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谈谈校园中的传统文化现象

国学大师钱穆说过:“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文化,那就等于没有了生命。”
中华民族拥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尽管近年来《百家讲坛》、《国学大讲堂》等节目很受欢迎,在一定程度上掀起了民众对国学及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热潮;许多高校也开展了各种倡导传统文化的活动,然而在我们身边,诸如“圣诞热,春节冷”、“外语热,汉语冷”及“哈韩哈日”等现象都表现出民众尤其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陌生与忽视,并且这已经渐渐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在西方文化日益受到大学生追捧的时候,传统文化难道真的不再有作用了么?到底应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使其真正融入我们的校园生活?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
传统·渐行渐远?
一位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老师在博客中写到,在课堂上他想了解同学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究竟了解多少。然而他略有伤感的发现,这些大学生竟然难以明确地概括出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内涵,甚至有的人在面对这个话题时竟然哑口无言。可见,大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了解。
而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在校园里并不是个别现象,记者采访调查了本校各个学院的多位同学,近80%的同学并不确认传统文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范围,涵盖着怎样的文化实体。不过,对于传统文化,大部分同学仍然存在着认同感。只有2%的同学表示不再以“仁义礼信忠孝廉耻”的道德标准为基本准则,而53%的同学则认为传统文化对当下的中国社会仍然很重要,69%的同学表示仍会考虑古代读书人的理想“齐家治国平天下”,且24%的同学认为“那一直是我的理想”。当被问及“如果有机会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你会?”69%的同学选择了“很有兴趣”。可见,传统文化的被忽视并不是因为其本身的“落伍”或魅力不再,而是我们确实缺乏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的措施及途径。
文学院潘同学说出了心声:“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的文化如何多元,文化的根依旧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但是当今是科学的时代,更强调思想性的传统文化更多地被我们藏在心中,在新事物的学习中越压越深,渐渐忽略甚至遗忘。”
但是忽略并不代表大学生不具备传统文化的底蕴。通过采访了解到,同学们认为传统文化的底蕴可以体现在一种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如尊师重道、虚心待人、拾金不昧等。还表现在对诗词歌赋的学习研究、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也可以直接表现在举止谈吐上。历史文化学院的刘同学说:“毕竟我们从小就开始背诵唐诗宋词,学习古文,而家庭教育也多是以传统美德为准,其实一直就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
由此可见,并不缺传统底蕴的大学生也不缺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显然传统文化今日在校园里边缘化的趋势问题不是出现在其本体,也不在接受它的客体上。而是没有良好的氛围保证,在体制上保障不够,在传播中出现了障碍。
传统·涛声依旧!
我们不禁疑问,为何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高等学府中受到冷落呢?文学院金同学说:“外因有社会潮流的影响,内因有自身生活体验不足,对生活平淡与奋斗的真实特征认识的不深刻,因而对生活抱有太多的幻想,使我们难以真正静下心来学习传统文化。”大学生普遍更易接受新生事物的表现形式,在接受调查的同学里面,我们按照打分的形式来测试同学们对流行歌曲和京剧的喜爱程度,结果流行歌曲为7.77分,京剧仅为2.50分(满分10分)。所以当前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略显尴尬的地位不足为怪。对此国际关系学院的李同学谈到:“大多数同学对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关键是需要以有效并且具有吸引力的形式来使同学们真正地对传统文化开始感兴趣,并真正有所获得,另外当前学校里的宣传活动形式显得单一而陈旧。”
生物科学学院的王同学说:“现在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专业课的学习上,尤其对理科学生而言,常常忙的不可开交。而即便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但因为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并且对专业并没有什么辅助作用”。
要想切实地在校园里弘扬传统文化,必须使同学们真正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人生观树立乃至学习的作用。接受调查的近乎全部同学都认同当前校园内普遍存在对传统文化忽视的现象,而近六成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确实有利于提升人文素质,但对大学学习并没有明显的实际促进作用。文学院的纪同学说:“大学生传统文化底蕴的缺乏是结构性的,就像大厦没有结构是无法建设的,而从对传统文化的需求方面,其实存在一个众口难调的问题”。
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冷落的原因也不应只归因于大学生本身,也有很重要的社会因素。与一些应用性强的知识相比,传统文化知识看似无用;而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知识体系也决定了学生难以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上分配太多的时间。由此可见,尽管每个人实际都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需求,但许多时候他们都望而止步。使传统文化更易接受,并贴近现实生活,乃至直接促进同学们的学习或实践,将在无形中极大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接受调查的同学们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想法,传媒科学学院的王同学认为作为大学生,补充关于历史,我国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各思想流派的大致思想,古典美术、音乐艺术等常识性知识十分必要。历史文化学院的谢同学则说:“我更希望了解关于书法和国画的知识,并能够实在地通过活动学习方法,这样对于陶冶情操好处,也可以培养一技之长,对以后的工作也可能有作用。”
莫非传统文化仅仅有些增添内涵的作用?显然不是。专家们指出传统文化对于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完善学生的道德素质都具有很大的作用。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再兴谈到中国改革发展在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同时,必须挖掘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当前许多大学生不熟悉本国历史,民族观念淡薄。要形成优美高雅的校园文化,必须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而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束缚大学生思维与创造力的观点其实站不住脚,正是传统文化底蕴的不足使得学生涉及面过窄,进而求知欲不强。同时,对其他领域知识也很难然他们从多个角度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王殿卿教授则表示,“仁义礼智信”在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进程中,担当了中华民族核心道德的功能,这种核心道德正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精神源泉,将他们赋予新时代的新内涵,并将其融入学生的生活,将极大提高大学德育水平。大学生不仅是需要传统文化,而应该努力地学习传统文化,取其精华,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传统·路在何方?
调查显示,80%的同学指出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并不等同于厌烦,一方面因为课业压力难以学习,另一方面包括我校在内的各高校尽管大力组织活动宣传,但过于单一接近说教式的讲座的形式难以富有真正的吸引力。
对以什么形式才能真正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同学各抒己见。其中最鲜明也最有力的一种观点就是直接利用课程教学。外国语学院的王同学说:“多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选修课乃至通修课是最有效的一种途径,这样使同学们真正地主动地去学习去了解,长期坚持必然提升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了解度。”历史文化学院的的刘同学则认为关于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将极大地增浓我校的传统文化氛围,这样便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自觉性。而国内学者对传统文化在大学内的课程设置也早有论述,“就显性课程而言,主要表现在体现传统文化内容的科目比例、课时少;就隐性课程而言,主要表现在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容和因素少。”
然而课程设置或课改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进行和产生直接影响的。同学们认为知识可能固定,但形式可以多变。数学学院的杨同学说:“传统形式的教授独自陈述的讲座除非是趣味横生,或者非常贴切自己专业的,不然许多同学都是抱着充数去听,注意力不集中。最好是以座谈的形式,尤其是师生互动比较多,能产生思想交流和碰撞的类型。或者全国知名的学者的演讲也可以增加效应”。
美术学院的张同学则提倡用更为新颖的形式来进行宣传。“可以尝试举办校园传统文化艺术节,通过歌舞、戏曲、歌剧等艺术形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表现出来。还有书画展览、海报展览,可以引起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另外,具有竞争性的比赛,或者定期的像书法测试如若得到坚持,也将有一定作用。”政法学院的罗同学强调我们应当利用现代传媒的巨大传播作用,他说:“当前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极高,都喜欢追求时髦潮流,才会渐渐忽略传统文化的吸收。网络,电视的受关注度将极大提高传统文化的曝光率,《百家讲坛》就是最好的例子。”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保持民族性必须要发扬改进我们的传统文化,使之在大学校园乃至全社会最大程度地传播,深入人心。这样才能培养出我们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责任感,也将带来全新的创造活力和建设动力。而传统文化究竟该怎样结合时代,究竟怎样的途径才能使其的宣传达到最大效果,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还需要我们持续的关注和探索,仍然任重而道远。
佚名
2024-06-16 21:54:3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做豆腐体现传统文化的作文

