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战国名将白起最终的归宿如何?

我是阿良,今天聊聊战国的杀神。

说到战国,那是一个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的时代,但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有四大名将,分别为,白起,廉颇,李牧,王翦,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四大名将之首,白起。

白起是秦国人,白起本人自幼便熟读兵书,到了后来长大后白起认为兵法无常,不能被兵书所困,于是将所有的兵书都藏了起来,在每一次的实战中锻炼自己对于兵法的理解,在秦昭襄王十二年的时候,秦国制订了东出大策,继续将才,而白起就在这个时候顺着历史大势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

白起本人便善于用兵,再加上秦卒勇猛,秦剑锋利,于是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便由最开始的左庶长升至秦国大良造。而后在攻楚的时候白起勘测地势,大胆起用李冰父子,开道引水,将楚国低地的水引高,最后水淹郢都,此一役楚国元气大损,数年难以恢复,为秦国的统一之路奠定了很大的基础而经此一战之后楚国将士死伤十万之多,白起更是受封秦国武安侯。

由此我们其实不难看出,白起与很多将军不同的一点,白起为将,善用智谋,而且凡事亲为,每逢大战之时白起必定要亲自勘测地势,最后才会用最合适的策略用兵。其中最出名的一个例子就是当齐国孟尝君合纵伐秦的时候,在大兵已经攻破函谷的时候,白起毅然率兵围攻魏国大梁发兵韩国,造成韩魏二国不敢轻举妄动只得撤兵。

既然说白起是杀神,那么就不得不提那最惨烈的一战,长平之战了,秦昭襄王四十五年的时候韩国上党郡守冯亭将本已经被割让于秦国的上党送给了赵国,因此为亲赵两国的长平之战点燃了导火索。终于在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的时候,秦国正式开始攻赵,无奈赵国大将廉颇坚守长平,设三道防线,秦军与赵军对峙三年不得任何便宜。但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一直采用重农抑商的政策,所以秦国粮草要多于赵国很多,而此时的赵国已经没有多余的粮草供应前线了。终于赵王在战事的逼迫和朝臣的建议之下决定换掉廉颇,采用赵括为主将,开始与秦开战,没错,就是那位纸上谈兵的赵括。而此时的秦国也暗中换下了大将王龁,命白起为主将主持长平之战。

而白起面对这鲁莽高傲的对手赵括决定采用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果然,在佯败之后赵军便大胆追击,结果中了秦军的埋伏。赵军打败,40万降卒全部被坑杀,最后只留了240个童兵回国报信。至此赵国便再也没有了与秦国争锋的资本。但是不幸的时候这一战之后将相失和,范睢对白起的屡立战功感到了威胁,于是一直在秦王那里说白起的坏话,再加上白起身患重病拒绝再次带兵,造成了秦王极度愤怒,于是在被秦王流放的途中又被赐死。

白起死后,秦人都很怜惜他,在很多地方都建了祠堂祭祀。纵观白起的一生,经历无数大小战争,但是没有一场败仗,对楚对赵的战争更是为秦国之后的大一统事业扫平了道路,不得不说白起确实是秦国的大功臣,而战国其他诸国的王侯将相在听到武安侯白起的时候都是感到恐惧,只是一代名将到了最后竟然得到了这样凄惨的下场,不得不说真的是令人唏嘘。

而后世梁启超曾做过研究,白起一生杀的人起码有一百万左右,而战国时期的战争死亡总人数在二百多万,白起一人便占了二分之一。杀神之称,果然实至名归。虽然历史上对白起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不能否定的是白起确实是为一代绝世将才。而既然是将军,职责所在便是为国效力为国克敌。何况处于战国,如果自己的国家不够强大恐怕也早就灭亡了吧!

佚名
2024-06-09 11:14:0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