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针对古风圈子

首先,我必须认同你“胸无点墨”说得很对,因为你以下的所有问题描述都是站在一个“假装谦虚接受批评,其实你们说得我根本不愿意听,我们古风圈就是有优越感”的角度进行阐释。论据不足以支撑论点,论点更不切题,最后加罪于戏曲。“家乡是锡剧发源地”和“我对锡剧很了解”是两个概念,没有必然联系就不要强加因果去拿这条当论据进行说明。况且你这个问题描述,和梁惠王跟孟子吐槽“寡人之于国尽心焉耳矣”有什么区别?用你的话,不对么?

其次,你一口一个“我们”“我们”,请不要这么自觉代表这么多的古风歌曲受众。我先要承认我很喜欢《牵丝戏》,但我喜欢的《牵丝戏》,是我们学院内的院宝级学生演唱的《牵丝戏》。人家是昆曲表演专业,正儿八经的昆山腔,水磨腔。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好了不吹了)她作为古风歌曲受众,是绝不能被你代表的。一,她对戏曲有独立的认知;二,她对古风音乐有所延伸与发展。如果你能做到这两点,那你可以顺带把她也代表了。

最后,你对戏曲了解有多少?姑且为了回答问题先下一个不太严谨的定义:戏腔,是指中国流行歌曲中一种模仿戏曲声乐发声的演唱方式。那么,在你的印象中,是否戏腔可以等同于戏曲?是不是捏着嗓子唱就是戏曲?李玉刚的艺术属不属于戏曲范畴?你知道锡剧有哪些代表剧目?你知道哪些知名的戏曲唱段?如果还停留在“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我觉得,你就是不了解戏曲。不妨来分析下你这句话:

“好吧,我一直觉得古代戏剧昌盛的原因就是戏剧是古代的流行音乐”
佚名
2024-06-04 07:02:2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