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三亚过年有什么特别风俗

在海南,有“年过中秋,月过十五”的说法。也就是说每年一过中秋,老百姓就筹备着过年:阉公鸡、填肥鸭……一进入阴历十二月下旬,过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烈了!
第一幕:
先送“灶公”后“上红”

在三亚,腊月二十九是送“灶公”的日子。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用把竹枝扎成扫帚将屋前屋后、屋内屋外打扫干净,香炉也要打扫干净并换上新炉灰,夜间则备焚香点烛,备酒果设祭,为“灶公”送行。寓意把一切不吉利、不清洁的陈腐之物扫地出门。
此外,这天,三亚人就开始“上红”,就贴春联和红纸、门神。所有的人家都在家具、果树、甚至家里的小轿车都要贴上“吉利”红纸,以示吉祥。当然,这些事情都由男人完成,女人不允动手。一切准备好后,就等着大年三十开开心心过年了。

第二幕:
除夕做红糖年糕

在海南许多市县,都有除夕前做红糖年糕风俗,三亚也不例外,但三亚的红糖年糕可以说是众多年糕中的一绝。不仅做工精细、讲究,味道也别具一格。
三亚红糖年糕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粉,先把糯米粉放入盆中用水调匀,然后将细碎的红糖拌入水中融化,加入盆中,用力搅拌,直到混合物成为均匀的糊状物。但三亚年糕最大的特点是搅拌时,还要掺入一些椰子粉末、花生等,然后将其放入锅中蒸几个小时。蒸好后的年糕非常有弹性,颜色是酱红色的,吃起来口感像软糖一样,味道极好。

现在,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吃年糕不用再等到除夕,只要想吃,市场上随时都买得到。尽管如此,每逢过年,许多三亚人还是会亲手做年糕,感受年的气氛。

第三幕:
全家老少欢聚“守岁”

过去,过年时无论手头多么拮据,腊月三十,许多人就是借钱借米也要杀鸡杀鸭,红烧肉、猪蹄子、荤菜、素菜、香蕉、桔子七大盘八大碗的摆在香炉前的八仙桌子上祭祖先。祭祖仪式完毕后,小孩就高高兴兴地跑去放鞭炮。
千万要记住的是,摆在八仙桌上的饭菜一定要凉后才拿下来,然后一家人再团团圆圆聚在一起吃除夕年夜饭。鸡、鸭是免不了,但这还不算丰年,桌上还要少不了“三鲜”(鲜鱼、鲜肉、鲜果)。
吃过除夕年夜饭后,男女老少洗完澡,换上新衣服“做年”,即送旧迎新之意。当晚,全家人欢聚在一块喝茶吃糖聊天“守岁”,一直守到午夜零时燃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夕夜,还要在客厅里和所有的房间里都点上油灯,俗称“发灯”,取“添丁发财”之意。从除夕晚上开始,不管白天黑夜,一直持续到大年初三天亮时分,这预示着来年吉祥平安,万事亨通。
第四幕:
大年初一千万别犯忌

大年初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一大早,起来后要先喝一碗放两颗红枣的白糖茶,寓意甜甜美美、红红火火。然后在桌上摆上“三鲜”(鲜鱼、鲜肉、鲜果)敬奉先人祖宗。
而且大年初一这天禁忌也是最多的,所以,许多人一般不出门,呆在自己家里。首先是不能挑水,所以,除夕那天得把水缸挑满,但如今家家户户都用上自来水了,就再也无此顾忌了。二是不能扫地,就算是爆竹纸、果壳纸屑洒遍地,也不能扫。如果扫掉了就说是把“财神”给扫掉了。特别是千万不能相骂、打架、不能打碎器皿,意为和和气气,见面道喜,互相恭贺发财,最忌讳的是讲不吉利的话。
大年初三是“送穷鬼”的日子,这天家家户户都清扫垃圾,意味着“穷去富来”。这天也是百姓常说的“赤口”,所以,这天一般不到亲朋好友家拜年。即将大年三十特地多煮的鸡、鸭用油爆锅炒一炒再吃,以表示去年有东西余到今年,也表示年已过去。一般初一至初五不出门买菜。初二至初六可到本家族串门,给长辈或亲戚或好友拜年,拜年的礼品,一般有柑桔或礼品中夹桔子叶,以表示大吉大利的祝福。
第五幕:
姑爷拜年须买鞭炮

