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抗日战争中日本共出动多少个师团,指挥官分别是谁?

日本陆军地面师团是具有固定编制的基本战术兵团,师团之上的军、方面军、总军都是领率机关的番号,所辖部队依任务而配属。日本陆军在战争期间还组建了几种有固定编制但规模小于师团的野战兵团,包括独立混成旅团、混成旅团、独立步兵旅团、独立坦克旅团、机动旅团、海上机动旅团、骑兵旅团、警备旅团、独立警备队。除“战车师团”、“高射师团”、“飞行师团”外的“师团”为步兵、炮兵、骑兵(搜索)、工兵、辎重兵合成编制。按合成程度、员额的差异,战争前期的师团划分为四单位制、三单位制、两旅团制,战争后期的师团划分为甲、乙、丙、丁种。
1.第20师团(常设):1915年组建,1937年7月19日从朝鲜抵达天津加入中国驻屯军,参加7月28日南苑战斗;华北方面军成立后先后隶属第1军、直属方面军;1937年8、9月在平汉路北段作战,10月中旬沿正太路旧关、娘子关攻太原;1939年11月调回朝鲜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川岸文三郎、牛岛实常、七田一郎;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18军在新几内亚向澳军缴械。
2.第5师团(常设):1888年组建,1937年8月中旬自日本登陆大沽加入中国驻屯军,于昌平以南集结8月16日投入南口作战;后编入华北方面军,在平绥路东段作战攻占张家口、蔚县等地,9月下旬在平型关作战,10月上旬至忻口作战,11月8日攻占太原;1938年1月转用于青岛、胶济路;1938年3月参加徐州会战的临沂、台儿庄战斗;10月12日调入华南第21军,10月22日登陆珠江口攻占佛山;1939年9月自华北方面军转隶关东军;11月15日调回第21军参加桂南作战在钦州湾登陆,11月24日占领南宁,12月投入昆仑关争夺战;1941年11月调南方军第25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板垣征四郎、安藤利吉、今村均、中村明人、松井太久郎(其中板垣征四郎列名“28个甲级战犯”);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2军在南太平洋马鲁古群岛塞兰岛的比鲁向澳军缴械。(注:据[9]第198-199页,由陆军省次官桂太郎、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主持的日本陆军兵制与军备改革发生于1886-1889年,1888年废除东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广岛、熊本六镇台设置第1-6师团。资料[10]日军师团条目记载第1-20师团及近卫师团成立时间大部分是错的,例如第1-6师团显然不可能成立于改革前的1884年。)
3.第6师团(常设):1888年组建,1937年8月中旬自日本登陆大沽加入中国驻屯军,于廊坊集结后部分兵力参加南口作战,8、9月在保定作战;转隶第10军于11月4日在金山卫以西登陆投入淞沪战场,11月13日在安亭、南翔地区作战,12月从南路攻打南京,是“南京大屠杀”凶犯之一,后进占芜湖;编入第11军于1938年7月参加武汉会战沿合肥、黄梅、黄陂、临湘攻击;1939年3月南昌会战担任西北方向阻击;9月18日始第1次长沙会战在中路作战;1939年冬季作战在鄂东南地区;1941年9、10月参加第2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参加第3次长沙会战(此时已改为三单位制);1942年11月调往南太平洋隶属第8方面军第18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谷寿夫、稻叶四郎、町尻量基、神田正种;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第8方面军第17军在布干维尔岛向澳军缴械。首任师团长谷寿夫作为战犯于1947年在南京被处决。
4.第10师团(常设):1898年组建,1937年8月中旬自日本本土登陆大沽于天津集结,后编入第2军,9月中、下旬在津浦路北段东路作战,占泊头、德县,11月上旬攻占临邑、商河,12月占济南;1938年1月占兖州;3月参加徐州会战在滕县、台儿庄、豫东作战;武汉会战时自合肥沿六安、潢川、信阳攻击;1939年8月调回日本,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矶谷廉介、篠冢义男;1944年底调往第14方面军,菲律宾战役被击溃,残部在吕宋岛碧瑶以北山区向美军缴械。
5.第14师团(常设):1905年组建,1937年9月上旬自日本到达塘沽编入第1军,在平汉路北段作战,10月攻占石家庄,11月在冀南邯郸及安阳作战;1938年5月徐州会战担任豫东兰封围攻;6月隶属第2军,1939年9月调回日本;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土肥原贤二、井关隆昌(其中土肥原贤二列名“28个甲级战犯”);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帕劳地区集团在帕劳群岛向美军缴械。
6.第16师团(常设):1905年组建,1937年9月11日从日本抵达天津,加入华北方面军第2军,9月中、下旬在津浦路北段西路作战;10月17日转隶上海派遣军,于淞沪会战末期登陆白茆口,攻击常熟方向,12月作为中路沿丹阳、汤山攻打南京,是“南京大屠杀”凶犯之一;1938年1月返回华北方面军第2军,5月徐州会战担任北路围攻及豫东作战;9月武汉会战在叶集方面作战;在第11军编成内参加1939年5月随枣会战之钟祥战斗;1939年7月调回日本,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中岛今朝吾、藤江恵辅;1941年11月编入南方军第14军;菲律宾战役时隶属第14方面军第35军,在莱特岛战败溃散。
7.第108师团(特设):1937年8月26日在日本以第8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即编入华北方面军第2军,11月参加冀南作战攻占邢台;1939年11月调回日本,1940年2月21日撤编,历任师团长下元熊弥、谷口元治郎。(注:1944年7月12日在中国东北以第9独立守备队为基干另行组建关东军第108师团至战争结束。[5]第271页称1939年末复员撤销4个师团,显然将第108师团误列入。)
