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般若怎么解释?_般若怎么解释这个词

“般若”二字是梵文的译音,中文的意思是“大智慧”。为什么当时不直接译成大智慧,而保留梵文呢?因为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普通的聪明,而是指能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体。普通的智慧、普通的聪明是用思想、思维得到的,般若智慧不是用思想和思维得到的,而是必须从身心两方面投入求证到的智慧。
般若智慧有五种含义。

一、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道体,是宇宙万有的本源,儒家称之为“仁”、道家称之为“道”、佛家称之为“真如”,反正不管叫上帝也好,叫神也好,叫主也好,叫法身也好,叫佛也好,都是代名词。世界上许多人都在寻找这个东西,找到这个东西才认识了自己生命的本源,找到这个东西叫做悟道,叫做明心见性。所以,实相般若是属于般若中最根本的。

二、境界般若
境界包含一切境界。修行人有一分的成就,境界就有一分的不同。慧能的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见到法身的境界,契此的“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是修行的境界。
一个读书人,平常看不懂的书,今天一下子用自己的方法懂进去了,这是一种读书人的境界。一个书法家在写字时,突然某个字写得特别好,再叫他重新写一个就写不出了,这是一种艺术家的境界。甚至一个工人也有境界,今天干活特别顺手,做的产品特别好,这是一个做工人的境界。
我们没有修道的人,就是一切众生的苦恼境界:“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
学佛人的境界、气派、胸襟与众不同。古人云:“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 学佛人的境界是从实相般若而来的,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尽的,佛学名词叫做无师智,也叫做自然智。比如《论语》中,学生很佩服老师的学问,问老师这么多的学问是怎么学来的?孔子回答说:“吾道一而贯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知识不是在学习中慢慢积累的,而是悟到了这个“一”,就一通百通了。孔子也是悟了道的人,所以被称为圣人。
总之,人修持到了某一种境界,人生的境界就开朗到某一种程度。

三、文字般若
文字般若比较容易理解,有的人出口成章,每句话写出来都非常优美,我们说这个人具有文字般若,因为文字本身就具备了智慧。比如鸠摩罗什所翻译的经文比玄奘法师所翻译的要流通,那是因为玄奘法师在文学般若上超不过鸠摩罗什。
同样是读书人,并不是人人能成为文学家。同样是修道人,并不能人人成佛,这与文字般若是绝对有关的。

四、方便般若
菩萨要教化别人时,用不同的方法,让不同的人,知识分子能接受,文盲也能听得进去,这就需要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一样,要有一千只手那么多的方便法门,才能度化众生,这也是菩萨慈悲心的体现。
讲佛法时,用一种特殊的方法,让别人把难懂的部份懂进去,最难表达的东西,用一种方法表达出来,别人一听就懂了,这就是方便般若。

五、眷属般若
一个人悟了道,他的言行举止自然就至善至美。所以眷属般若是跟着悟道的智慧而来的,佛学名词叫行愿,用我们现在的观念来说,是属于行为方面的。
眷属般若共有六个,称为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综上所述,这个“般若”二字就包含了这么多的意思,所以当时只能采取译音。
佚名
2024-05-31 06:16:1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