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请问宋真宗是个怎么样的皇帝?

宋真宗赵恒,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998-1022在位)。
  宋真宗,名赵恒(公元968~1022年),原名赵德昌,后又改名元休、元侃。太宗第3子。太宗病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终年55岁,葬于永定陵(今河南省巩县东南蔡家庄)。
   赵恒是宋太宗第三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997年以太子继位。真宗在位25年,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史称咸平之治。
  1004年,辽国入侵宋,宋朝大多数大臣建议不抵抗,以宰相寇准为首的少数人极力主张抵抗,最后他们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双方在澶渊相交,宋胜。真宗决定就此罢兵,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良、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定澶渊之盟。这是宋朝向番方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
  宋真宗统治后期以王钦若和丁谓为宰相,信奉道教和佛教,称受天书,封泰山、祀汾阳,修建了 许多寺庙。
  宋真宗也是诗人,他比较著名的诗有《励学篇》《劝学诗》等。
  宋真宗死后葬于永定陵。
  前任
  父亲宋太宗赵光义 中国大宋皇帝(北宋)
  998-1022 在位
  继任人:六子宋仁宗赵祯
  励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编辑本段]【真宗年号】  咸平:998年—1003年
  景德:1004年—1007年
  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
  天禧:1017年—1021年
  乾兴:1022年 [编辑本段]【后妃子女】   皇后
  潘皇后 章怀皇后潘氏
  郭皇后 章穆皇后郭氏
  刘皇后 章献明肃皇后 刘娥
  李皇后 李宸妃
  杨淑妃 保庆皇太后
   妃嫔
  沈贵妃
   子
  赵褆 温王 早亡
  赵佑 悼献太子,母章穆皇后郭氏
  赵祇 昌王 早亡
  赵祉 信王
  赵祈 钦王 早亡
  赵祯 仁宗 母宸妃李氏
   女
  长女 惠国公主 早亡
  次女 升国大长公主 赵妙元,初入道。明道二年,封卫国长公主,号清虚灵照大师。庆历七年,追封鲁国长公主,谥昭怀。徽宗改封升国大长公主。政和改昭大长帝姬。母宸妃李氏 [编辑本段]【任用宰相】  吕端(935~1000),字易直,北宋幽州安次(现廊坊安次区)人。
  张齐贤(943~1014]字师亮,曹州句容人,徙居洛阳。
  李沆(947~1004),字太初,洺州肥乡(今属河北)人。
  吕蒙正(944或946-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
  向敏中(948~1019)字常之,(一作长之)开封人。
  毕士安(938~1005),一名士元(《嘉定赤城志》卷九),字仁叟,一字舜举(《武夷新集》卷一一《毕公墓志铭》、《隆平集》卷四本传),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王旦(957~1017),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
  王钦若(962-1025年) 北宋大臣。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
  丁谓(966——1037)北宋大臣。字谓之,苏州长洲(今吴县)人。
  李迪,濮州(今山东鄄城)人,字复古。生于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卒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O47)。
  冯拯(958~1023),字道济,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编辑本段]【伪造天书】  [1]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帝与萧太后率大军南下攻宋。在宰相寇准的坚持下,真宗勉强御驾亲征,但却在宋军士气方振、战局对辽不利之际,以每年输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的屈辱条件,在澶渊同辽签订了和约,开创了以输岁币求苟安的恶例。真宗原以为这是一桩值得自豪的功业,很得意了一阵子。不料有一天,参政王钦若却对他说:“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以万乘之尊而为城下盟,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王钦若的话,本来是要贬低寇准的,但却同时给爱虚荣的宋真宗兜头泼了一盆冷水,从此怏怏不乐。
