有耿济邑宝林寺,创自唐世,累经兵燹,废弛日久,止有至元间所建塔在也……”伴随着宝林寺的兴废,先后出现了三个奇人,一是洪武年间的高僧智寿,号松岩,他对颓圮的宝林寺有再造之功,二是明正统年间的僧人智澄,其广大寺院规模,添置寺产,有延续香火之功,三是清代的和公上人,其为表白寺土著,侍母至孝,幼入空门,青年南游,归来后遂具方家风范,靠勤俭积累而重新庙宇,香火复盛一时,有邑人贾琅所撰《志和公上人》详叙其生平。明代孙耿镇又有一寺兴起,景泰年间济南府儒学训导王晋明写过一篇《重修延寿寺碑记》,由此查知该寺位于“齐河县节妇乡孙耿店之东北”,当与兴隆寺相距不远,至于始建何年无考。有意思的是乡民樊福兴出资重修后请王晋明写篇碑铭,看来王老夫子不信佛,于是乎就拿儒家的理论教训了一通樊福兴,也捎带着小损了一下住持僧。
佚名
2024-06-09 20:57:1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9 18:09:38

    寒山寺起名的由来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

  • 佚名
    2024-06-09 11:40:00

    红安觅儿寺的来由

    一位将军在此找到失散的爱子。便在此修建了一座寺庙,觅儿寺因此而得名。 觅儿寺镇山清水秀、民风纯朴、文化积淀厚实。革命战争年代走出人民军队高级将领张天云...

  • 佚名
    2024-06-09 04:55:11

    镇江地名的由来

    名称由来 镇江,古称“宜”“朱方”“丹徒”、“京口”、“润州”、“南徐州”。名字,有两种说法:一是因镇江北部沿江岸—带地势比较低洼,在古代常受水害,所以在水名之...

  • 佚名
    2024-06-09 17:06:05

    鸡鸣寺的寺名由来

    关于南京鸡鸣寺名称的起源有一说,就是认为是因寺前有鸡鸣埭而得名,清人余宾硕的《金陵揽古》中,有一条关于“鸡鸣寺”的记述,曰:“寺前有鸡鸣埭。齐武帝早游钟山,射雉...

  • 佚名
    2024-06-09 21:40:52

    雷音寺的由来?

    关于雷音寺的传说:很久以前。鸣山有个木工师傅,做工精湛技艺超群,且为人朴实和气,极受同行敬重和顾主推崇。不论谁家建房造具,都愿请他承做,人们都称他“鸣山大木匠”...

  • 佚名
    2024-06-09 00:32:05

    文殊院的寺名由来

    文殊院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历经唐、五代、宋、元、明诸朝,过去称为信相院、信相寺,直至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之后,才更名为文殊院。大约在康熙二十年(168...

  • 佚名
    2024-06-09 11:51:35

    报恩寺的名字由来

    据明朝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60年)唐志淳撰书碑文《龙山重建白乳高僧塔记》记载:龙山报恩寺唐僖宗广明时(公元880年)叫弥勒院,明洪武前后改称报恩寺。明洪武二十...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寺庙的寺庙来由

    佛法来中国后才有寺院。因为佛法是方便多门、不拘形式,在印度佛陀在世时并没有,只要有大的场所即可,能容纳佛的经常随众,经上讲1250人,实际上是1255人,连佛是...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东禅寺的历史由来

    东禅寺的历史由来是唐乾符间(874—879)郡人郭皎、卓怿所建,广明元年(880年)赐名镇国东禅寺。东禅寺为泉州少林寺的附属建筑之一,又称东禅少林寺。据史载,乾...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白掸县(今淮北百善镇)名称的由来

    您好。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年)置临涣郡,治铚城,该地属临涣郡。东魏武定五年(547年),析临涣郡置白掸县和涣北县。白掸县治所在今百善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