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一些佛家梵语。_一些佛家梵语怎么写

刹那 chànà 极端的时间
梵语的音译。古 印度 最小的计时单位,本指妇女纺绩一寻线所用的时间,但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之极短者,如一瞬间。《法华经·提婆达多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於刹那间,发菩提心。” 南朝 梁武帝 《游钟山大爱敬寺》诗:“生仕无停相,刹那即徂迁。”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时极短者,谓刹那也,百二十刹那为一呾刹那。” 茅盾 《子夜》十五:“刹那间的静默。巷堂里馄饨担的竹筒托托地响了几下。”

觉悟 juéwù 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认清,也指对道理的认识
佛教语。谓领悟佛教的真理。 南朝 宋 谢镇之 《与顾道士书》:“若深体三界为长夜之宅,有生为大梦之主,则思觉悟之道,何贵於形骸。”《隋书·经籍志四》:“﹝ 释迦 ﹞舍太子位,出家学道,勤行精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你们老爷现在心上已脱尘网,不出三年必弃官学道,他的觉悟在你之先。”

阿兰若ā lán rě
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寂静处或空闲处。原为比丘洁身修行之处,后亦用以称一般佛寺。 宋 王安石 《草堂怀古》诗:“ 周顒 宅入阿兰若, 娄约 身归窣堵波。” 明 李贽 《初往招隐堂堂在谢公墩下》诗之二:“尽日阿兰若,吾生事若何!” 清 郝懿行 《证俗文·梵语》:“梵言阿兰若, 汉 言精舍也。译曰无诤也,或曰空静处也。” 明 王世贞 《游匡庐不能从南康道入取瀑布石梁之胜志叹》诗:“阿兰地寂寂,篮笋天茫茫。”

菩提 pútí [梵Bodhi] 佛教音译名,指觉悟的境界
佛教名词。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觉”、“智”、“道”等。佛教用以指豁然彻悟的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百喻经·驼瓮俱失喻》:“凡夫愚人,亦复如是,希心菩提,志求三乘。”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太子六年苦行,未证菩提。”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堪笑世人懵懂,不识菩提路径。”

佛陀 Fótuó [梵Buddha] 佛教的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佛陀简称为佛,其意为“觉悟者”。因此,佛陀变为对悉达多的称呼。佛陀生于释迦族,故又名释迦牟尼
梵语Buddha的译音。或译为“浮屠”、“浮图”、“菩提”、“勃驮”等。简称曰“佛”。意为“觉”。佛教认为,凡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皆可为“佛陀”。佛教徒即以此作为对其教主 释迦牟尼 的尊称。《魏书·释老志》:“浮屠正号曰佛陀。佛陀与浮图声相近,皆西方言,其来转为二音,华言译之,则谓浄觉,言灭秽成明,道为圣悟。” 鲁迅 《准风月谈·黄祸》:“他还画了一幅图,是一个 罗马 装束的武士,在抵御着由东方西来的一个人,但那人并不是 孔子 ,倒是 佛陀 , 中国 人实在是空欢喜。”

菩萨 púsà [Bodhisattva] 佛家语。
梵语 bodhisattva 的音译,也是菩提萨埵的省略,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意思。又译为大道心众生;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特指大乘佛教中作为神而加以崇拜者

比丘 bǐqiū 和尚。梵语khiksu的译音。桑门为息心,比丘为行乞。——《魏书·释老志》

比丘尼 bǐqiūní [梵Bhiksuni] 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女性,尼姑

阿耨多罗 ā nòu duō luó
梵语Anuttara的译音。意译为“无上”。 明 唐寅 《醉时歌》:“诸行无常一切空,阿耨多罗大圆觉。”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十九:“阿耨多罗,阿,此云无也;耨多罗,此云上也。”

三藐三菩提sān miǎo sān pú tí
佛教语。梵文Samyaksambodhi的音译。指佛陀所证的“等正觉”。《心经》:“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省作“ 三菩提 ”、“ 三藐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今产太子,当证三菩提,圆明一切智。” 清 蒋士铨 《空谷香·香销》:“看他低眉合掌微微笑,把虚无打破归三藐。”
佚名
2024-06-10 10:52:1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0 19:31:29

    佛经词语有哪些

      水中捞月,借花献佛,昙花一现,作茧自缚,现身说法,不二法门,真实不虚,皆大欢喜,天花乱坠,天女散花,天龙八部,极乐世界,勇猛精进,不可思议,循环往复,八大金...

  • 佚名
    2024-06-10 08:17:05

    佛家用语 文言文的

    《金刚经》上最经典的两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 佚名
    2024-06-10 16:56:26

    谁懂一些佛教用语啊

    女施主一副尊容, 是深具福德之人。 但须知福报起自因缘, 随心而显。 但知惜缘,不做任性之事, 则定不会错失今生命中有缘之人。 我写出来, 你千万不要用这些话...

  • 佚名
    2024-06-10 08:19:41

    求佛教用语要有寓意的!如菩提、梵音等

    若人欲了之,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 佚名
    2024-06-10 22:28:45

    佛教的词语有哪些

    不饮酒戒、不增不减、草木成佛、常寂光土、超佛越祖、超越三昧、称名念佛、传法灌顶、次第三观、慈心三昧、大悲忏法、大悲阐提、大乘三系、

  • 佚名
    2024-06-10 14:02:10

    与梵有关的词语

    拼音:fàn解释:关于古代印度的:~语(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文(印度古代的文字)。

  • 佚名
    2024-06-10 02:07:15

    形容佛家的成语有哪些?

    1、大慈大悲【拼音】dà cí dà bēi【解释】慈: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慈悲:佛家语,救人苦难。形容人心肠慈善。【出处】:《...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中国目前还有那些人会说古梵语?

    钱文忠,北大教授,大概懂梵语,他在百家讲坛讲过《大唐西域记》,可能看得懂梵语,是不是古梵语就不清楚了。还可以去大学(有名气的)小语种专业那边看一看,或者寺庙里的...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佛家(佛经/佛语)祝福平安的句子?

    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佛教音乐的起源“鱼山梵呗”

    佛教音乐是由梵呗发展而来的音乐。始自三国,源于印度五明之声明,通俗讲就是僧侣念经的声音。是指用清净的言语赞叹诸佛菩萨三宝功德,意为清净、离欲、赞颂、歌咏。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