在三亚,大年初二是外嫁女回娘家拜年的日子,这一天,除非嫁到省外,没办法回来,否则丈夫必须陪妻子、孩子带着礼品一起回娘家拜年。在所带的礼品中,都很随意,补品、小吃、特产等都可以,但千万不能少了一件非有不可的礼物———鞭炮。
这一天,家中其他人(特别是长辈)都得在家,接受拜贺。岳父岳母得准备丰盛的筵席宴。到外家门口后,女婿将鞭炮交给其他亲属,等鞭炮放完后才能进门向老人和其他亲属拜年。据介绍,带鞭炮到外家拜年是三亚多年来的传承下来不变的风俗,不仅是一种礼节性的需要,同样也是对长辈和其他亲属的祝福。且有的人甚至认为,鞭炮燃放的时间越长,说明祝福越多,所以,许多女婿回娘家都会买很多鞭炮。
下午,女儿女婿走时,岳父岳母要给用红纸包的糖果、年糕等给女儿做“迎路”。纵观老三亚人过年时的民俗活动,不管是送灶公、迎神、祭祖还是吃年夜饭、给压岁钱,或者拜年,都显现出人们祈求吉祥幸福、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体现了当地所特有的民族节日文化。
疍家人,是我国古代南方的水上居民,又称疍民、疍家、疍户等。据说是因为他们长年累月以船为家,如同漂浮于盐水之上的鸡蛋而得名。海南的疍家人主要集中在海口海甸港,陵水新村港,昌江海尾,三亚南边海、保平港、望楼港一带。1月30日上午,南国都市报记者来到三亚市南边海,寻找居住在那里的疍家人。记者看到,如今的疍家人的生活习俗已与岸上的汉族基本同化,过年也不例外。疍民中有不少是信基督教的,但到了传统的新春佳节,同样要裁新衣、买年货,欢欢喜喜过新年;信奉道教和佛教的,更要在他们生活的船上烧香点烛,拜天拜地祭祖宗。
疍家人过年最大的风俗是“讨斋”。正月初一晚上,岸上家家户户都准备了斋,等待第二天送给前来唱诗“讨斋”的疍民。正月初二、初三两天,他们三五成群结伴上岸,挨家挨户地唱诗“讨斋”。这两天,“讨斋”的疍民男女,穿着新衣,头戴红花,手挎竹篮。他们举止礼貌,歌喉婉转,操词吉利。
但如今,年轻的疍家人“讨斋”习俗也渐渐远去,所以,每年过年“讨斋”的都是老人,已无往常的热闹景象。
佚名
2024-05-31 23:41:3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5-31 06:07:06

    少数民族的过年风俗

    陌路礼——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  抢包头——春节期间,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小...

  • 佚名
    2024-05-31 08:07:53

    东南亚风格的特点有哪些

    东南亚风格是一种结合了东南亚民族岛屿特色及精致文化品位的家居设计方式,多适宜喜欢静谧与雅致、文化修养较高的成功人士。广泛地运用木材和其他的天然原材料,如藤条、竹...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哪个国家位于东南亚 这个国家有什么风俗习惯

    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11个国家属于东南亚。 东南亚(Southeast Asia)位于亚洲东南部...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河南人过年都哪些风俗习惯??????

    春节作为我国的农历新年,在河南民间习俗中是一个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过了“腊八节”就可以闻到“年”的气息了,进入腊月二十三统称“小年”,也是送灶神的“祭灶日”...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杭州的过年风俗

    春节风俗之压岁钱  此时小辈儿人向父祖家长行礼辞岁,老人们则要分压岁钱。压岁钱也叫“押岁钱”“代岁钱”、“岁岁钱”,原是用来厌胜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海南三亚别称是什么?

    三亚最早的别称是叫 鹿城 现在旅游发展起来了又被称为东方夏威夷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作文介绍家乡是怎么过年的,有什么风俗习惯600字

    我家乡的春节         月是故乡明,节是家乡亲。在家乡,春节是我们最欢乐的节日,腊月三十的守夜,正月的拜年等都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永远刻画在我的心里。  ...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香港特殊风俗习惯有哪些

    数字谐音香港风俗在接受别人斟酒或倒茶时,总喜欢用几个指头在桌上轻叩。“3”字在香港很吃香,原因是香港人读“3”与“升”是谐音,“升”意味着“高升”。“8”和“6...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尼日利亚风俗特色足球

    he port and shipping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南京的风俗特点

    尊敬的百度用户您好!       欢迎使用百度知道!很高兴为您解答!  南京人饮食风俗的特点  南京人的饮食,酸甜苦辣咸口味适中,南京菜总体上属于淮扬菜系,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