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宁州的记载_有宁州这个城市吗

宁州,彭原。望。开元户三万二百二十六。元和户一千一百七。乡。
垦田《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也,当夏之衰,公刘邑焉。周时为义渠戎国,其後戎翟攻太王,?父避於岐山而作周。按今州理城,即公刘邑地也。後西伯伐犬戎,武王都镐京逐戎夷於泾、洛之北,以时入贡,命曰“荒狄”。周道衰,荒狄不至。後幽王为犬戎所杀,至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来至。秦昭王杀义渠戎王,并其地,始皇分三十六郡,此为北地郡,即义渠旧地也。汉氏因之,後汉移北地郡居富平故城是也。後魏延兴二年为三县镇,孝文帝太和十一年改置班州,十四年改为?州,二十年改“?”为“豳”,取迸地名也。废帝三年改豳州为宁州,以抚宁戎狄为名。後周改为北地郡,隋又为宁州,大业中又为郡。武德元年复为宁州,贞观元年改为都督府,四年又废府为州。
州境:东西二百十六里。南北五百十四里。
八到:东南至上都四百五十六里。东南至东都一千三百里。东至坊州三百二十里。西至泾州一百五十里。东北至延州三百九十里。北至庆州一百三十里。南至?州一百四十里。
贡、赋:开元贡:龙须席。赋:麻,布。
管县六:安定,真宁,襄乐,彭原,定平,丰义。
安定县,望。郭下。本汉泥阳县,在今县理东南十五里泥阳故城是也。至後魏太武帝置定安县,取定俗安人为义,在今县理西北三里定安故关。自隋开皇三年移县入废赵兴郡理,仍属宁州,皇朝因之。
扶苏墓,在县西北十八里。始皇太子也,监蒙恬筑长城。始皇崩,李斯矫诏赐死,葬於此。
真宁县,紧。西北至州七十里。本汉阳周县地,属上郡。《汉书》陈馀与章邯书曰:“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谓此县也。
後魏置泥阳、惠涉二护军,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复置阳周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罗川,因县南罗水为名,属宁州。皇朝因之,天宝元年改为真宁县。
子午山,亦曰桥山,在县东八十里,黄帝陵在山上,即群臣葬衣冠之处。
《史记》曰汉武帝北巡朔方,还祭黄帝冢於桥山,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上仙,群臣葬其衣冠,故有冢。”
襄乐县,紧。西南至州六十里。本汉襄洛县地,属上郡。後魏孝文帝改“洛”
为“乐”,属襄乐郡。後周属北地郡。隋开皇三年改属宁州。皇明因之。
秦故道,在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始皇三十年,向九原抵?阳,即此道也。
彭原县,紧。南至州一百里。本汉彭阳县地,在今县理西南六十里临泾县界彭阳故城是也。暨於後汉,又为富平县之地。後魏破赫连定後,於此复置富平县,废帝改为彭阳县,属西北地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宁州,八十年改为彭原县,因彭池为名。原南北八十一里,东西六十里。
定平县,上。北至州七十里。自汉至晋并泥阳县地,後魏至周并为定安县地。
隋大业十年,於此筑城,置枣社驿。武德二年,於驿分定安县置定平县,其驿移出城北。
丰义县,上。东南至州八十里。本汉彭阳县地,今县理西四十里彭阳故城是也。後魏於县理置?州,周武帝保定二年废州为防,隋文帝废防名为丰义城。武德二年,分彭原县置丰义县,因旧城为名,属彭州,贞观元年州废,县属宁州。
庆州,顺化。都督府。开元户一万七千九百八十一。乡五十一。
垦田《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周本纪》曰夏氏政衰,后稷子不?奔戎、翟之间,今州理东南三里有不?故城是也。春秋及战国时为义渠戎国,秦厉公伐义渠并之,虏其王。至始皇时属北地郡。按今州理,即汉郁郅城也,《地理志》属北地郡。後汉郡境为虏所侵,北地郡寄寓冯翊。後魏文帝大统十一年置朔州,周武帝保定元年废朔州为周武防。隋文帝开皇三年改置合川镇,十六年割宁州归德县置庆州,立嘉名也,义宁元年为弘化郡。天宝元年改为安化郡,至德元年改为顺化郡,乾元元年复为庆州。
州境:东西二百五十二里。南北四百七十二里。
八到:东南至上都五百七十里。东南至东都一千四百三十里。东北至延州四百四十里。西北至灵州六百二十里。东至?州三百九十里。南至宁州一百二十七里。西至原州三百四十里。北至盐州五百七十二里。
贡、赋:开元贡:牛苏、麝香。赋:胡布。
管县十:顺化,乐蟠,马领,合水,华池,同川,洛原,延庆,方渠,怀安。
顺化县,中。郭下。本汉郁郅县。後汉迄晋,戎虏所侵,不立州县。後魏及周,以为镇防。隋开皇十六年,於今州城西南一里置合水县,在马领、白马二水口,因以为名,属庆州。大业二年,以庆州为弘化郡,合水属焉。至武德六年改合水为合川县,取隋合川镇为名,贞观元年改为弘化县,天宝元年改为安化县,至德元年改为顺化县。
不?墓,在县东二里。
乐蟠县,中。北至州三十二里。本汉略畔道地,今县理北五里略畔故城是也。
後汉及晋,为虏所侵逼,此地无复郡县。後魏文帝於此置蔚州,周武帝置北地郡。
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彭阳、襄乐二县属宁州。义宁元年,分合水县置乐蟠县,属弘化郡,取乐蟠城为名也。《百官表》云“县有蛮夷曰道”,按略畔、乐蟠,皆指此城,方言讹舛,故不同耳。
马领县,中。东南至州六十七里。本汉旧县,属北地郡。汉末为虏所侵,至後魏为朔州之地。隋大业元年,分合水县於此置马领县,复汉县之旧名也。十三年陷贼,县废。义宁二年,於今县理北四十里百家堡置马领县,属弘化郡,以县西一里有马领坂,因名。
秦长城,在县西北一百二十六里,即蒙恬所筑也。
合水县,中。西至州五十里。本汉略畔道之地,在今县西南三十八里故城是也。自後汉至晋,此地皆无郡县。至後魏为襄乐县之地。武德六年,分合水县置蟠交县以城临大、小乐蟠二水交口,因以为名。天宝元年,改为合水县。
华池县,下。西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汉归德县地也。按汉归德县,今洛原县是。隋仁寿二年,於今县东北二里库多汗故城置华池县,因县西华池水为名,属庆州。皇朝因之。
子午山,旧名翟道山,在县西四十五里。
同川县,中下。东至州八十里。本汉郁郅县地,隋义宁三年,分宁州之彭原县西南十五里三泉故城置三泉县,属弘化郡。武德元年,改为庆州,县属焉,仍改为同川,因同川城为名。
洛原县,中下。东南至州二百七十五里。本汉归德县地,属北地郡。後汉更始二年,封岑彭为归德侯,谓此地也。後汉迄晋,无复郡县。後魏文帝大统元年,复置归德县。隋大业元年改为洛原县,因洛水所出为名。皇朝因之。
洛水,原出白於山,一名女郎山,在县北三十里。
延庆县,中。南至州四十里。本汉郁郅县地,後魏於今县理置朔州,隋开皇中改置合水县。武德六年,移丰州户住此,仍分合水县置白马县,以西临白马川水为名。天宝元年,改名延庆县。
方渠县,中下。东南至州一百八十里。古庆匡州仓在马领川内。因渠为名,景龙元年置,取?县为名。县西北马领山诸谷水,东南流经县所置方渠堡,因名之。
怀安县,下。南至州一百六十里。古居近党项藩落,开元十年,检逃户初置,故以“怀安”为名。