  王钦若是个善于察言观色、逢迎邀宠的马屁精。他对正经事儿没多大能耐,但在搞小动作方面,却是胜人一筹的。史称他“性倾巧,敢为矫诞”,就是说这个人鬼得很,敢于弄虚作假。宋真宗伪造“天书”的把戏,就是他出的歪点子。他看出真宗这人是既好大喜功,又害怕战争,就找了个机会假意向真宗提议说:“陛下若出兵收复幽、蓟两州,就可以洗掉澶渊之盟的耻辱了。”真宗说:“河北的的百姓刚免了战争之苦,我那忍心再挑起战争呢?还是想点其它主意吧!”王钦若乘机说:“那就只有封禅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了。但自古封禅,都得有“天瑞”出现才行。”接着又说:“当然,这‘天瑞’不是说要就有的;前代之所谓“天瑞”者,有些是人为搞出来的,只不过人主把它当真的崇奉起来,并以之昭示天下,就会同真的一样了。古代传说的‘河出《图》、洛出《书》’,难道真有这么回事吗?那不过是圣人以神道设教罢了!”真宗听了,当然心领神会,但又担心地说:“王旦也许不会同意这么干吧?”王旦是当时的宰相,因此前寇准已被排挤出朝,所以真宗首先考虑王旦是否肯附从。王钦若说:“我去向他暗示这是出于圣意,估计不会不同意。”果然,经过王钦若说项,王旦同意了。但真宗心里还是不踏实,就把王旦召来宴饮,正当喝得高兴的当儿,命人取出一樽酒来赐与王旦说:“带回去同老婆孩子一起享用吧!”王旦回家后打开酒樽一看,哪里是什么美酒拿里面盛的全是美珠!从此,王旦成了封禅拉拉队的带头羊。
  主要障碍打通了,真宗又同王钦若密谋布置了一番,于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正月把朝臣召集起来,煞有介事地对大家说:“去冬十一月庚寅月,将近半夜时分,我刚灭烛就寝,忽然室中亮堂起来,有个穿绛衣的神人对我说:‘来月于正殿建道场一个,将降天书“大中禅符”三篇。’说完就不见了。从十二月初一起我即斋戒于朝元殿,并建道场以伫候神赐。适才城皇司来奏称在左承天门南发现有帛布悬于屋脊上,即遣中使去察看,回报说帛布还包有类似天书的东西,封口隐然有字。原来正是神人说的天书啊!”王旦等当即再拜称贺。真宗于是率百官步行到承天门,诚惶诚恐地把那所谓的“天书”迎奉到道场,当众开了封口。只见帛布上写的是:“封受命。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另外还有黄色字条三幅,内容是说真宗以孝道承统,务以清净简俭,必致世祚长久云云。真宗命知枢密院事陈尧叟宣读后,依旧包起,郑重盛入预先准备好的金柜中,另派官员祭告天地、宗庙和社稷。即在崇政殿设斋宴,接受百官朝贺。为了扩大影响,真宗趁热打铁,接连下了几道诏令:大赦、改元、改左承天门为承天祥符、群臣加恩、特许京师聚饮三日以示庆祝,等等。又授意一班吹鼓手如陈尧叟、丁谓等益以经义加以附和。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争言祥瑞”的热潮。
  这样闹腾了一阵之后,三月间即由王旦牵头,动员了文武百官、藩夷僧道及耋寿父老等二万四千三百余人,连续五次联名上表请求真宗封禅。真宗召三司使丁谓问了经费事宜后,即命翰林及太常详拟封禅仪注,又任命了主要负责官员,其中王旦为封禅大礼使,王钦若为封禅度经制置使,丁谓负责计度财用。六月初,派王钦若为先行官,赴泰山筹办具体事宜。
  王钦若一到乾封(今泰安县)即上言:“泰山醴泉出,锡山苍龙现。”不久,又遣人将自己伪造的“天书”驰送京都。真宗再次召集朝臣吹牛说:“五月丙子夜,我又梦见上次的神人对我说:‘来月上旬,将赐天书泰山’,即密谕王钦若等凡有祥瑞立即上报,现在果然应验了……”王旦等又是再拜称贺。接着将泰山来的“天书”奉迎至含芳园正殿,仍由陈尧叟启封宣读,文曰:“汝崇孝奉吾,育民万福。锡汝嘉瑞,黎庶成知。秘守斯言,善解吾意。国祚延永,寿历遐岁。”于是群臣表上真宗尊号为“崇文广武仪天奉道宝应章感圣明仁孝皇帝”。不久,王钦若又献芝草八十本,赵安仁献五色金丹、紫芝八千七百余本,各州献上的芝草、嘉禾、瑞木之类更多得无法纪计。九月,“令有司勿奏大辟案”,又诏建玉清昭应宫,以备专门供奉“天书”。上述种种无非是为封禅气氛加温,同时也把对真宗的歌功颂德浪潮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编辑本段]【泰山封禅】  当伪造天书,一切准备就绪后,真宗即于十月初正式就道东行。那“天书”被载以玉辂,在前开路;王旦等一般文武百官扈从;还有一大批供役人员,组成了浩浩荡荡的队伍,历时十七天始到达泰山。在山下斋戒三日,始行登山。按照事先拟定的礼注,在山上完成了祭天大典后,第二天又下到社首山行了祭地礼。之后,又是一连串的庆贺活动。总计这次“东封”,包括到曲阜祭孔在内,前后花了四十七天时间。
  这场由王钦若执导、宋真宗主演的闹剧虽然暂此结束了,但真宗并没有停止其“以神道设教”的事业,那些阿意希进之徒也仍然不断向他“争奏祥瑞,竞献赞颂”,几至达到“一国上下如病狂热”的地步。三年以后,在一些人的怂恿下,真宗又到山西汾阳去行“祭祀后土”(又称“西封”)大礼。可以说,一直到死,他都把这类自欺欺人的举措视作维系其政权命运的纽带。 [编辑本段]【澶渊之盟】  公元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圣宗亲自率领20万大军南下,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城下,威胁宋的都城。警报一夜五次传到东京,赵恒问计于群臣。副宰相王钦若、陈尧叟主张逃跑,任职才一月的宰相寇准则厉声反对说:“出这种主意的人应当斩首!”他说,如果放弃汴京南逃,势必动摇人心,敌人会乘虚而入,国家就难以保全了;如果皇上亲自出征,士气定必大振,就一定能打退敌兵。赵恒同意御驾亲征,由寇准随同指挥。到了韦城(今河南省滑县东南),赵恒听说辽兵势大,又想退兵。寇准严肃地说:“如今敌军逼近,情况危急,我们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河北我军正日夜盼望陛下驾到,进军将使我河北诸军的士气百倍,后退则将使军心涣散、百姓失望,敌人乘机进攻,陛下恐怕连金陵也保不住了。”赵恒才勉强同意继续进军,渡河进入澶州城。远近各路宋军见到皇上的黄龙大旗,都欢呼跳跃,高呼“万岁”,士气大振。寇准指挥宋军出击,个个奋勇冲杀,消灭了辽军数千,射死了辽军主将萧达兰。萧太后见辽军陷入被动,要求议和。经过寇准的坚持和使者曹利用到辽营一再讨价还价,于12月正式议定由宋朝送给辽以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换得辽军撤走。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佚名
2024-06-07 07:58:08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7 04:12:58

