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双姓是怎么来的_姓双的人是什么民族

复姓的来历有几种情况:有的由封邑而来。如令狐氏, 《百家姓》中记述为:周朝时有个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又如段干氏,老子裔孙李宗受封于段干,其后人遂以“段干”为姓;此外,还有梁丘、上官、羊舌、钟离等复姓,都属这种情况。有的因居地而来。如东郭氏,周朝时齐国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国都临淄东郭的,后人遂以“东郭”为姓;又如闾丘氏,齐国有位名婴的大夫居住在闾丘,时称闾丘婴,后人遂以“闾丘”为姓。 还有南门、西门、南宫、濮阳等复姓,也是因居地而得。还有的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来。如司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即墨、亓官、巫马、乐正、左丘等复姓由官名而来;公羊、子阳等复姓由王父之字而来;公孙、仲孙等复姓由爵系而来;叔孙等复姓由族系而来。认真揣摩这些复姓,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比如,司马迁因为“李陵案”而受宫刑,他的2个儿子司马临与司马观怕被株连,就改名换姓,隐居乡里。兄弟俩各取“司马”中的一个字,哥哥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改姓“冯”;弟弟在“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又如欧阳这个复姓,有的简化为姓欧,有的简化为姓阳。钟离简化为钟,公孙简化为孙,等等,这可能是一种复姓单音化的趋势吧。 我国现存的复姓有81个: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 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 比如 欧阳: 欧阳姓 中国人的姓氏多是单字的,但复姓的也不少,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姓氏,便是一个复姓。 「欧阳」姓的源头 「欧阳」姓的源头有两个: 一、夏禹的后裔。夏禹之后,传到第六个君主,便是少康。少康的儿子,改姓欧阳,是为欧阳姓的一支。 二、春秋时越王勾践的后裔。春秋时,越王勾践的第七代孙无疆,把他的儿子蹄封到乌程欧余山,任欧阳亭侯的职位。后来越国被楚国灭了,蹄的后人,便以官职为姓,姓了欧阳。这一支的后人,有些继续姓欧阳,也有一些改姓欧。 姓「欧阳」的著名人物 书法家欧阳询最初学习王羲之的字,在字体的「险」和笔力的「劲」方面,能够青出於蓝,比王羲之还要好。他的字结构严谨,所以学习书法的人都喜欢学习,其中常为人临摹的便是他的《九成宫醴泉铭》碑刻。 区、欧、欧阳三姓同宗 在华族的千千万万个姓氏当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个祖宗,在漫 长的历史长河里,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 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如区、欧、欧阳都是春秋时代那位“卧薪尝 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人。 在区、欧、欧阳三姓当中,欧氏和欧阳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现这两 个姓氏,区氏是在汉朝才出现的,因此,区氏族人谦称是小区,称“欧” 氏为大欧。 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 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 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则 是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如果追溯上去,欧氏和欧阳氏的历史 不只2400多年,还可以追溯到夏朝。越王勾践的祖先出自姬姓,公元前 2079年(距今4072年)即位的夏少康的庶子封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 被楚所灭,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因而姓“欧” 或“欧阳”。 至于“区”姓始于何时,源自哪一位祖先?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 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 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到了汉朝,欧氏族人欧安是一位富商,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 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 之有,应去欠为区。” 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姓给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种荣誉,表示皇 帝关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这一来,欧安便改姓为“区”,成为 区安。从此,他的子孙便成为“区”氏族人了。《区渭泉祖家谱》提到 区、欧、欧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区渭泉祖家谱》又说,他们的始祖竹溪公于宋度宗咸淳年间(公 元1265—1274年)从粤北南雄珠矶巷迁徙到广东新会来。在这之前他们 的祖先居住在福建莆田。其实,不论是区氏、欧氏或欧阳氏,他们的祖 先都是从中原,经过莆田,南下福建、广东各地。 不论在中国或海外华人当中,区、欧、欧阳三姓都是少数族群,相 比之下,这三个姓氏的名人也就不如其它大姓的名人那么众多。不过, 他们的始祖越王勾践在历史上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勾践是春秋末年(公元前497—前465年)越国的国君,他是越王允 常的儿子,曾被吴国战败,勾践向吴王夫差称臣求和,亲自到吴国伺候 夫差,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得到夫差的信任。另一方面,任用范蠡、 文种等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势转弱为强。 与此同时,范蠡派越国美女西施到吴国去,迷惑夫差,使夫差迷恋 女色而对国事松弛下来,吴国由强转弱,最后勾践把吴国灭掉。接着, 他又在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大会诸侯,成为霸主。 在中国文学史上,欧阳修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人物,北宋时代的欧阳 修集文学家与史学家于一身,他是宋仁宗天圣年间的进士,曾任枢密副 使,参知政事。早年他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王安石推 行新法时,他曾上疏指陈青苗法的弊害。 欧阳修主张文章必须“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 式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所写 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风与 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他的词婉丽,承袭南唐遗风。 欧阳修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单独撰写《新五代史》,并著有 《欧阳文忠集》。 欧阳予倩(1889—1962)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位著名戏剧家兼演员。 他是湖南浏阳人,1907年在日本参加春柳社。回国后倡导新剧运动,担 任电影编导兼演京剧10多年。30年代,他主持广东戏剧研究所,40年代 担任广西艺术馆馆长。1949年后出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并被选为中国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和戏剧运动倡导人之一。 他著有回忆录《自我演剧以来》,论文集《一得馀抄》以及话剧剧本《 运动力》、《桃花扇》、《黑奴恨》等。 《三字经》是从前流行的启蒙课本之一,相传是宋朝区适子的著作, 明清学者陆续补充。与《千字文》相得益彰。 由于区、欧、欧阳三姓的族人较少,只有欧阳族人成立宗亲会馆, 那就是坐落在乞纳街96号的欧阳家族联合会,会员有222人
佚名
2024-06-07 03:32:3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7 00:03:26

