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求8个四字成语,要有典故和来历的

对牛弹琴
解释: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古代音乐家公明仪每次弹琴时,他的琴声引来很多鸟儿与蝴蝶。当看到水牛在吃草,就对水牛弹奏几曲,结果水牛无动于衷地走开,公明仪大叹:“对牛弹琴,一窍不通。”

八仙过海
解释: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蓝技水而渡;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八仙过海”根据这个传说而来。
又叫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打草惊蛇
解释: 比喻由于行动不慎而使对方有了觉察与防范。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伸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囫囵吞枣
解释: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有个人曾经对人们说:“吃一点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吃多了,会伤脾的;枣呢,正好与之相反,虽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会对牙齿有害。” 听的人中一个人听了,想了想,说:“吃梨时,只嚼不咽,还会伤脾吗?吃枣时,我不嚼,一口吞下去,这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 另一个年轻人听他这么一说,就想开个玩笑:“你这不是囫囵吞下枣吗?” 周围在场的人都笑了。
读后:我们学习知识时不能囫囵吞枣,首先把要学的知识理解清楚,然后再认真去掌握它。如果学知识只是笼统地学,就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

画饼充饥
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卢毓,在魏国做官,由于他为魏文帝曹丕出了许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为侍中、中书郎。

有一次,魏文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不能吃的。" 卢毓回答说:"靠名声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发现一般的人才。由于修养高,行为好,而有名的,是不应该厌恶他们。我以为主要的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辩,虚实混淆。" 魏文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

惊弓之鸟
解释: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战国时期,有个杰出的弓箭手,叫做更赢。他的射箭本领在当时可称是举世无双。有一天,他和魏王并肩站着,天空中忽然飞过一群鸿雁。更赢很自信的对魏王说:“我可以用弓声就把飞鸟给打下来。”魏王很怀疑。正在那是,一只孤雁很低很慢的飞过。鸣声凄惨。更赢见了,就张着弓,扣着弦,砰的一声,直入云宵。那孤雁果然应声落地。魏王惊叹之余,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更赢解释说:“那孤雁飞得低且慢,因为它已经受过伤;它鸣叫的声音悲而哀,因为它离了群。身伤心碎,使它心跳加速,两翼无力,体重失去平衡,正如人们吃饭时,突然听见雷声,筷子落地的情况一样自然而平常。”
  后人根据上面的故事,做成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形容先前多次受过惊吓的人,忽然遇到同样可怕的事物,就吓得魂飞魄散,惊惶失措,不知如何去应付新的环境。

买椟还珠
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 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 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 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守株待兔
基本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
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希望可以帮到你。
如果满意请采纳或好评。
佚名
2024-06-02 12:38:4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2 02:02:14

    有历史典故(含主人公名字)的成语50个

    伯乐相马 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 贾人渡河 程门立雪 愚公移山 后羿射日 女娲补天匡衡凿壁 杞梓之才 孟母三迁 昆仲之间 孔孟之道 胡孙入袋 田忌赛马 貂蝉拜月毛遂...

  • 佚名
    2024-06-02 02:58:59

    成语故事典故

    1、说明对皇帝保持尊敬很重要!2、说明趁火打劫、打退了敌人是不会得到赏识的!3、说明你没给悬赏分,很难得到想要的答案!4、说明你这个问题,本身就问得颠三倒四、不...

  • 佚名
    2024-06-02 03:27:28

    个成语典故和棋文化有关

    弃车保帅(丢车保帅)棋逢对手棋高一着举棋不定

  • 佚名
    2024-06-02 19:53:36

    纪姓的来源及成语典故

    纪姓在百家姓里排名136位,有人口110万人,占总人口的0.88%。<一>、纪姓来源。以国为姓,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

  • 佚名
    2024-06-02 07:33:44

    关于山西的历史典故成语

    纸上谈兵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

  • 佚名
    2024-06-02 05:44:51

    三羊开泰 这个成语是怎么个来历?? “三羊开泰”的典故

    三阳开泰之说来自《易经》。六十四卦之中,古人以《坤》为十月的卦象,《复》为十一月卦象,《临》为十二月卦象。卦爻分阴阳。《坤》卦六爻皆取阴爻,为纯阴之象;《复》卦...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马的典故和来历是什么?

    原蹄兽马的祖先是生活在5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的始(祖)马(Hyracotherium Owen=Eohippus Marsh)。它们的身体只有狐狸...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有关龙的成语典故

    画龙点睛: 传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张僧繇的画家,他在一个寺院的墙上画了四条龙,这四条龙都没画上眼睛.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给龙画上眼睛呢,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去....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与鸡有关的成语典故

    闻鸡起舞,鸡犬升天,鸡毛蒜皮,鹤立鸡群,鸡飞狗跳,杀鸡取卵,杀鸡儆猴,鸡犬相闻,小肚鸡肠,偷鸡摸狗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有个成语典故,锯掉桌脚越锯越短有个成员典故.

    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会有两种结果,或者有3个角、4个角,或者有5个角。普通锯法,是5个。沿某一角的顶点到相对边上任一点(除去其相对角的顶点)锯是4个。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