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阿弥陀佛的教义——念佛往生

根据《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说明,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有“三辈九品”的往生等级和资格条件。 三辈九品往生的品级往生的资格见佛的方式上品上品上生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回向发愿上品往生都必须发菩提心上品人临终时阿弥陀佛和海会大众前来迎接上品中生不读诵大乘方等经典,而能善解第一义谛、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上品下生但发无上道心、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中品中品上生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中品往生都必做到三业善净中品人临终见佛菩萨化身,或修行时心中现见佛菩萨的幻化假相中品中生能够做到一日一夜持戒清净中品下生不曾受律仪,平时孝养父母,行世仁慈, 临终能发心往生下品下品上生作众恶业,但不诽谤大乘方等经典下品往生的
都是恶人 下品人临终时恍恍惚惚,和在梦中见佛一样下品中生毁犯戒、偷僧物、不净说法(为了名利宏法)下品下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观经》和《无量寿经》的不同说法在往生条件的说明上,《观经》和《无量寿经》有三大不同:
①《无量寿经》说:往生净土的人都要发菩提心,但《观经》中品以下的人并没有提到要发菩提心。
②《无量寿经》说,除了诽谤大乘佛法和五逆十恶,都可以往生, 而《观经》即恶人便得往生为下品。
③关于恶人,《无量寿佛经》支本,前世作恶而今生能悔过行善的人,也能够得到下品的往生。而《观经》下品三生都是现生作恶的人。
可见《观经》的摄机更为广大, 平时不发菩提心,不修佛法为非作歹,只要临终时能悔改,也可以往生。
关于三辈九品的等级,《观无量寿经》放宽了往生的条件,提供了方便施设。此经是观佛依正庄严的念佛,但上品中品着重善根功德的发愿回向。《观无量寿经》中品下生以上的人,都能或多或少或久或暂的修观。中品下生及下品三人,除了发愿回向和称名念佛,都是一向不学佛法的。 【经典开示的往生法门】
⒈《般舟三昧经》以观西方无量佛为方便 ,而能见十方无量佛。因佛身相好和净土世界庄严并非一般众生的现前境界,故需因名思义专心系念,从而使观境明显现前。通过念慧相应,安住所缘,若达到“心一境性”──定,则念佛三昧成就,从而得见十方无量佛 。但是得念佛三昧并非得天眼,也并没到达佛国,而是在三昧中见佛的幻相,并可与佛相互问答。 通过观“一切法性空”得“空三昧”,而可往生净土,属于念佛法身或实相念佛。 般舟三昧法门结合了大乘般若思想,注重依靠自力的禅观;虽有阿弥陀佛的愿力,也必须靠念佛三昧才能往生,为利根上机所修。 该法门为慧远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等所推崇,但现今一般净土行者均已废弃不用;印顺法师认为,般舟三昧法门虽不太容易,但却是求生西方净土的根本法门。
⒉《无量寿经》是净土三经之一。此经先说阿弥陀佛立四十八愿构建净土,再说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后论三辈往生明示往生的条件和方法。此经说,三辈人往生的根本条件是念佛和发愿,不念佛不发愿便不会往生。《无量寿经》和《般舟三昧经》所说的念佛都不是口头称念,而三品人往生的根本因都是念佛和发愿。此外,《般舟三昧经》的往生仅限于定心见佛的“念佛三昧”,而《无量寿经》则放宽条件,可以散心,但也要一心净念相续。
⒊《观无量寿佛经》是净土三经之一,对净土宗影响巨大。此经开宗明义说,往生净土必须有三种净业福德的积累: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 ,修十善业;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此经在禅观上提出十六个观想次第,观阿弥陀佛及净土的种种庄严。首先是落日观,再逐次观水观地、观园林房屋,观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是从观色身相好到观功德法身的由浅入深的过程。此经也说明了“三辈九品”的往生等级。
⒋《普贤行愿品》也说往生极乐世界,但是并没有提到念佛,而是在品末说,如果以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来修行并回向功德,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这便是导归极乐的思想体现,在大乘佛教“难行道”和“易行道”的判别中,属于“易行道”。
⒌《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中往生净土的法门还有持咒,和密宗比较接近。经中说除了十日十夜的念佛法门外,又加以十日十夜持诵“鼓音声王大陀罗尼”。一般还有在念佛后加念往生咒的, 西藏喇嘛教还有弥陀与“长寿法”合修。 【祖师提倡的念佛方法】