    宋朝皇帝为什么除了宋太祖宋太宗以外名字都是二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宋朝皇帝们的名讳变化情况。宋太祖赵匡胤,确实没改过名。宋太宗原名赵匡义,赵匡胤称帝后改名为赵光义,当上皇帝后改名为赵炅。宋真宗...

  • 佚名
    2024-06-07 12:10:40

    宋朝皇帝为什么除了宋太祖宋太宗以外名字都是二字?

    《百家姓》始有家谱。之前上百干年无。都是《史记》野传。之前人的名字是单名多。双名少。宋以后有字辈了。过去诸亮亮字孙明诸葛瑾字Xx。不排的。男子弱冠取字号。随性。...

  • 佚名
    2024-06-07 17:05:24

    宋朝的各个皇帝名字都是什么?

    建隆、乾德、开宝 太祖 赵匡胤(960)34 17 50 父是赵弘殷 仕后周,以军功累至殿前都典检,掌禁军。恭帝显德七年(960年)一月,领兵到陈桥驿,与部将策...

  • 佚名
    2024-06-07 05:53:43

    求大宋宋仁宗皇帝,皇子住的宫殿名称,

      《宋仁宗·宋英宗》作者:黄燕生(吉林文史出版社,第244页。)提到:  “第一位皇子生于景祐四年(1037年)五月九日,出生当天就死了,几年后,仁宗为其赐名...

  • 佚名
    2024-06-07 13:55:06

    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 这是什么

    他们是宋朝的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唐玄宗前一个皇帝是谁

    唐玄宗前面是他自己的父亲唐睿宗李旦,只做了两年皇帝,就因为星象预言把皇位让给了还是太子的李隆基。唐睿宗(公元662~716年),名旦,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那么宋朝的皇帝都应该姓赵啊,怎么都姓宋啊?

    宋朝的皇帝是都姓赵的啊。宋什么的类似于职位的,呵呵赵匡胤是宋太祖,接下来是宋太宗什么的了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哪个是真正的皇帝?

    这不是真三国无双么。。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唐太宗真的娶了隋炀帝的老婆萧皇后么

    李世民的后妃名单里有一个萧美人,一个萧才人这里面有没有一个是萧皇后不好说,史书上只是稍有提及。但史书明确记载了萧皇后的出生日期出生于公元570年,归唐时已是六十...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唐高宗是好皇帝吗?

    总的来说,可以说是好皇帝,但高宗李治更是个好人,好男人,好丈夫。看起来好皇帝和好男人似乎矛盾,其实不然,  事实上,唐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已使“贞观之治”岌岌可危...