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求一个论语里的典故

魏国国君安釐王问孔斌谁是天下高士,孔斌说:“世上没有这种人。如果说可以有次一等的,那么这个人就是鲁仲连了。”安釐王说:“鲁仲连是强迫自己这样做的,而不是本性的自然流露。”孔斌说:“人都是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事情的。假如不停地这样做下去,就会成为君子。文王、武王想效法尧舜,就真的达到了尧舜的境界;以前我的先祖孔夫子也想效法文王、武王,就真的达到了文王、武王的境界。始终不变地这样做,习惯与本性渐渐地融合为一体,那么就成为自然了。”《资治通鉴.卷六秦纪一.孝文王》
佚名
2024-06-06 18:04:3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6 21:20:04

    求一个典故名字!

    烂柯的传说(1)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

  • 佚名
    2024-06-06 13:51:16

    求一个典故或者成语的名字。

    这个故事不是什么成语典故,是克雷洛夫(俄国作家)的寓言故事《杰米扬的汤》。要说中国有个近似的成语,那就是“适得其反”“物极必反”等。

  • 佚名
    2024-06-06 13:44:58

    求一个典故的名字!!

    知子莫若父春秋时,越国宰相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楚国判了死刑,决定秋后处决,范蠡闻讯,急忙准备了千两黄金和一封书信,叫小儿子到楚国请他的结拜兄长—楚国宰相...

  • 佚名
    2024-06-06 09:42:13

    论语或者典故起名,求助

    王鉴洛 或 王鉴泺  《论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古语的谏,一般指忧国忧民的臣子对君王的规劝、建议,在今天难得应用,但唐太宗李世民所说的:以铜为鉴...

  • 佚名
    2024-06-06 21:45:54

    成语典故?

    根据图片,僧多粥少,就是这个成语

  • 佚名
    2024-06-06 13:03:10

    《论语》中的50个成语典故

    【有教无类】    【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诲人不倦】    【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

  • 佚名
    2024-06-06 00:36:04

    半部论语的成语典故

    成语出处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盖亦少陵之说也。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

  • 佚名
    2024-06-06 21:17:16

    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于什么故事典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

  • 佚名
    2024-06-06 05:59:52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一天,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事后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何不这样说,他这个人,一发愤学习就忘记吃饭,内心一快乐就忘...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一个典故的出处,是一部文言文典籍的论点

    出自《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九回“管仲病榻论相”。 桓公曰:“然则易牙何如?”仲对曰:“君即不问,臣亦将言之。彼易牙、竖刁、开方三人,必不可近也!”桓公曰:“易牙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