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临淄墓群的考古_临淄古墓都被盗了吗

在临淄故城内及故城周围有一群贵族墓葬,共计150余座,墓葬年代为西周、东周和汉代时期,墓主身份多为国君、公侯,如著名的太公衣冠冢、二王冢、四王冢、管仲墓、三士冢(历史故事“二桃杀三士”之三勇士)。田单墓、西汉齐王墓等。墓群内的墓冢,许多还存有高大的封土堆,像位于齐故城东南115公里的四王冢,封土方基圆顶,高达100米~120米,远望战国时田齐的四位国君,即威王、宣王、泯王、襄王,故有四王冢之名。其他各座墓冢封土堆大小不一,有的不足10米,状若小丘,甚至有的现在已不见封土,大概为后代所夷平。
临淄墓群现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有少许被发掘过的墓就地辟为遗址博物馆,一方面供世人参观,另一方面也利于文物的保护。如临淄故城内今河崖头村西建有殉马坑陈列馆。殉马坑曾发掘过两次:一次为1964年冬,在其北面清理了54米,出土马骨架83具,此段即是今殉马坑陈列馆的内容。已发掘的只是整个殉马坑的一小部分,据探测,殉马坑呈“凹”字的曲尺形,分布于一座大型墓葬的东、西、北三面(该墓编号为M5),全长21.5米,宽4.8米左右,估计坑内殉马多达600匹以上。如此规模的殉马,在考古发掘中十分罕见。此坑当是M5的殉葬坑,M5被破坏,遗物无存,但依墓室、殉马坑规模及出土部分陶片判断,M5墓主可能是春秋晚期在位长达58年之久且“好治宫室,聚狗马”的齐国诸侯齐景公。另一遗址博物馆为临淄古车博物馆,为1990年在齐陵镇后李村发掘的大型车马坑,坑内有大型战车10辆、战马32匹及精美的车马饰物。此坑也应是当时国君之陪葬坑。车、马在当时是国势强大的象征,强国可称作“千乘之国”、“万乘之国”,此两墓以规模如此庞大的车、马随葬,其排场之巨,为当时各国力所不能及。现在将它们陈示给世人,再现昔日齐国雄风,也是山东人民的一份骄傲。
其他发掘的大型墓有1971年在故城南发掘的郎家庄春秋晚期墓葬。此墓虽经盗掘多次,但仍出土了一批珍贵物品,如金带钩、水晶及漆木器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墓内有26个殉人陪葬,其中墓室内有5具尸骨明显是杀殉的,另一方面7位殉人皆有小的墓圹,有的还有随葬品,小墓主大概是大墓主人的随身妾婢和奴役,东周之时,以往的殉人陋习已遭各国所唾弃,多以偶人代替,但在齐国殉人之风仍很盛,郎家庄墓殉人之多,为当时少见。临淄墓群中发掘的西汉大墓有临淄大武窝托村齐王墓的5座陪葬坑,出土文物十分丰富,多达12000余件,其中多有珍品,如鎏金银盘、鎏金铜熏炉等。
西周初年,封姜太公于齐之时,齐地还是“地泻卤、人民寡”的待开发状态。经太公整治之后,齐国很快强盛起来,“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后又经管仲的治理,齐国成为一匡天下的春秋诸侯霸主。战国之际,齐国力理不减,居七雄之一,一度与西方秦国两分天下。到西汉初,汉高祖刘邦封庶长子刘肥于齐国,史称齐临淄“人众殷富,巨于长安”。齐为当时第一诸侯大国。由此可见,齐地在西周至西汉时期,不仅政治、军画实力强大,而且人民富庶,临淄墓群正是这一时期的墓葬,从已发掘的墓葬规模、随葬状况和未发掘的墓冢封土便可窥见齐国盛极当时的一些影像

佚名
2024-06-09 02:26:0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