佚名
2024-06-20 14:47:4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20 02:26:27

    南燕国的记载

    这个姞姓燕国,在古籍上已发现有如下几款记载:《左传·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记载:“卫人以燕师伐郑。”说的就是卫国人用姞姓燕国的军队去攻打郑国。桓公十二年公...

  • 佚名
    2024-06-20 01:06:04

    三韩的典籍记载

    韩民族早期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借用表汉字标记本民族语言。韩国的国名中就含有“韩”字。 “韩”后来演变为韩民族的别名。三韩是现在韩民族/朝鲜民族的直系祖先,也是...

  • 佚名
    2024-06-20 15:31:12

    曲阿的史书记载

    光绪《丹阳县志·城郭》有载:汉末有刘繇城,在今县西南二百四十步,繇自扬州徙治曲阿所筑”。《资治通鉴》载:兴平元年,侍御史刘繇诏拜扬州刺史,州旧治在寿春,已被袁术...

  • 佚名
    2024-06-20 08:00:00

    白虎的相关记载

    《太上黄箓斋仪》卷四十四称白虎西斗星君为:“奎宿天将星君,娄宿天狱星君,胃宿天仓星君,昂宿天目星君,毕宿天耳星君,觜宿天屏星君,参宿天水星君。”至于其形象,《道...

  • 佚名
    2024-06-20 08:00:00

    管仲的史籍记载

    《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第二《管子》

  • 佚名
    2024-06-20 08:00:00

    丰宁县的最早历史记载

    据《满洲地名考》:丰宁县名来源于乾隆皇帝御赐,取字“丰阜康宁”。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始建丰宁县。民国时丰宁隶属热河都统。1940年县治所由凤山镇迁往大阁...

  • 佚名
    2024-06-20 08:00:00

    礼记中是怎样记载鳄鱼的?

    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已经有有关鳄鱼的记载,《礼记》中就曾记载了有关鳄鱼的事迹,到唐代,大文豪韩愈就以鳄鱼为题,写出《祭鳄鱼文》的讨贼文,义正辞严,吓退鳄患。人们的心...

  • 佚名
    2024-06-20 08:00:00

    燕德妃的史籍记载

    1、《旧唐书》:《本纪第五》 、《列传第二十六》 、《志第三.礼仪三》 。2、《新唐书》:《列传第五》 、《志第四.礼乐四》 。3、《唐会要卷二十》。4、《资治...

  • 佚名
    2024-06-20 08:00:00

    宋共公的史籍记载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 佚名
    2024-06-20 08:00:00

    中国历史记载九州鼎

    相传夏初元年,禹皇(也就是大禹)将天下九分,分为九州,并设州牧,铸九个鼎,分派天下工匠采取九个州的具有代表性的山水图画刻在上面,每个鼎代表一个州,每个鼎都掌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