⒈十念法:唐善导大师说十念法是念够十句的佛号。 北魏昙鸾大师强调了心无杂念,认为十念是没有杂念的忆念佛号并缘佛相好。 唐道绰大师和新罗元晓大师的说法也大致和昙鸾相同。 近代日本学者望月信亨,考梵文“念佛”的“念”字,应是“心念”之意;而《无量寿经》所说“念无量寿佛”的“念”,应是“随念”之意,或有“思惟”之意。
⒉五念门: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五念门:①礼拜门:心中愿生安乐国土,礼拜阿弥陀佛;②赞叹门:称念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弥陀异名)名号;③作愿门:如实修奢摩他(止);④观察门:如实修毗婆舍那(观);⑤回向门:以所有一切功德善根,为欲拔除一切众生之苦,而作愿摄取彼等,同生安乐国土。五念门方法其实是:礼拜信愿往生、称名念佛、观想念佛、发菩提心广度众生。
⒊五方便念佛门:智顗五方便念佛门:称名往生念佛三昧门,观相灭罪念佛三昧门,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心境俱离念佛三昧门,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五种念佛由浅入深。第一称名念佛,第二观相念佛,第三第四实相念佛,第五发菩提心。智顗认为,深层次念佛可通达一切法门。
⒋高声念佛:唐飞锡法师提倡高声念佛。飞锡认为,高声念佛能定心消祸,甚至能够达到心佛两忘的实相境界。
⒌五会念佛:唐法照大师提倡五会念佛。依据是《无量寿经》中五会音声的描写 和《阿弥陀经》中微妙音声的描写。 但经中的五音声指古乐谱曲用的宫商角徵羽,而法照的五会指五个阶段的音声汇集。 以五音谱曲,抑扬顿挫缓急有致,使念佛人不昏沈散乱,通过专精持续念佛,达到念佛三昧的境界。
⒍十念记数法:印光法师反对念佛用念珠记数, 并提出十念记数法。从称念第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至第十句,每一句念得分明,记得分明,至第十句称念完,再从第一句称念数至第十,周而复始。印光法师认为,十念记数法可以全心投入佛号, 而且非常适合钝根之人修持。
⒎佛七:又叫结七念佛。七在印度有7天的“小七”和49天的“大七”两种,结七指在一定时限中专心修持。佛七即是在七天中专心念佛,另外禅宗有参禅的禅七。因为平时念佛是散心的念佛,不容易专精达到“一心不乱”,所以净土宗有结七念佛的加行法。
(另)三时系念:《三时系念》传为中峰明本禅师所制。有《三时系念佛事》和《三时系念仪范》两个版本,两者主要内容一样,仅有细节差异。元代始便作为念佛仪轨流传至今,目前此仪轨的举行也十分普遍。三时系念虽重要普及,却不见于藏经和其他净土文类。如清彭际清在《净土圣贤录》记载明本的多种成就及影响,并无提及三时系念。甚至中峰所制的《幻住清规》也没提到三时系念。另中峰禅师门徒所编撰、朝廷应允编入藏经的《中峰和尚广录》,以及目前收入续藏的《明本禅师杂》,全无载录三时系念。印光法师认为,三时系念是后人伪造而非中峰禅师所制,并且反对用三时系念来助念。
【念佛三昧的理论和方法】
有关念佛三昧的经论很多,如《般舟三昧经》、《大阿弥陀经》卷下、晋译《华严经入法界品》、《文殊般若经》一行三昧、《大智度论》卷二一、《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二、《思惟略要法》、《摄大乘论》卷下、智顗《五方便念佛门》、圭峰宗密大师《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卷四、《安乐集》卷下、《释净土群疑论》卷七。
修念佛三昧应具备:①有定处和定期;②信愿往生;③至诚心念佛不断。
念佛三昧的方法次第为:①称名念佛:舍诸乱意,念念相续,口宣佛号,心系佛号。②观像念佛:舍诸乱意,念念观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众中说法。③观想念佛:舍诸乱意,念念观想,佛国净土,依正庄严,佛菩萨众,悲智解脱,功德法身。④实相念佛:舍诸乱意,不取于相,念念相续,观想体验,心佛众生,一切诸法,实相无相,真心无心,不空不有,即空即有,真俗不二,万法平等。初修一般从称名起修,若身心安稳则深层进修,至实相念佛则相当于禅宗的明心见性。
智顗和蕅益大师都认为念佛三昧是诸三昧之首。 蕅益大师认为,卢山派念佛是念他佛,达摩所传禅宗是念自佛,永明延寿派是理事双修禅净兼顾的念自他佛。蕅益大师并没条理出念佛三昧的实践方法,而是综合禅宗和净土宗做整合融会。
莲池大师将念佛三昧视为净土宗的圣教根本, 他将持名念佛分作出声念的明持,无声的默持和微动口唇念的半明半默持(如密宗金刚持)。莲池大师又主张《阿弥陀经》的“执持名号”,并将执持分为“忆念无间”的事持和“体究无间”的理持两种。莲池大师认为,执持至极可以达到和本心相契的“一心”境界。蕅益大师也将“执持名号”分为事持和理持两种层次,他认为:事持并没有达到《观无量寿经》中“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境界;而理持是相信阿弥陀佛即心本具为心所造,并且以心所具的名号来作为系心之境,暂不忘舍。他不同意莲池大师的体究之理,认为体究参究念佛只是摄禅归净的方便。