    麻婆豆腐 用料: 豆腐500克,牛肉150克,青蒜50克,郫县豆瓣40克,辣椒面10克,花椒面1.5克,豆豉20克,酱油30克,料酒20克,精盐5克,味精2克,...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谈谈中国历史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的认识

    一、旅游的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正...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谈谈你对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的理解,并说明我们今天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庸尚和。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健康人格的精神动力。当然...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谈生<列异传>译文

    《列异传》   第一节 志怪小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大学校园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来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第百十一回 邓士载智取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第百十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作文有哪些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每到农历的第一天,它就会下山把山下人们的猪、羊、牛这些动物统统吃掉,有时会吃几个人.而且人们为了躲避“年”还要逃到一座山...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谈谈国内的污水处理现状?

    维拓环境 十万伏特团队为你解答。国内的污水处理现状:2014年年末,全国城市共有污水处理厂1808座,比上年增加72座,污水厂日处理能力13088万立方米,比上...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黄埔军校的文化传统

    盾牌:表示自信、勇敢及保卫国家安全。该校校训:亲爱精诚。青天白日国徽:代表中华民国。指挥刀:代表指挥官权责。瑞穗:代表陆军对北伐、抗战、“戡乱”(国民党对解放...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谈谈你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1500字

    企业文化是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新兴的管理理念,是在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基础上逐步演变产生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谈谈如何办好幼儿园家长学校

    一、正确认识家长学校的必要性,增强办学自觉性  现在的幼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任性、依赖性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少家长对教育孩子深感力不从心;教育的复杂程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