8.第109师团(特设):1937年8月26日在日本本土以第9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1937年9月11日抵达天津配属第2军,部分兵力参加津浦路北段东路作战,10月转向平汉路占邢台,部分参加太原会战;1938年1月部分兵力参加攻占周村、博山;1939年9月调回日本,1939年12月24日撤编,历任师团长山冈重厚、阿南惟几、酒井镐次。(注:1944年5月22日以小笠原群岛父岛要塞守备队之混成第1、2旅团为基干另组建第109师团,其主力在硫磺岛战役中战败覆灭。)
9.第3师团(常设):1888年组建,1937年8月23日自日本本土登陆吴淞、张华浜,编入上海派遣军,9月6日攻占宝山,11月4日突破苏州河;1938年5月徐州会战在蚌埠担任南路围攻;在第2军编成内1938年9月底参加武汉会战之潢川方向战斗;转隶第11军参加1939年5月随枣会战之随县作战,9月第1次长沙会战担任西路;1940年5月初枣宜会战担任右翼;1941年9、10月第2次长沙会战攻占株洲;1941年12月-1942年1月第3次长沙会战担任西路;1942年5月浙赣会战在南昌、临川作战;1942年12月改为三单位制;1943年5月参加鄂西会战宜都战斗;11月参加常德会战;1944年5-8月长衡会战担任东路;1944年9-11月参加桂柳会战,攻入贵州都匀附近;1945年4月18日列为中国派遣军直辖,5月从南宁退出广西经湖南北调,“八一五”时到达岳阳东北云溪一线,后转至镇江缴械投降;第3师团即“名古屋师团”是日本陆军常设师团,1937年8月侵入中国关内参战至战败投降经历中日战争全过程,历任师团长藤田进、山胁正隆、丰岛房太郎、高桥多贺二、山本三男、辰巳荣一。
10.第11师团(常设):1898年组建,1937年8月23日自日本本土登陆川沙编入上海派遣军,9月在上海罗店作战,1938年1月调回国内,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山室宗武;战争结束时属本土第2总军第15方面军第55军在高知县缴械。
11.第9师团(常设):1898年组建,1937年10月初自日本本土到达吴淞编入上海派遣军,师团长吉住良辅,在蕴藻浜、大场一带作战,12月沿金坛攻打南京;1938年5月徐州会战在蒙城一线担任南路围攻;后编入第11军,1938年7月投入武汉会战赣西北方向;1939年6月调回日本;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第10方面军在台湾新竹缴械。
12.第13师团(特设):1937年8月在日本本土重组,1937年10月1日在吴淞口登陆,编入上海派遣军,在蕴藻浜、大场一带作战,12月夹江攻打南京;1938年2月攻占蚌埠地区,1938年5月徐州会战在蒙城一线担任南路围攻,5月13日占徐州;1938年6月编入第2军,武汉会战时自合肥沿霍山一线攻击;1938年12月因第2军司令部调回日本转隶第11军;参加1939年5月随枣会战,1939年9月第1次长沙会战在东路作战;1939年冬季作战在钟祥、京山地区;1940年5、6月枣宜会战担任左翼攻击宜昌;1941年10月在宜昌攻防作战以配合第2次长沙会战;1942年12月改为三单位制;1943年2月在监利、华容作战;1943年5月鄂西会战在宜都作战;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攻占常德;1944年5-8月长衡会战担任东路;1944年9-11月参加桂柳会战于1944年底攻占贵州独山,后回防广西宜山地区;1945年4月18日直属中国派遣军,6月从宜山地区退出广西开往华东,“八一五”前夕到达湖南衡阳、零陵一线,后随第11军转至江西湖口缴械投降;在中国战场战败投降的日军师团中,只有第13师团与第3师团是1937年参战的,对于重组的第13师团而言这也是它的全部历史,历任师团长荻洲立兵、田中静壹、内山英太郎、赤鹿理、吉田峰太郎。
13.第101师团(特设):1937年9月1日在日本本土以第1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1937年9月22日开始到达淞沪战场编入上海派遣军,在虹口方向作战;后隶第11军1939年3月18日在德安南发起攻击占领南昌,1939年11月调回日本,1940年3月撤编,历任师团长伊东政喜、斋藤弥平太。(注:[5]第271页称1939年末复员撤销4个师团,显然将第101师团误列。)
14.第18师团(特设):1937年9月9日在日本本土重组,1937年11月4日登陆金山卫以东在第10军编成内参加淞沪会战,11月13日进占嘉善,12月攻打南京西南方向;后进占杭州;1938年10月12日调第21军登陆大亚湾,10月21日攻占广州;1940年1月桂南作战攻占宾阳;1941年4月登陆马尾攻陷福州,11月调南方军第25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牛岛贞雄、久纳诚一、百武晴吉、牟田口廉也;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缅甸方面军第33军在泰缅边境向英军缴械。
15.第114师团(特设):1937年10月12日在日本以第14师团预备役人员编组,历任师团长末松茂治、沼田徳重。1937年11月8日在金山卫登陆入列第10军参加淞沪会战,11月25日攻占长兴,12月攻打南京担任南路,是“南京大屠杀”凶犯之一;1938年2月转隶华北方面军,5月徐州会战参加北路围攻;1939年6-7月参加鲁南、鲁西作战,8月调回日本(此时师团长沼田徳重已因作战负伤不治而亡),1939年9月撤编。
16.第26师团(三单位制):1937年7月11日日军参谋本部令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向中国关内开进,9月30日即以独立混成第11旅团为基干组建第26师团(1939年1月14另组建独立混成第11旅团),是日军第一个三单位制师团,在中国期间师团长是后宫淳、
佚名
2024-06-18 16:49:1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