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什么正月初七(人节)不能出门?有什么讲究吗?

有人说,老话说“七不出,八不归”,因此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回家。

七不出,八不归。这确实是老祖宗传下的教育人的话。但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七不出。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出门。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即平常我们说的开门七件事。以前出门的人往往是当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须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才能出门。

而“八不归家”的意思是有八件事没有做好就不要回家。这八件事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违反了任何一条,就会无脸见祖宗。

大年初七是七煞日,也叫“人日子”。诸事不宜尤其是出远门,长辈们为了家里的人都能好好呆在家里,都在这一天吃面条,意思是能绑住他们的腿,不让小孩子到处乱跑,以免被鬼带走。

农历正月初七,也称“人日”、“人胜节”,或曰“七元”。这个古老的节日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书如《初学记》、《荆楚岁时记》和《西清诗话》等,皆有记载。诗人尤喜以“人日”为题,赋诗寄意,如杜甫诗:“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便是。 道教认为,天地时先有鸡,再后来是狗、猪、羊、马,之后才有人的存在。

因此,认为正月初七如果天气晴朗,则是吉祥,代表那一年能够出入顺利,人口平安。

正月初七这天要吃七样蔬菜合煮的菜肴,其中不乏寓意勤劳聪明的芹、葱、蒜。同时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都是“人”日子,要吃面条,其中又分初七是小孩的日子,是绊小孩腿,保佑小孩顺顺溜溜、平平安安地成长;十七是中年人的日子,要绊住中年人的腿;二十七是老年人的日子,要绊住老年人的腿。

但在北方,尤其山东、辽宁一带,初七不吃面条而是吃饺子的,因为小孩子又是诋毁自己的“小人”的代称,而包饺子就是要捏住小人的嘴,使自己在这一年能够少受到小人坏话的攻击和诋毁。

佚名
2024-06-06 09:28:4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