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佛经中“摩诃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指的是什么?

摩诃萨
  佛教用语。摩诃萨乃摩诃萨陀或摩诃萨埵的简称, 梵语maha^sattva,巴利语maha^satta。maha^,音译为摩诃,意译作大;sattva,音译为萨陀,意译作乃有情、众生之义。华译为大心,或大有情,指有作佛之大心愿的众生,亦即大菩萨。
  [编辑本段]摩诃萨的来历
  一、乃菩萨或大士之通称。谓此大众生系愿大、行大、度众生大,于世间诸众生中为最上,不退其大心,故称摩诃萨陀。(参见大智度论卷五、法华义疏卷二、法华玄赞卷二) 二、为释尊于因位修菩萨行时之名。又称萨陀王子。谓过去世有一王,名摩诃罗陀(梵Maha^ -ratha ,意译作大车),勤修善法。有三子,皆相好端正,第一太子名摩诃波那罗(梵Maha^ -pran!a^da ),次子摩诃提婆(梵Maha^deva ),三子摩诃萨陀。一日,三位王子游竹林,见一虎产七子,而七子围绕在母虎周围,饥饿憔悴,身体羸弱,其命将绝,王子们皆心生悲怆之念而离去;然而摩诃萨陀大生悲心,先使二兄返宫,独还林中,至饿虎所,为求无上菩提,而欲舍此秽身,遂自脱衣服置竹枝上,作种种誓已,即委身卧饿虎前。虎畏萨陀慈威之力而不敢食;摩诃萨陀见之,上高处投身于地,时小神以手捧王子,故无损伤;摩诃萨陀复以干竹刺颈,是时大地六种震动,天华乱坠,饿虎见萨埵流血,始渐近,舐血食肉,唯留余骨。此即佛本生谭中,投身喂虎之因缘,虎之七子即后来佛世时之五比丘及舍利弗、目犍连,释尊亦以此功德而超越十一劫。
  [编辑本段]何缘菩萨复名摩诃萨?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缘菩萨复名摩诃萨?” 佛告善现:“菩萨于大有情众中定当为上首,以是缘故,复名摩诃萨。”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何者是大有情众,而菩萨于中定当为上首?” 佛告善现:“大有情众者,谓住种性、第八、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地,及从初发心乃至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是名大有情众。菩萨于如是大有情众 中,定当为上首故,复名摩诃萨。”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如是菩萨摩诃萨,以何因缘于大有情众中定当得为上首?” 佛告善现:“以此菩萨摩诃萨发金刚喻心决不退坏,由此心故,于大有情众中定当得为上首。” 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者名为菩萨摩诃萨金刚喻心?”
  [编辑本段]佛告善现详述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生如是心: ‘我当擐坚固铠,于无边生死大旷野中,摧破无量烦恼怨敌。我当枯竭无边甚深生死大海。 我当弃舍内外所重一切身财。我当于一切有情等心作大义利。 我当以三乘法拨济一切有情,皆令于无余依涅盘界而般涅盘。 我当虽以三乘法灭度一切有情,而实不见有情得灭度者。 我当于一切法如实觉了,无生无灭。我当纯以应一切智智心,修行六波罗蜜多。 我当修学于一切法,通达究竟遍入妙智。我当通达一切法相一理趣门。 我当通达一切法相二理趣门,乃至无边理趣门。我当于一切法修学通达一理趣门妙智。 我当于一切法修学通达二理趣门妙智,乃至通达无边理趣门妙智。我当修学引发无边静虑、无量、无色法门。 我当修学引发无边三十七菩提分法、三解脱门、六到彼岸法门。 我当修学引发无边五眼、六神通、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法门。’
  [编辑本段]其他
  善现,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金刚喻心。 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安住此心,亦不自恃而生憍举故,于大有情众中定当得为上首。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生如是心:‘一切地狱、傍生、鬼界、人、天趣中,诸有情类所受苦恼,我当代受令彼安乐。’若菩萨摩诃萨生如是心:‘ 我当为 一有情,经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大劫,受诸地狱种种剧苦,以无数方便教化令证无余涅盘。如是次第为一切有情,一一各经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大劫,受诸地狱种 种剧苦,亦一一各以无数方便教化令证无余涅盘。作是事已,自植善根,复经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大劫,圆满修集菩提资粮,然后趣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 现,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金刚喻心。 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安住此心,亦不自恃而生憍举故,于大有情众中定当得为上首。 “复次,善现,以此菩萨摩诃萨发殊胜广大心,决不退坏,由此心故,于大有情众中定当得为上首。” 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者名为菩萨摩诃萨殊胜广大心?”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生如是心:‘我应从初发心乃至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于其中间誓当不起贪欲心、瞋恚心、愚痴心、忿心、恨心、覆心、恼心、诳心、谄 心、嫉心、悭心、憍心、害心、见慢等心,亦复不起趣向声闻、独觉地心。’善现,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殊胜广大心。 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安住此心,亦不自恃而生憍举故,于大有情众中定当得为上首。 “复次,善现,以此菩萨摩诃萨发不可倾动心,决不退坏,由此心故,于大有情众中定当得为上首。” 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者名为菩萨摩诃萨不可倾动心?”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生如是心:‘我当以应一切智智心,修习发起一切所修、所应作事。’善现,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不可倾动心。 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安住此心,亦不自恃而生憍举故,于大有情众中定当得为上首。 “复次,善现,以此菩萨摩诃萨发利益安乐心决不倾动,由此心故,于大有情众中定当得为上首。” 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者名为菩萨摩诃萨利益安乐心?”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生如是心:‘我当穷未来际,于一切有情,为作归依、桥船、洲渚,救济覆护,常不舍离。’善现,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利益安乐心。 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安住此心,亦不自恃而生憍举故,于大有情众中定当得为上首。 “复次,善现,以此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常能爱法、乐法、欣法、喜法,由此缘故,于大有情众中定当得为上首。” 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等为法?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常于此法爱乐欣喜?” 佛告善现:“所言法者,谓一切有情及色非色法,皆无自性都不可得,实相不坏,是名为法。 言爱法者,谓于此法起欲希求; 言乐法者,谓于此法称赞功德; 言欣法者,谓于此法欢喜信受; 言喜法者,谓于此法慕多修习。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梵文Anuttarasamyaksambodhi的音译。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可译为“无上正遍知”,是只有佛才能够有的能力,"正觉",就是佛智,或称作"一切种智",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修行所得的智果;"无上",指其至高无上,无人可凌其上;"正"者,不偏不邪之义;十法界同为一体。谓之"等",不同于凡夫外道的见解,称"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圆极佛果,自在菩提。菩萨虽了然心性平等,自利利他,但尚未圆证究极之果,其上尚"正等正觉"有待努力;二乘超凡入圣,明心见性,但不能明了一切众生心性平等,故犹只能自利,而不能觉他,只是"正觉"而已;外道心外取法,修诸多苦行,却不明心性为何物,所以是"邪见";凡夫众生,虽有本觉真心,但妄念未除,故称"不觉"。只有佛陀三智圆明,五眼洞照,始觉与本觉合而为一,能转生死为涅盘,化烦恼为菩提。总之,诸佛也是依赖般若法才得到菩提智果的。 宋 苏轼 《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记》:“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曰以无所得故而得, 舍利弗得阿罗汉道,亦曰以无所得故而得。如来与舍利弗若是同乎?曰:何独舍利弗 !”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第四二问》:“如我所言,上合佛心,我所科判,上合阿难原文,佛加被我, 智者大师加被我,我疾得法华三昧,亦得普见一切色身三昧,现生蒙佛梦中授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经》(唐玄奘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佚名
2024-06-09 13:06:4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