佚名
2024-06-04 05:59:0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4 11:59:39

    孕妇梦见佛光普照念阿弥陀佛

    梦见光,代表神灵或真理。梦见佛,是成功和获利的祥兆,象征着人间的功名富贵。梦里的光,通常表示希望,也象征真理,或者精神上的顿悟,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思想、新见解。梦...

  • 佚名
    2024-06-04 05:34:00

    在阿弥陀佛成佛之前有佛吗

    1、阿弥陀佛成佛,离现在才10劫时间,并不算长。另外,弥陀是他方世界的佛,不是娑婆世界的佛。阿弥陀佛自然不是第一个佛。 2、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迷了,这个问题在...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求一首佛乐,反复唱"阿弥陀佛"

    净土宗,四字无言,最好听的佛乐,百度音乐上输入上四字无言可搜到一堆,其中新加坡纯音乐演奏版的最好听。北京雍和宫自助导游机的背景音乐就是这个。一般人只知道大悲咒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佛教中中阴身个中有是一个么???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中阴亦称中有,其意即此处已死,彼处未生,中间所有之身耳。问:灵魂与中阴身有何差别?但是念佛人临终是灵魂往生抑或中阴身往生?李炳南老居士答:中阴亦称中有,...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佛家弟子为什么只高宣阿弥陀佛的佛号

    不止是如此 其他佛号也加持念诵 这个是佛说无量寿经 里佛祖说过的 念诵阿弥陀佛名号 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佛教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么道教念什么呀?

    福生无量天尊福生无量天尊是完整的天尊称号佛家有“阿弥陀佛”、“无量寿佛”等诸佛称号。“阿弥陀”是佛之名讳,而“佛”是称号。“无量寿”即无穷之寿,以此为佛之名而称...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念阿弥陀佛好还是南无阿弥陀佛好?要注意什么

    南无阿弥陀佛吧,其实心中有佛念哪句都一样,注意就是集中注意力,吃斋沐浴后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净空法师念阿弥陀佛和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区别

    净土经典教我们执持名号,名号就是四个字“阿弥陀佛”。加上“南无”是表示恭敬、皈依的意思。劝别人劝他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他对佛未必恭敬,他未必肯皈依佛。我们自...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净空法师:阿弥陀佛是谁

    关于阿弥陀佛名号之由来,据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载,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然据梵本阿弥陀经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载,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