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你好!复旦工商管理研究生有辅导班吗?微观经济学是哪一本书?谢谢

没有辅导班
外面所谓的辅导班 都是拉的一帮硕士给你们讲学 可信度不高

复旦没有指定书目 从试卷出题来看综合性比较强
以下是两个考过复旦经管专业的学生的一些经验 希望对你有用
————————————————————————
1、复旦管院最近改革比较多,真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现在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工程、工商管理三个属于一级学科,意思就是里面还分好几个专业,但是现在不是选专业的时候,据我的学姐介绍,是进去第二学期才选,如果没记错的话。

2、工商管理和工商管理硕士(MBA)是两回事,名字相近而已,前者是可以考的 不需要工作经验

3、工商管理下的大类中,包括企业管理专业,这个企业管理专业又与那个传说中的全英文答题的企业管理是两个专业,大家不要搞混。

4、应用经济学虽然属于管院的一级学科,但是学科代号以02开头,复试考分是要以经济类来算的,这个我没有证实过,但是不会有太大差别。不过历年经济和管理两个分数都很高,所以也就无所谓了。

5、复旦招生简章向外公布的信息,有一点水分,比如推免人数。我一个研一的学姐,前年考进的工商管理下的会计,她那年会计非保送的只进了2个。今年的情况是整个工商管理招生39个,33个是保送的,6个对外名额,复试的时候来了15个。这个也是学姐和我说的,正好和这里的某个学长经历吻合。应用经济学据说20个人里16个保送。总之不是像招生简章里说的那样。。。这也是我犹豫要不要考管院的原因之一。一个经院世界经济的研二学姐说,经院这方面好一点,她那届世界经济42个里8个保送,但是录取考分还是非常非常高。。。

6、参考书目,我这里也不是非常清楚,三个一级学科说是没有参考书目,但是网上还是能找到一点资料,不管怎么样,复旦尹伯成的《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是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必要的。还有芮明杰教授的《管理学现代观点》也要的好像,都是复旦老师的书。拒我学姐介绍,考工商管理的企业管理专业,还有两本营销管理和战略管理。

7、由于复旦管院改革才2年,考题和以前的差别也比较大,所以都摸不到什么套路,这也是导致了考复旦管院的难度越来越大。。。

8、写给所有想考复旦管理和经济学院的学生:复旦的经管类专业是最热门也是难度最大的专业,以我和学长学姐沟通的结果是,如果自身的本科背景不是非常强悍的,比如发表过论文,拿过市级别奖项或者奖学金,那么初试成绩越高越好,他们推荐的分数是385分以上。我想这个分数还是比较有依据的。当然,能考得更高那是更好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每一个能进到复试的同学相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是非常强悍了的,但是复旦的保护主义导致的对外人数较少,所以很有可能380或者高分也被筛。所以大家一定要有破釜沉舟的气势,既然决定了就不要退缩!!!

我自己也还没有决定要考什么专业,这一阵复习情况也一般,还比较浮躁。3月份准备到现在,感觉战线拉太长了。。。现在的想法是等最新的招生简章出来之后再决定,可能会有什么更新呢对吧~~~~

希望:如果有其他TX具有一些了解到的资料可以拿出来分享下~~~~~大家一起努力

————————————————————————————————
分析下参考书目。很多人在问复旦管院怎么不给参考书目,其实从这四年的真题真正用心分析就能发现,不是他们不给参考书目,而是题目并不是参考某一本或某几本特定的书目出的。从真题的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1.题目涉及到的情景的主语,有些题目是“某君”,有些题目是“A与B”,有些题目是“R和N两人",有些题目是”甲和乙“,可见题目来源的风格完全不同,R与N这种极可能来自国外的教材,是姓名打头字母的缩写,而”甲和乙“,”某君“明显是出自中文教材。"A和B"这种又是偏向中性的。
2.有几道题目给的单位是“美元”,可见这些题目也极可能来自国外著作的原题。
3.还有题目是关于中国房地产的开放性试题,这些题目不是出自中国人自己的教材就是教授们自己设计的。
4.有一些题目是非常简单的计算,这种一看就知道出自初级微观的基本题库,而且题目感觉很常见。而有一些证明对微积分要求很高,明显是来自某些中级微观,而且是偏重数理分析和模型建立的。

另外对比了下复旦的经典教材:如陈昭陆民的微观,袁志刚的西经,尹伯成的西经,绿皮书,以及一些复旦的PPT等等,都没有发现类似的套路,可见参考教材不是复旦的。
另外也对比了一些自己看过的比较有名流行的微观:曼昆的,平迪克的,高鸿业的和范例安的,也没有发现符合哪本书。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肯定没有可以参考的特定书目,即使有,也是一大堆你不知道的参考书目,不可能找到和看完。

但是没有参考书目并不等于无计可施。其实真题的作用比参考书目要大很多,自己分析真题,写出每个题考到的知识点,就能总结出考纲来。从四年真题来看,无非考到的就是这些:偏好,效用,预算,成本,生产,竞争,垄断,行业供给,博弈论,福利,跨期选择,不确定性,市场失灵等等这几个方面,这些在任何一本中级微观教材基本都能找到。

个人觉得,重点部分应该是书上的模型推导,特别是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这种模型,考了好几次证明,分数也很多,说明是很重要的,另外画图也是很重要的,这些类型的习题一般各种习题册中都不会有,基本都是书上的例题,曼昆这样的国外作者都会推导一遍,大家也一定要自己会推导。

还有些东西是中级微观中很重要的,但很多教材都不强调,就是显示偏好和间接效用函数。这两个方面感觉也应该注意一下,每年总有那么一题比较活比较新的。

所以总结来说,没时间的话至少高鸿业和曼昆的书应该看看,这两本都不难,难的是要吃透,能合上书自己推理定理。时间很多的话,上面提到的复旦的几个老师写的微观以及范例安这种名人的也可以看看。

最后说一句,专业课非要找指定参考书的学习肯定是学不好的。这种习惯就是灌输式学习下的悲剧,一直捧着一本指定参考书,想着考题肯定都在上面了,于是看得懂的就看,看不懂的就硬背,一考完就全部忘记。这样不仅不利于将来研究生阶段学习经济学,对复试也是很不利的,毕竟面试的东西你又有什么可以来参考。很多人都抱怨专业课给分低,其实也就是你没有答题答道点上。特别是跨考的同学,你看的东西多了,真正掌握了,会发现很多很深刻的东西像连成了一根线一样,那样的感觉是非常好的,而且任何题目都可以信手拈来,考试也会很有信心,不用总是担心超纲什么了。而且看得书多不等于花的时间多,因为有基础以后很多共性的东西看起来就毫不费力,到后面时间的边际效用会越来越高。
佚名
2024-06-05 23:05:4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