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80、90年代的服装特点

80年代改革开放,港台的服装进入内地,年轻人开始引领新潮流,勇于追求时髦,紧身衣、牛仔裤、红裙子、超短裙、长丝袜及高跟鞋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老百姓服饰的春天开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小青年身上。当年最抢眼的就是大街上横扫而过的大喇叭裤。

随着革命开放的进程,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逐渐开放,对服装的要求追求“个性化,成衣化,高档化”。

90年代,到了90年代后期,时装就花样翻新地抖出各种卖点:闪亮,斜肩,花卉以及荷叶边。那其中软软垂下的荷叶边几乎无处不在,似乎成了女人心爱之物。而那些穿着荷叶边的女子,也好像平添了一份温柔,一份妩媚。

1993年至1994年夏季流行过一阵贝贝裙,无领无袖,腰节线以下有一圈细密的折裥,腰带束于身后,在女装中女性化元素流行了几年之后,贝贝裙在1998年夏季成了女性裙子的首选,哈韩族,迷你,松糕鞋等词开始流行。

扩展资料:

服装有保健、装饰和工业用途三方面作用:

一、保健

服装能保护人体,维持人体的热平衡,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服装在穿着中要使人有舒适感,影响舒适的因素主要是用料中纤维性质、美容规格、坯布组织结构、厚度以及缝制技术等。

二、装饰

最开始出现的服装主要以遮羞为目的,经过时间的发展转向了功能性(实用性)继而更注重服装的美观性,满足人们精神上美的享受。影响美观性的主要因素是纺织品的质地、色彩、花纹图案、坯布组织、形态保持性、悬垂性、弹性、防皱性、服装款式等。

三、工业用途

防静电服装是防止衣服的静电积聚,用防静电织物为面料而缝制的,适用于对静电敏感场所或火灾或爆炸危险场所穿用。

使用的防静电织物的制作工艺主要是在纺织时,大致等间隔或均匀地混入全部或部分使用金属或有机物的导电材料制成的防静电纤维或防静电合成纤维,或者两者混合交织而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服装

佚名
2024-06-05 00:58:1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