    湖南双峰走马街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

    走马街镇简介:走马街镇 走马街镇,原名龙田乡,1994年撤乡建镇,取名走马街镇。该镇位于双峰县境中部偏北。东与永丰镇、梓门桥镇接壤,南与印塘乡毗邻,西与甘棠镇、...

  • 佚名
    2024-06-07 22:40:57

    双鸭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天鸟们耐不得天宫的寒冷和寂寞,便相约一起偷偷地飞到了下界。俗话说“凤凰非梧桐而不栖”,天鸟呢,当然非宝地而不依。天鹤飞落宝地鹤岗,天鸡驻...

  • 佚名
    2024-06-07 11:09:32

    一个人姓氏是双姓,他的孩子该怎么姓。

    比如他老婆姓刘就是:张刘或:张、刘

  • 佚名
    2024-06-07 16:56:17

    员姓是怎么来的?

    员罕见姓氏,河南偃师等地有分布,来源有二:   一、《通志·二八·四·以名为氏》记载:“员:音运,一作郧,芈姓,楚伍员之后。”伍员即伍子胥。因为芈姓出自黄帝之后...

  • 佚名
    2024-06-07 10:57:10

    姓祁是怎么来的

    一、姓氏渊源: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献侯四世孙奚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和《辞源》记载,春秋时期晋献侯四世孙奚为晋大夫,食邑于祁(...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姓乐是怎么来的

    乐姓的来历,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子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宋国,宋国的宋戴公,他的儿子叫公子衎(kan),字乐父。后来他的孙子叫夷父须,以他...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结婚时的那个双喜字怎么打出来

    囍按住ALT键不放,用小键盘输入数字“821206”,然后松开ALT键就OK了!!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双簧的来历是怎样的?

    双簧的创始人是清末硬书艺人黄辅臣,其生卒年代不详,对其由演硬书改演双簧的说法也不一样。一说为乾隆、嘉庆时硬书艺人晚年嗓音失声,改为二人表演,一人弹唱,一人模拟表...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由”姓是怎么来的?

    主要的由来,上面有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卢姓是怎么来的

    1、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齐太公后裔孙高傒而来,以邑为姓。据《元和姓纂》所载:“姜氏,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高之孙高傒(人称傒公),食采于卢,今卢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