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秦时为郡汉时为国的长沙,为何后来却落后于建城更晚的武汉?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拥有53条国际直达航线,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四大洲的城市。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境内的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清末洋务运动促进了武汉的工业兴起和经济发展,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武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发祥地,武昌起义作为辛亥革命的开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在今汉阳先后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时荆州牧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遂成为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公元223年(吴黄武二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望塔,取名黄鹤楼。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

长沙郡,最先设于秦朝,为直属朝廷管辖的三十六郡(一级行政区划)之一。其最高行政长官为郡守,并设有郡尉管军事,监御史掌监察。郡下设县,行政长官为县令(万户以下的县称县长),又设有县尉掌军事和治安,县远掌司法和税务。县以下设乡、亭、里等社会基层行政单位,有三老、亭长、里正等职,以禀承郡县的命令实施对社会的统治。

秦代的长沙郡,以今长沙地区为中心,涵盖了今湖南大部分地区,北起洞庭,南逾五岭,东邻鄱阳湖西岸和罗霄山脉,西接沅水流域。据明朝崇帧年间编《长沙府志》沿革记载,秦代长沙郡下设湘、罗、益阳、阴山、零陵、衡山、宋、桂阳等9县,这是古代湖南或长沙最早的一批县级行政区域,其范围包括了今岳阳、长沙、湘潭、株洲、益阳、衡阳、邵阳、娄底、郴州、零陵等部分或全部,以及鄂南、赣西北和广东的连县、广西的全州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天整个的湖南省。其治所湘县即大致为今长沙市辖区。

公元前202年,封西汉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长沙郡建长沙国。其国至汉文帝时时绝。后改郡改国不常。东汉初,公元37年,废除经过一系列变化的长沙国,重建长沙郡。长沙郡从东汉起,经过三国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的南朝,直到隋朝公元589年,隋文帝废除郡一级,共延续了552年。

西晋改长沙郡为湘州,东晋初改回长沙国,后又改长沙郡,刘宋时改湘州,以临湘治长沙郡。隋炀帝改州为郡,又改潭州为长沙郡,辖长沙、衡山、益阳、邵阳4县,以长沙县为郡治。唐武德三年(621年),复改长沙郡为潭州。从此长沙郡在历史上未再出现。

三国南北朝时期,长沙作为南朝的一个重要中心城市,一直设有长沙王,起着衔接南朝东西的重要作用,军事地位处于最高峰。这个时期的长沙为湘州治所,经济发达,从出土来看几乎就是南京的翻版(南京为帝,长沙为王),处于仅次于汉代长沙国的历史最发达时期之一。唐宋时期的长沙,经贸发达,长沙窑远销海外,茶市米市交易极其活跃,特别是五代十国的楚国建都长沙,达到经贸发展的顶峰时期。

湖南早在秦汉时期就是长沙郡或长沙国等所辖大部,并未和湖北地区同一级区划(荆州刺史部并非行政建制)。南北朝、唐宋时期也都有郡州,直到元朝才划入湖广行省,清朝初期划出再建湖南。长沙在元朝之前还是很强的,位列全国前十城市没有问题,马王堆只是汉朝长沙国强盛的一个小小象征。当时长沙国虽然偏居一隅,但因和南越国相接,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长沙国的发展也远远强于其他边陲小国,至今还给长沙留下了中国最大的汉代诸侯王陵群。

而秦汉时期的武汉,因所处地带湖泊沼泽水患严重,还处于江夏郡管辖的偏远位置,可以说基本是无城或小城状态。直到唐宋武汉才逐渐崛起,元朝设行省省治后才慢慢超过长沙,之前的历史除了郊外盘龙城可以谈谈,其他并无亮点。武汉很多时候都拉今天的鄂州的历史作为补充,但两者并非一个城市。

长沙被武汉超越的重要原因就是湖广行省的省治从长沙移至武汉(当时叫鄂州),因武汉距离湖南较远(按古代水路陆路来说,武汉偏居湖广行省一角),不仅导致长沙风光不再,还导致湖南地区逐渐落后,直到清朝重新划出建省,湖南特别是长沙又开始了新一轮发展期,以曾左为代表的湘军人物给湖南带来了巨大财富和快速发展时期,虽湖南从近现代人物上笑傲全国,但也未能将长沙顶得超越当时的巨无霸武汉了。

佚名
2024-06-09 23:21:1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